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1853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轧钢板,其具有规定的组成,包含30~70体积%的同一粒内的平均取向差为0.5~5.0°的铁素体,合计包含90体积%以上的上述铁素体和马氏体,剩余部分组织为10体积%以下,上述铁素体的平均晶体粒径为0.5~5.0μm,马氏体和剩余部分组织的平均晶体粒径为1.0~10μ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包含最终道次的2个道次以上的连续的轧制在轧制温度:A点以上且低于Ae

Hot rolled steel plat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宜作为汽车的结构部件或骨架、轮盘的原材料的疲劳特性和拉伸凸缘性优异的抗拉强度为590MPa以上的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提高汽车用钢材的机械性质的方法,已知将该钢材的组织中的晶粒微细化是有效的。对晶粒的微细化进行了各种研究、开发。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将包含C:0.01~0.20重量%、Si:1.00重量%以下、Mn:2.00重量%以下、Al:0.10重量%以下、N:0.0070重量%以下、Nb:0.005~0.15重量%的钢锭或板坯在Nb≤0.015重量%的情况下加热至Tc=850+139000×〔Nb重量%〕×〔C重量%+12/14N重量%〕以下,在Nb>0.015重量%的情况下加热至Tc=961+51000×〔Nb质量%〕×〔C质量%+12/14N质量%〕以下,在850~Ar3-50℃的温度范围内热轧后,以冷却速度30℃/秒以上冷却后,在450℃~150℃的温度范围内卷取,从而制造由平均粒径为2~3μm的微细铁素体以面积率计为70%以上、包含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组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组成:/n以质量%计含有:/nC:0.01%~0.20%、/nSi:1.0%以下、/nMn:3.0%以下、/nP:0.040%以下、/nS:0.004%以下、/nAl:0.10%以下、/nN:0.004%以下,/n剩余部分由Fe及杂质构成,/n包含30体积%~70体积%的同一粒内的平均取向差为0.5°~5.0°的铁素体,/n合计包含90体积%以上的所述铁素体和马氏体,/n剩余部分组织为10体积%以下,/n所述铁素体的平均晶体粒径为0.5μm~5.0μm,所述马氏体的平均晶体粒径为1.0μm~10μm,在存在所述剩余部分组织的情况下,所述剩余部分组织的平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4 JP 2017-2257631.一种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组成:
以质量%计含有:
C:0.01%~0.20%、
Si:1.0%以下、
Mn:3.0%以下、
P:0.040%以下、
S:0.004%以下、
Al:0.10%以下、
N:0.004%以下,
剩余部分由Fe及杂质构成,
包含30体积%~70体积%的同一粒内的平均取向差为0.5°~5.0°的铁素体,
合计包含90体积%以上的所述铁素体和马氏体,
剩余部分组织为10体积%以下,
所述铁素体的平均晶体粒径为0.5μm~5.0μm,所述马氏体的平均晶体粒径为1.0μm~10μm,在存在所述剩余部分组织的情况下,所述剩余部分组织的平均晶体粒径为1.0μm~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以质量%计含有选自
Nb:0.01%~0.20%、
Ti:0.01%~0.15%、
Mo:0.01%~1.0%、
Cu:0.01%~0.5%、及
Ni:0.01%~0.5%
中的1种或2种以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岛哲矢豊田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