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钢管和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和形成该钢管的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大,正积极进行着石油和天然气等海底资源的探索和开采,该能源的探索和开采地正移向极寒地区、寒冷且深水的海域(例如北极圈)。与此相伴,作为铺设在极寒地区的管道用钢管,需要在极低温环境下、特别是在-60℃以下的极低温环境下具有优异韧性的高强度焊接钢管。具体而言,在满足美国石油协会(API)标准X60(415MPa以上)的管线管用钢管中,需要提高极低温韧性并增大壁厚。另外,由于管线管彼此在极低温环境下焊接,所以为了容易在现场施工,也要求优异的现场可焊性。并且,迄今为止,提出了一些能够应对该要求的管线管用钢板和管线管用焊接钢管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专利文献4记载了一种低温韧性优异的高强度厚壁管线管用焊接钢管,该钢管是将成形为管状的母材钢板进行缝焊而得到的,其特征在于,母材钢板的成分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010~0.050%以下、Si:0.01~0.50%、Mn:0.50~2.00%、S:0.0001~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具有:/n由筒状钢板制成的母材部、以及/n设在所述钢板的对接部且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存在的焊接部,/n所述钢板的成分组成以质量%为单位,包含以下元素,/nC:0.030~0.100%、/nSi:0.01~0.50%、/nMn:0.50~2.50%、/nP:0.050%以下、/nS:0.005%以下、/nAl:0.040%以下、/nTi:0.003~0.030%、/nO:0.005%以下、/nNb:0.0001~0.20%、/nN:0~0.008%、/nCu:0~1.00%、/nNi:0~1.00%、/nMo:0~1.00%、/nCr:0~1.00%、/nV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钢管,具有:
由筒状钢板制成的母材部、以及
设在所述钢板的对接部且沿所述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存在的焊接部,
所述钢板的成分组成以质量%为单位,包含以下元素,
C:0.030~0.100%、
Si:0.01~0.50%、
Mn:0.50~2.50%、
P:0.050%以下、
S:0.005%以下、
Al:0.040%以下、
Ti:0.003~0.030%、
O:0.005%以下、
Nb:0.0001~0.20%、
N:0~0.008%、
Cu:0~1.00%、
Ni:0~1.00%、
Mo:0~1.00%、
Cr:0~1.00%、
V:0~0.10%、
B:0~0.005%、
Zr:0~0.050%、
Ta:0~0.050%、
Mg:0~0.010%、
Ca:0~0.005%、
REM:0~0.005%、
Y:0~0.005%、
Hf:0~0.005%、
Re:0~0.005%、和
W:0~0.005%,
余量包含Fe和杂质,
由下式1定义的Ceq为0.30~0.53,并且由下式2定义的Pcm为0.100~0.165,
所述钢板的从表面起到深度1mm为止的区域即表层的金属组织包括:按面积率计为0~50%的多边形铁素体、以及包含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余量,
所述钢板的1/4t部的金属组织包括:按面积率计为10~40%的所述多边形铁素体、以及包含所述贝氏体和所述针状铁素体中的1种或2种的余量,
所述钢板的1/2t部的金属组织包括:按面积率计为5~30%的所述多边形铁素体、以及包含所述贝氏体和所述针状铁素体中的1种或2种的余量,
所述钢板的板厚面的有效结晶粒径为20μm以下,
所述钢板的所述板厚面上,板厚方向的硬度分布满足下式3,并且所述表层的硬度与所述1/2t部的硬度之差为30Hv以下,
Ceq=[C]+[Mn]/6+([Ni]+[Cu])/15+([Cr]+[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卓也,筿原康浩,藤城泰志,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