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衍生化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78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05
提供了对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具有抑制活性的以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对于预防或治疗由于LSD1的异常活化引起的疾病有效。

Pyrazo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吡唑衍生化合物及其用途
本公开涉及一种吡唑衍生化合物及其用途,且更特别地涉及对赖氨酸特异性组织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具有抑制活性的一种吡唑衍生化合物及含有该吡唑衍生化合物的一种药学组合物。
技术介绍
癌干细胞或癌起始细胞具有导致癌细胞异质性的某些多能干细胞特征。此特征会使癌细胞更能耐传统治疗,诸如,化学治疗或放射疗,且进而造成治疗后复发。因此,对于发展比传统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更先进的抗癌药物的努力一直在持续。表观遗传学指基因表现模式及活性被改变,及该基因表现模式及活性于未改变DNA序列接续至下一代的现象研究。该类这些表观遗传研究为聚焦于诸如DNA甲基化、组织蛋白修饰,及染色质重组的机制。表观遗传修饰已被发现为爆发各种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发现表观遗传的开始及持续涉及有关于非编码RNA(ncRNA)的DNA甲基化、组织蛋白修饰,及基因修饰,且许多表观遗传调节基因通常为经突变,或表观遗传调节基因的表现于许多癌为异常。赖氨酸特异性组织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也称为KDM1A)会移除甲基,因此调节以癌发展及细胞增殖而言为重要的基因表现(Shi,Y.等人,HistonedemethylationmediatedbythenuclearamineoxidasehomologLSD1.Cell,2004.119(7):第941-53页)。研究迄今的LSD1抑制剂未展现足够的对LSD1的选择性抑制活性,或具有副作用,诸如,对药物显现抗性或对正常细胞显现毒性,且因此,其等无法有效地用于癌及肿瘤疾病的治疗。[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16/007722(专利文献2)WO2012/135113[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Cell,2004.119(7):p.941-53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的一方面为提供一种新颖化合物,其对于赖氨酸特异性组织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具有足够抑制活性。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为该新颖化合物的一种药学用途,其用于预防或治疗由于LSD1异常活化而造成的疾病。技术方案本公开的一方面为提供一种以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或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化学式1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为提供一种药学组合物,其为用于预防或治疗由于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的异常活化造成的疾病,该药学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以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为提供一种治疗由于LSD1的异常活化造成的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受试者投用治疗有效量的以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或互变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技术效果由前述说明容易看出,依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以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或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抑制LSD1的活性。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将更详细地说明。除非其它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及科学术语)具有与熟悉本专利技术所属的技术人员所普遍了解般的相同意义。虽然例示的方法或材料在本文中被列示,但是其它相似或等化者也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再者,除非明确陈述,本文所述的数值被认为为包括″约″的含义。在本文中公开作为参考文献的所有公开数据为被完整并入以供参考。术语″烷基″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例如,具有1至20个碳原子(C1-C20)的直链或分支的烃。烷基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及叔丁基,但实施例为不限于该类。术语″烷氧基″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O-烷基。术语″烷硫基″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S-烷基。术语″烯基″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具有至少一个C=C双键及2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分支的C2-C20烃。烯基的例子包括乙烯基、2-丙烯基、及2-丁烯基,但实施例为不限于该类。术语″炔基″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具有至少一个C≡C三键及2至20個碳原子的直链或分支的C2-C20烃。炔基的例子包括乙炔、2-丙炔、及2-丁炔,但实施例为不限于此。术语″卤素″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氟、氯、溴、或碘。术语″胺″或″氨基″在本文中使用时分别是指未经取代或经取代的-NH2。术语″烷氨基″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经由烷基与母分子的部分结合的氨基。烷氨基包括其中-NH2的氮为至少烷基,例如,具有1至15个碳原子的C1-C15烷基结合的化合物的基团。烷氨基的例子包括苯甲氨基、甲氨基、乙氨基,及苯乙氨基。术语″二烷氨基″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其中-NH2的氮为与至少两个额外烷基结合的基团。二烷氨基的例子包括二甲氨基及二乙氨基。术语″C1-C4烷羟基″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C1至C4羟烷基。术语″碳环基团″、″碳环″、″碳环基″,及″碳环状环″可互换使用。术语″C3-C30碳环基团″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具有仅为碳作为形成环的原子且具有3至30个碳原子的单环基团、二环基团,或多环基团。C3-C30碳环基团可为芳香族碳环基团或非芳香族碳环基团。C3-C30碳环基团可为诸如苯的环,诸如苯基的单价基团,或诸如伸苯基的二价基团。再者,依与C3-C30碳环基团连接的取代基的数目而定,C3-C30碳环基团可为三价基团或四价基团。在一些实施例中,C3-C20碳环基团可为芳香族或非芳香族、饱和或不饱和的C2至C20烃。碳环基团的例子包括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戊烯、环己烷、环己烯、二环[2.1.1]己烷、二环[2.2.1]庚烷、二环[2.2.1]庚烯、二环[3.1.1]庚烷、二环[3.1.1]庚基、二环[2.2.2]辛烷、金删烷、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吡咯、吡唑、吲哚、吡唑并吡啶、吡咯并吡啶、苯并咪唑、苯并吡唑、苯并噻吩、喹啉、苯并噻唑、吲唑、苯并呋喃、苯并二氧六环、苯并哌喃、茚烷、萘、及蒽。该类碳环基团各自独立地以至少本文所述的取代基取代。术语″杂环基团″、″杂环″、″杂环基″,及″杂环状环″可互换使用。术语″C1-C30杂环基团″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具有与C3-C30碳环基团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基团,只是除了碳原子(例如,1至30个碳原子)外,至少选自N、O、P,及S的杂原子被作为环形成原子。其例子包括吡啶基、哒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吡咯基、吡唑基、吲哚基、吡唑并吡啶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吡唑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苯并二氧六环基、苯并哌喃基、吡咯并吡啶基、喹啉基、苯并噻唑基、及吲唑基。单环状杂环基团的例子包括哌啶基、吡咯啶基、哌嗪基、吖呯基、吡咯基、吡唑基、氧杂环丁基、吡唑啉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吡唑啶基、三唑基、噁唑基、噁唑啶基、异噁唑啉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噻唑啶基、异噻唑基、异噻唑啶基、呋喃基、四氢呋喃基、噻吩基、噁二唑基、2-氧杂哌嗪基、2-氧杂哌啶基、2-氧杂吡咯啶基、2-氧杂吖呯基、4-哌啶酮基、吡啶基、吡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或互变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n化学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3 KR 10-2017-01172261.一种以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或互变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化学式1



其中,在化学式1中,

为C3-C30碳环基团或C1-C30杂环基团,
X为C(R5)或N,
R1至R5各自独立地为单价基团,其为选自氢、卤素、氰基基团、羟基基团、硫醇基团、硝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20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20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20碳环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杂环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20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20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20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杂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杂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烷基氨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20芳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杂芳基基团、-N(Q1)(Q2)、-C(=O)(Q1)、-N-C(=O)(Q1)、-N-C(=O)-N(Q1)(Q2)、-O-C(=O)(Q1)、-S(=O)(Q1)、-S(=O)2(Q1)、-P(=O)(Q1)(Q2),及-N-C(=NH)-N(Q1)(Q2),
当R1或R2任择地为两个或更多时,两个R1或R2为在相对应环中连续连接的两个环原子处相邻地取代,相邻经取代的两个R1或R2彼此连接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碳环基团,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杂环基团,因而与所述相对应环形成稠合环,
R3及R4为任择地以化学式1的酰胺氮结合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杂环基团,
k为从0至4的整数;当k为2或更大时,至少两个R1为彼此为相同或不同,且
m为从0至7的整数;当m为2或更大时,至少两个R2为彼此为相同或相异,
其中,Q1及Q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0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0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0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杂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0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0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0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杂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杂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烷基氨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0芳基基团、以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杂芳基基团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为选自苯基基团、吡啶基基团、哒嗪基基团、嘧啶基基团、吡嗪基基团、吡咯基基团、吡唑基基团、吲哚基基团、吡唑并吡啶基基团、吡咯并吡啶基基团、苯并咪唑基基团、苯并吡唑基基团、苯并苯硫基基团、喹啉基基团、苯并噻唑基基团、吲唑基基团、苯并呋喃基基团、苯并二氧六环基基团、苯并哌喃基基团、茚烷基基团、以及萘基基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选自氢、卤素、氰基基团、羟基基团、硫醇基团、硝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5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5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碳环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环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芳硫基基团、C1-C15烷基氨基基团、-N(Q3)(Q4)、-C(=O)(Q3)、-N-C(=O)(Q3)、-N-C(=O)-N(Q3)(Q4)、-O-C(=O)(Q3)、-S(=O)(Q3)、-S(=O)2(Q3)、-P(=O)(Q3)(Q4),及-N-C(=NH)-N(Q3)(Q4)中的一种,
其中,Q3及Q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6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6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基氨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基基团,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基基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及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碳环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环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基基团,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芳基基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及R4为以化学式1的酰胺氮结合形成的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杂环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通过R3及R4结合形成的所述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杂环基团为选自哌啶基基团、吡咯啶基基团、哌嗪基基团、吖呯基基团、二氮杂螺-壬基基团、二氮杂螺-癸基基团、氮杂二环-庚基基团、氮杂二环-辛基基团、二氮杂二环-壬基基团,及二氮杂二环-癸基基团中的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通过以化学式1的酰胺氮使R3与R4结合而形成的所述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杂环基团的至少一种取代基选自:
卤素、氰基基团、羟基基团、硫醇基团、硝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5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5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20碳环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环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20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20烷硫基基团、-N(Q5)(Q6)、-C(=O)(Q5)、-N-C(=O)(Q5)、-N-C(=O)-N(Q5)(Q6)、-O-C(=O)(Q5)、-S(=O)(Q5)、-S(=O)2(Q5)、-P(=O)(Q5)(Q6),及-N-C(=NH)-N(Q5)(Q6),
其中,Q5及Q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6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6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基氨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基基团,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基基团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为选自苯基基团、吡啶基基团、喹啉基基团、苯并噻唑基基团、吲唑基基团、苯并二氧六环基基团、茚烷基基团,及萘基基团中的一种,
X为C(R5),其中,R5为选自氢、卤素、羟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4烷基基团,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4烷氧基基团中的一种,
R2为选自氢、卤素、氰基基团、羟基基团、硫醇基团、硝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5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5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环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环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芳硫基基团、C1-C20烷基氨基基团、-N(Q7)(Q8)、-C(=O)(Q7)、-N-C(=O)(Q7)、-N-C(=O)-N(Q7)(Q8)、-O-C(=O)(Q7)、-S(=O)(Q7)、-S(=O)2(Q7)、-P(=O)(Q7)(Q8),及-N-C(=NH)-N(Q7)(Q8)中的一种,
R3及R4结合形成选自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哌啶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吡咯啶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哌嗪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吖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二氮杂螺-壬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二氮杂螺-癸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氮杂二环-庚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氮杂二环-辛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二氮杂二环-壬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二氮杂二环-癸基基团,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八氢-1H-吡咯并[2,3-c]吡啶基基团中的一种,
所述经取代的哌啶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吡咯啶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哌嗪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吖呯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二氮杂螺-壬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二氮杂螺-癸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氮杂二环-庚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氮杂二环-辛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二氮杂二环-壬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二氮杂二环-癸基基团,及所述经取代的八氢-1H-吡咯并[2,3-c]吡啶基基团的至少一种取代基选自:
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5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15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杂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5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5烷基氨基基团、-N(Q9)(Q10)、-C(=O)(Q9)、-N-C(=O)(Q9)、-N-C(=O)-N(Q9)(Q10)、-O-C(=O)(Q9)、-S(=O)(Q9)、-S(=O)2(Q9)、-P(=O)(Q9)(Q10),及-N-C(=NH)-N(Q9)(Q10),
其中,Q7至Q10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6烯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6炔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氧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9芳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氧基基团,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6杂芳硫基基团中的一种,
k为0,且
m为从0至2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为苯基基团或吡啶基基团,
X为C(Ra),其中,Ra为氢或C1-C4烷基基团,
R1为氢或氟,
R2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1-C6烷基基团、C1-C6烷氧基基团、C1-C6烷基氨基基团、C1-C6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以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吖呾基基团,
所述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所述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及所述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吖呾基基团的至少一种取代基选自:
卤素、羟基基团、C1-C4烷基基团、C1-C4烷氧基基团、C1-C4烷基羟基基团,及C1-C6杂环基团,
当R2为两个或更多个时,两个R2为彼此结合及与稠合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12碳环基团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2杂环基团,
R3及R4为以化学式1的酰胺氮结合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哌啶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吖庚环基基团,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氮杂二环辛基基团,且
所述经取代的哌啶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吖庚环基基团,或所述经取代的氮杂二环辛基基团的至少一种取代基选自氨基基团、C1-C4烷基氨基基团,及N(Qa)(Qb),
其中,Qa及Qb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及C1-C6烷基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R2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1-C6烷基基团、C1-C6烷氧基基团、C1-C6烷基氨基基团、C1-C6烷硫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及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吖呾基基团,
所述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或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吖呾基基团的至少一种取代基选自卤素及羟基基团,
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经取代的吡咯啶基基团或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的至少一种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基团、C1-C4烷基基团、C1-C4烷氧基基团、C1-C4烷基羟基基团,及哌啶基团,且
当R2为两个或更多时,两个R2结合且与稠合形成杂环基团或碳环基团,其选自吲唑基团、苯并噻唑基团、茚烷基团、二氢苯并二氧六环基团、喹啉基团,及吡咯并吡啶基团,其中,所述杂环基团或碳环基团未经取代或经C1-C3烷基基团取代。


11.一种以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或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化学式4



其中,在化学式4中,
A为氢或C1-C4烷基基团,
W各自独立地为卤素,
n为从1至4中的自然数,
Y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其中,所述经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为其中至少一个氢各自独立地被选自卤素及羟基基团的官能基团取代的C3-C6环烷基基团,且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及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各自分别为其中至少一个环氢原子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1-C4烷基基团、卤素、C1-C4烷氧基基团、羟基基团,及C1-C10杂环基团的官能基团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及N-连接哌啶基基团,且
Z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吖庚环基基团,其中,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或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吖庚环基基团的至少取代基为选自氨基基团、C1-C4烷基氨基基团、C1-C4烷基基团、卤素、C1-C4烷氧基基团,及C1-C10杂环基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A为氢,
W为氟,
n为1的自然数,
Y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其中,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及所述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中的每一个分别为其中至少一个环氢原子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1-C4烷基基团、卤素、C1-C4烷氧基基团,及羟基基团的官能基团取代的N-连接吡咯啶基基团及N-连接哌啶基基团,且
Z为其中至少一种取代基被选自氨基基团、C1-C4烷基氨基基团、C1-C4烷基基团、卤素、及C1-C4烷氧基基团中的一种官能基团取代的经取代的N-连接哌啶基基团或未经取代的哌啶基基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为选自化合物1)至113),其光学异构体、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R)-4-(3-(3-氨基哌啶-1-羰基)-1-(4-环丙基苯基)-1H-吡唑-5-基)苯甲腈
2)(R)-4-(1-(4-环丙基苯基)-3-(3-甲基氨基哌啶-1-羰基)-1H-吡唑-5-基)苯甲腈
3)(R)-4-(3-(3-氨基哌啶-1-羰基)-1-(4-环丙基-2-氟苯基)-1H-吡唑-5-基)苯甲腈
4)(R)-4-(1-(4-环丙基-2-氟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仁焕金知淑金元政朴昌熙宋芝英安永吉
申请(专利权)人:韩美药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