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81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13
一种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是将纤维素纤维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而成的,其含有3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的上述纤维素纤维,在下述试验条件下进行了基于ISO 6722的磨耗试验时,5000次往复后的磨耗量满足下式。[式1](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磨耗量[mm])<‑0.003×(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纤维素有效质量比)+0.3[磨耗试验的试验条件]载荷:1.7kg、针径: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es dispersed with cellulose fib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素纤维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而成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聚烯烃树脂的成型性优异,另外,使用了聚烯烃树脂的成型品的机械特性、电特性、耐化学药品性等优异,因此聚烯烃树脂被广泛地用作成型品(树脂制品)的构成材料。另一方面,使用了聚烯烃树脂的成型品在与例如金属等硬质构件摩擦的环境下使用时具有容易发生磨耗的倾向,有时无法得到充分的耐久性。为了改善聚烯烃树脂的磨耗特性,提出了在聚烯烃树脂中混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专利文献1),或者混配聚苯醚系树脂(专利文献2)。另外,还提出了在聚烯烃树脂中混配聚苯醚、硅酮聚合物等以提高耐磨耗性(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7664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6159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241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3中,与聚烯烃树脂共混的树脂成分均比较昂贵,制造成本存在问题。因此,期待一种以更低廉的成本提供具有所期望的耐磨耗性的聚烯烃树脂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耗性优异、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原料成本而进行制备的聚烯烃树脂材料。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在水的存在下对以特定比例包含聚烯烃树脂和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能够使纤维素纤维均匀地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如此得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显示出优异的耐磨耗性。本专利技术基于这些技术思想进一步反复研究,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手段得以解决。[1]一种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是将纤维素纤维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而成的,上述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在下述试验条件下进行了基于ISO6722的磨耗试验时,5000次往复后的磨耗量满足下式。[式1](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磨耗量[mm])<-0.003×(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纤维素有效质量比)+0.3[磨耗试验的试验条件]载荷:1.7kg、针径:冲程长:10mm、周期:60次往复/分钟、试验片:长度38mm×宽度6mm×厚度1mm、温度:23℃[2]如[1]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在上述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中,上述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小于50质量%。[3]如[1]或[2]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纤维素纤维包含纤维长为0.3mm以上的纤维素纤维。[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在上述聚烯烃树脂中分散有铝。[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含水率小于1质量%。[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树脂。[7]如[6]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聚乙烯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树脂。[8]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丙烯树脂。[9]一种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是将纤维素纤维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而成的,上述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在下述试验条件下进行了基于ISO6722的磨耗试验时,5000次往复后的磨耗量满足下式。[式2](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磨耗量[mm])/(构成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聚烯烃树脂单独的磨耗量[mm])<-0.01×(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纤维素有效质量比)+1[磨耗试验的试验条件]载荷:1.7kg、针径:冲程长:10mm、周期:60次往复/分钟、试验片:长度38mm×宽度6mm×厚度1mm、温度:23℃[10]如[9]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在上述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中,上述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小于50质量%。[11]如[9]或[10]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纤维素纤维包含纤维长为0.3mm以上的纤维素纤维。[12]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在上述聚烯烃树脂中分散有铝。[13]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含水率小于1质量%。[14]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树脂。[15]如[14]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聚乙烯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6]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上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丙烯树脂。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在“~”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耐磨耗性优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能够进一步抑制原料成本而制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下文中也简称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本说明书中简称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时,是指包括后述的实施方式I和II的两个方式。)是将纤维素纤维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而成的,纤维素纤维的含量在复合材料中(是指在复合材料的干燥质量100质量%中。以下相同)为3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中,纤维素纤维以均匀的状态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在挤出成型和注射成型等中的适应性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中可以分散有规定量的铝。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的一个实施方式(下文中称为实施方式I)中,复合材料的磨耗量满足下式。在实施方式I中,复合材料优选后述的纤维素有效质量比为5%~50%的范围。复合材料的“磨耗量”(单位:mm)是指:对于利用复合材料通过模压成型而成型的长度38mm×宽度6mm×厚度1mm的成型体,在载荷1.7kg、针径:冲程长:10mm、周期:60次往复/分钟、温度23℃(将磨耗试验的气氛中的温度设为23℃,以下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基于ISO6722的磨耗试验时,5000次往复后的磨耗量,其利用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是将纤维素纤维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而成的,所述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在下述试验条件下进行了基于ISO 6722的磨耗试验时,5000次往复后的磨耗量满足下式,/n[式1](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磨耗量[mm])<-0.003×(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纤维素有效质量比)+0.3/n[磨耗试验的试验条件]/n载荷:1.7kg、针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3 JP 2017-1606801.一种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是将纤维素纤维分散于聚烯烃树脂中而成的,所述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且小于70质量%,在下述试验条件下进行了基于ISO6722的磨耗试验时,5000次往复后的磨耗量满足下式,
[式1](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磨耗量[mm])<-0.003×(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纤维素有效质量比)+0.3
[磨耗试验的试验条件]
载荷:1.7kg、针径:冲程长:10mm、周期:60次往复/分钟、试验片:长度38mm×宽度6mm×厚度1mm、温度: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在所述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中,所述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小于50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纤维素纤维包含纤维长为0.3mm以上的纤维素纤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在所述聚烯烃树脂中分散有铝。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含水率小于1质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树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乙烯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树脂。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丙烯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石治郎原英和泽田由香太附雅巳铃木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