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包括:由多个碎裂分离的第一磁碎片构成的第一磁性薄片,各所述第一磁碎片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定位;各所述第一磁碎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有空气介质以使各所述第一磁碎片相互绝缘,所述导磁片表侧覆合有保护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磁片,通过采用空气介质作为导磁片的绝缘介质,满足导磁片于无线充电技术中的应用需求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涡流效应;具有绝缘处理效果好及制备工艺简单的技术优势。
Magnetic guide for Wireless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是一种以无线的方式为终端用电设备电池充电的技术,电能供应端和电能接受端不需要进行物理联接。目前,市场上以电磁感应方式充电的电子设备最为普遍。现有技术中利用具有高磁导率的非晶或纳米晶带材这类超薄的磁性合金材料。单层磁性合金材料的厚度范围为10um-30um,可以采用叠加的方式,提高材料整体的电感量,结构设计上更加灵活方便。非晶磁性合金材料比传统铁氧体材料的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高很多,也意味着非晶合金材料能够做的很薄,为充电磁场提供一条高效低阻抗的工作通路,同时因为材料的磁性成分含量高,屏蔽效果好,极大的避免了磁场穿透导磁片对电子产品内部元器件造成干扰,也能有效屏蔽电子产品内部磁场对充电线圈的干扰。非晶磁性合金材料的磁导率和饱和磁通密度用在无线充电模组中都比较理想,但是无线充电时为交流磁场,导磁片工作在交流磁场中会因材料本身的因素对磁场产生损耗,该部分损耗包含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其它损耗,在无线充电的频率条件下涡流损耗是造成损耗的重要部分,由于非晶磁性合金材料为金属材料,电阻率比较低,如果不对材料做进一步处理,工作时会在非晶磁性合金材料上产生比较严重的涡流损耗,消耗工作磁场,进而会降低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另外,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此种磁性合金材料单元面积越大,越容易在大面积上产生涡流效应;所以需要将磁性合金材料碎裂处理,将大面积的磁性合金材料分割为细小单元化的磁碎片,并使各磁碎片相互绝缘,从而有效地降低涡流效应。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导磁片制备工艺复杂、绝缘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包括:由多个碎裂分离的第一磁碎片构成的第一磁性薄片,各所述第一磁碎片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定位;各所述第一磁碎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有空气介质以使各所述第一磁碎片相互绝缘,所述导磁片表侧覆合有保护膜。其应用原理如下:通过使空气介质填充于各磁碎片之间,使流动的空气介质包裹各所述磁碎片以形成绝缘,从而满足导磁片功能需求;而常态应用下,空气的相对磁导率是1,因此,该空气介质的填充应用能有效降低导磁片中的实部磁导率和虚部磁导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薄片层叠有至少两层,各层所述第一磁性薄片之间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并形成层间绝缘;通过层叠形式的设置以进一步满足无线充电用导磁片的应用需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碎片为铁基非晶或纳米晶。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磁性薄片,所述第一磁性薄片具有第一磁导率,所述第二磁性薄片具有第二磁导率,所述第二磁性薄片与所述第一磁性薄片层叠,所述第二磁性薄片与所述第一磁性薄片之间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并形成层间绝缘。通过覆合不同磁导率的磁性薄片设置,以满足该无线充电用导磁片的不同应用情况需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性薄片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二磁碎片,各所述第二磁碎片之间填充有空气介质以使各所述第二磁碎片相互绝缘。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碎片为非晶质片、铁氧体片、坡莫合金片、钼坡莫合金粉片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磁碎片为磁粉和树脂形成的聚合物片;或所述第一磁碎片为非晶质片,所述第二磁碎片为铁氧体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导磁片,通过采用空气介质作为导磁片的绝缘介质,满足导磁片于无线充电技术中的应用需求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涡流效应;具有绝缘处理效果好及制备工艺简单的技术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第三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磁性薄片1、第一磁碎片11、第二磁性薄片2、第二磁碎片21、粘附层3、第二粘附层31、空气介质4、保护膜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包括由多个碎裂分离的第一磁碎片构成的一层第一磁性薄片,所述第一磁性薄片中的第一磁碎片均以粘附层进行粘附并定位,各所述第一磁碎片之间填充有空气介质以使各所述第一磁碎片相互绝缘。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导磁片设置为单层的第一磁性薄片的结构形式,该第一磁性薄片包括一粘附层及粘附于所述粘附层上方的第一磁碎片,所述第一磁碎片上侧表面附着有保护膜,所述粘附层下侧附着有离型膜。实施例2:如图2所示,该导磁片设置为至少两层的第一磁性薄片的层叠结构形式,各层所述第一磁性薄片之间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并形成层间绝缘;该导磁片最上端一层的第一磁性薄片中的第一磁碎片上侧表面附着有保护膜,其最下端一层的第一磁性薄片中的粘附层下侧附着有离型膜。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磁碎片材质为铁基非晶或纳米晶;所述离型膜在制造粘附层时形成为一体设置,具体而言,所述离型膜与粘附层的组合即为OCA亚克力胶带,所述粘附层即为常规的双面胶层。实施例3:如图3至图5所示,该导磁片还包括设置有第二磁性薄片,所述第一磁性薄片具有第一磁导率,所述第二磁性薄片具有第二磁导率;该导磁片设置为以第一磁性薄片及第二磁性薄片的层叠组合形式,所述第二磁性薄片与所述第一磁性薄片之间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并形成层间绝缘;该导磁片最上端一层的磁性薄片中的磁碎片上侧表面附着有保护膜,其最下端一层的磁性薄片中的粘附层下侧附着有离型膜。其中,所述第二磁性薄片包括多个分离的第二磁碎片,各所述第二磁碎片之间填充有空气介质以使各所述第二磁碎片相互绝缘。另外,所述第二磁性薄片也可应用为常规的绝缘处理方式,即各所述第二磁碎片之间的间隙以第二粘附层的部分进行填充以使各所述第二磁碎片之间形成绝缘,具体而言,该第二磁性薄片第二粘附层部分应用为绝缘胶水。上述实施例3中,所述第一磁碎片材质为非晶质片、铁氧体片、坡莫合金片、钼坡莫合金粉片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磁碎片材质为磁粉和树脂形成的聚合物片;或所述第一磁碎片材质为非晶质片,所述第二磁碎片材质为铁氧体片。本技术中的一种制备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磁性合金带材进行热处理;(2)设置有定位磁带,使热处理后的带材的一面覆合并磁性定位于所述定位磁带上;所述磁带为带磁面的橡胶磁带,所述磁面为各向同性单面多极充磁,所述磁面的表面涂覆有UV哑油,使所述磁面的表面吸力达至18g/cm2;(3)对定位后的磁性合金带材进行裂片处理,使带材碎裂并形成有多个磁碎片,各磁碎片之间具有间隙且磁性定位于定位磁带上;而在裂片处理时,可使磁性定位后的带材的另一面贴覆有定位覆膜;所述定位覆膜应用为75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碎裂分离的第一磁碎片构成的第一磁性薄片,各所述第一磁碎片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定位;各所述第一磁碎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有空气介质以使各所述第一磁碎片相互绝缘;所述导磁片表侧覆合有保护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充电器用导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碎裂分离的第一磁碎片构成的第一磁性薄片,各所述第一磁碎片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定位;各所述第一磁碎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有空气介质以使各所述第一磁碎片相互绝缘;所述导磁片表侧覆合有保护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薄片层叠有至少两层,各层所述第一磁性薄片之间通过粘附层进行粘附并形成层间绝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碎片为铁基非晶或纳米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磁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磁性薄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晶磁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