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教学技术领域的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安装有教学板体,所述教学板体和底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外侧壁设有升降电机,所述教学板体的前侧壁上下部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一,所述放纸转轴和收纸转轴之间连接有教学图纸,所述教学板体的一侧壁设有手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移动,而且通过升降柱可对教学板体进行高度调节,以满足教学的高度需要,而且通过图纸在教学板体的前表面进行展示,减少教师书写讲义的时间,便于教学的进行。
A teaching board for Pedag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
本技术涉及教学
,具体为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
技术介绍
教学又是借助不同的形式实现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运用教学这一途径时可供我们选择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教学的电化形式-多媒体教学。教学的概念是从教学现象和教学实践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教学的内涵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教学这一概念的厘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人类对教学的认识是有连续性的。回顾历史上对教学这一概念的解释对我们正确认识教学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教学教师经常在黑板上书写讲义,较为浪费时间,不能生动得进行讲解。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的教师经常在黑板上书写讲义,较为浪费时间,不能生动得进行讲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安装有教学板体,所述教学板体和底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外侧壁设有升降电机,所述教学板体的前侧壁上下部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一,两组所述转轴座一之间连接有压紧辊轴,所述教学板体的顶部和后侧壁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二,顶部两组所述转轴座二之间转动连接有放纸转轴,后侧壁两组所述转轴座二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纸转轴,所述放纸转轴和收纸转轴之间连接有教学图纸,所述教学板体的一侧壁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收纸转轴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柱包括支撑外筒和支撑内筒,所述支撑内筒的底端设在支撑外筒的内部,所述支撑外筒的底端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侧啮合齿轮,所述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插接在齿轮的轴心处。优选的,所述支撑外筒的顶部开有限位孔,所述齿条的宽度大于限位孔的宽度。优选的,所述转轴座二包括上盖板和下盖座,所述上盖板和下盖座的一侧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板的下部和下盖座的上部均开有相适配的轴承槽。优选的,所述教学图纸的一端与放纸转轴连接,所述教学图纸的另一端分别绕过两组压紧辊轴,且教学图纸的另一端与收纸转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移动,而且通过升降柱可对教学板体进行高度调节,以满足教学的高度需要,稳定性高,而且通过图纸在教学板体的前表面进行展示,代替了传统黑板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教师书写讲义的时间,讲课配合案例和图片,内容更加生动,便于教学的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教学板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轴座二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行走轮,3-导向柱,4-升降柱,41-支撑外筒,42-限位孔,43-支撑内筒,44-齿条,45-齿轮,5-升降电机,6-教学板体,7-转轴座一,8-转轴座二,81-上盖板,82-下盖座,83-铰接件,84-轴承槽,9-放纸转轴,10-收纸转轴,11-压紧辊轴,12-教学图纸,13-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导向柱3,所述导向柱3的上端安装有教学板体6,所述教学板体6和底座1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升降柱4,所述升降柱4的外侧壁设有升降电机5,所述教学板体6的前侧壁上下部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一7,两组所述转轴座一7之间连接有压紧辊轴11,所述教学板体6的顶部和后侧壁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二8,顶部两组所述转轴座二8之间转动连接有放纸转轴9,后侧壁两组所述转轴座二8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纸转轴10,所述放纸转轴9和收纸转轴10之间连接有教学图纸12,所述教学板体6的一侧壁设有手柄13,所述手柄13与收纸转轴10的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柱4包括支撑外筒41和支撑内筒43,所述支撑内筒43的底端设在支撑外筒41的内部,所述支撑外筒41的底端连接有齿条44,所述齿条44的一侧啮合齿轮45,所述升降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插接在齿轮45的轴心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外筒41的顶部开有限位孔42,所述齿条44的宽度大于限位孔42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座二8包括上盖板81和下盖座82,所述上盖板81和下盖座82的一侧通过铰接件83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板81的下部和下盖座82的上部均开有相适配的轴承槽84。进一步的,所述教学图纸12的一端与放纸转轴9连接,所述教学图纸12的另一端分别绕过两组压紧辊轴11,且教学图纸12的另一端与收纸转轴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该装置底座1下设有行走轮2,便携性强,可随处移动,使用时,教师可根据装置需要教学的高度,将升降电机5接通电源,升降电机5通过齿轮45和齿条44带动支撑内筒43进行升降移动,以实现对教学板体6进行高度调节,满足使用的要求,而且教学板体6与底座1之间设有导向柱3,可保证教学板体6移动时的稳定,防止发生倾斜,而需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可将待教学的知识与图纸进行展示,使用方便,而图纸在展示前,将其一端固定于转轴座二8上,然后另一端固定于收纸转轴10上,通过对手柄13进行旋转,可将图纸在教学板体6的前表面进行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教师书写讲义的时间,讲课配合案例和图片,内容更加生动,便于教学的进行。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导向柱(3),所述导向柱(3)的上端安装有教学板体(6),所述教学板体(6)和底座(1)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升降柱(4),所述升降柱(4)的外侧壁设有升降电机(5),所述教学板体(6)的前侧壁上下部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一(7),两组所述转轴座一(7)之间连接有压紧辊轴(11),所述教学板体(6)的顶部和后侧壁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二(8),顶部两组所述转轴座二(8)之间转动连接有放纸转轴(9),后侧壁两组所述转轴座二(8)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纸转轴(10),所述放纸转轴(9)和收纸转轴(10)之间连接有教学图纸(12),所述教学板体(6)的一侧壁设有手柄(13),所述手柄(13)与收纸转轴(10)的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导向柱(3),所述导向柱(3)的上端安装有教学板体(6),所述教学板体(6)和底座(1)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升降柱(4),所述升降柱(4)的外侧壁设有升降电机(5),所述教学板体(6)的前侧壁上下部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一(7),两组所述转轴座一(7)之间连接有压紧辊轴(11),所述教学板体(6)的顶部和后侧壁均设有两组转轴座二(8),顶部两组所述转轴座二(8)之间转动连接有放纸转轴(9),后侧壁两组所述转轴座二(8)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纸转轴(10),所述放纸转轴(9)和收纸转轴(10)之间连接有教学图纸(12),所述教学板体(6)的一侧壁设有手柄(13),所述手柄(13)与收纸转轴(10)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学用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4)包括支撑外筒(41)和支撑内筒(43),所述支撑内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明玉,汪锡亮,
申请(专利权)人:尚明玉,汪锡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