【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之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由于电容式触摸屏具备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等特性,在各个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领域,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然而在实践中发现,随着窄边框和曲面屏等技术的流行应用,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过程中,很容易在屏幕边缘产生误触,使得终端设备操作错误,影像用户体验。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以下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中,如图1示出一种终端屏幕的界面示意图。如图1可知,现有技术中以A线为分界线,当用户在A线到终端屏幕的边缘线所形成的区域内(如图1中的区域①或区域③)进行触控操作时,终端设备不响应该触控操作,即将所述触控操作判定为误操作。相应地,在终端屏幕中左右两个A线之间形成的区域内(如图1中的区域②)进行触控操作,可认为是正常操作,允许响应该触控操作。第二种方案中,如图2示出又一种终端屏幕的界面示意图。如图2,在A线的基础上新增设了B线。当用户在A线到屏幕边缘之间所形成的区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终端设备获取用户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边缘区域上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所产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作用重心位置以及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高度、所述触控区域的宽度、所述触控区域的形状、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电容值比,所述电容值比为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作用于第一区域产生的第一电容值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作用于第二区域产生的第二电容值的比值,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触控区域包括的多个区域中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多个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用户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边缘区域上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所产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作用重心位置以及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高度、所述触控区域的宽度、所述触控区域的形状、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电容值比,所述电容值比为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作用于第一区域产生的第一电容值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作用于第二区域产生的第二电容值的比值,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触控区域包括的多个区域中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多个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所述作用重心位置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内;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有效操作或无效操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有效操作或无效操作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一个或多个时段内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对应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
当所述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状态对应的第一条件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以下状态中的任一种:输出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
当所述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状态对应的第二条件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以下状态中的任一种:输出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
当所述状态为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状态对应的第三条件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是否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为以下状态中的任一种:输出状态和第四状态;
当所述状态为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操作;
当所述状态为所述输出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有效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至所述第三条件为用户侧或终端设备侧预先设置的。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所述输出状态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且所述触控时长内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外的第二触控操作;或者,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且所述触控时长内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外的第二触控操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条件包
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触控区域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中预设的角落区域;所述触控区域为指示向第三区域滑动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边缘区域中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的区域;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触控时长内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外的第二触控操作;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连续的多个时间段内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呈递增;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连续的多个时间段内存在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指示在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之间来回滑动的操作,其中,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边缘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输出状态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且所述触控时长内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外的第二触控操作;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指示向指定方向移动超过预设距离的滑动操作;其中,所述指定方向为用户侧或终端设备侧预先设置的;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触控时长内所述终端设备未接收到除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外的第二触控操作;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电容值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容值;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数值,其中,所述目标数量是指由多个手指触发多个所述第一触控操作时,存在所述电容值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容值的数量,一个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对应在一个预设时段内产生一个特征信息;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输出状态时,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指示向中间区域滑动,且超过指定边界线的滑动操作,所述中间区域是所述终端屏幕中除所述边缘区域外的预设区域;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
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输出状态时,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在所述触控区域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中预设的角落区域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容值;所述第一触控
操作的触控区域的形状为第一预设形状;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位于第一预设高度范围内、所述触控区域的宽度位于第一预设宽度范围内;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输出状态时,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在所述触控区域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中预设的角落区域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容值;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形状为第一预设形状;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位于第一预设高度范围内、所述触控区域的宽度位于第一预设宽度范围内;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输出状态时,所述第三条件还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在所述触控区域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中预设的角落区域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电容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容值;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形状为第一预设形状;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位于第一预设高度范围内、所述触控区域的宽度位于第一预设宽度范围内。
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连续的多个时间段内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的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幅度;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和所述触控区域的宽度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在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状态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条件还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连续的多个时间段内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的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幅度;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和所述触控区域的宽度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一个或多个时段内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对应的状态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一个时间段内的作用重心位置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状态为以下状态中的任一项:所述输出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一个时间段内的作用重心位置以及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高度,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状态为以下状态中的任一项: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三状态以及所述第四状态;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多个时间段内的作用重心位置,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状态为第三状态;或者,
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横屏状态,所述边缘区域包括上边缘区域和/或下边缘区域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边缘区域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电容值比,和/或所述下边缘区域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电容值比,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状态为第三状态,其中,所述上边缘区域和所述下边缘区域是在指定方向上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的区域。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用户在所
述终端设备的边缘区域上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所产生的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作用重心位置进行修正。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作用重心位置进行修正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估计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有效操作或误操作;
若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有效操作,将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作用重心位置向靠近第三区域进行修正;
若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操作,将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作用重心位置向靠近第四区域进行修正;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边缘区域中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边缘的区域,所述第四区域为所述边缘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三区域的区域。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参数满足第四条件时,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有效操作;其中,所述第四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形状为第一预设形状、所述触控区域的高度位于第一预设高度范围内、所述触控区域的宽度位于第一预设宽度范围内、所述电容值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容值;
在所述第一参数满足第五条件时,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操作;其中,所述第五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的形状为第二预设形状、所述电容值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容值。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边缘区域上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所产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锦,李伟欢,陈鹏飞,陈岩松,陈雷蕾,李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