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等中使用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鉴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石油资源日益枯竭这一当前情况,具有零排放、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的电动汽车逐渐得以普及。在该电动汽车等中,通常采用将电芯以串并联方式组合而成的电池模组。由于电池模组的散热量高,所以需要对电池模组采用散热结构。目前,关于电池模组的散热方式,现有技术中主要是沿着电芯的排列方向在电芯彼此之间插入水冷薄板,由此对各个电芯表面进行热交换。但是,该散热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在电芯数量多的情况下,所嵌入的水冷薄板的数量也相应变多。该情况下,在某个部件损坏而需要拆卸维修时,会牵涉到其他所有部件,装拆维修难度会增大。而且,由于所嵌入的水冷薄板的数量多,会导致电芯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增大,即会导致电池模组所占空间增加,而导致电池箱内的排电能量及能量密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散热结构复杂、不利于拆卸维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n包括电池模组(10)、水冷板(7)及热传导部件(6),所述水冷板(7)设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底部,所述热传导部件(6)夹在所述水冷板(7)与所述电池模组(10)的底部之间,经由所述热传导部件(6)在所述电池模组(10)与所述水冷板(7)之间导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池模组(10)、水冷板(7)及热传导部件(6),所述水冷板(7)设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底部,所述热传导部件(6)夹在所述水冷板(7)与所述电池模组(10)的底部之间,经由所述热传导部件(6)在所述电池模组(10)与所述水冷板(7)之间导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传导部件(6)为导热硅胶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多个电芯(5)、数量与多个电芯对应的电芯支架(1)、包围所述电芯(5)的四周的绝缘片(4)、设于所述电芯支架(1)的固定部(3)、以及汇流排(2),
所述电芯支架(1)分别将嵌入有所述电芯(5)的绝缘片(4)固定,并通过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