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54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换热器结构包含预降温装置和板式换热器,预降温装置为管式换热器,预降温装置和板式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包含低温水进口,低温水进口连通板式换热器内部的管道后伸出板式换热器后连接预降温装置内部的换热管,换热管伸出预降温装置后为高温水出口;预降温装置的内部包含预降温装置壳程,预降温装置壳程连接高温蒸汽进管,预降温装置壳程的空间通过管道连接着板式换热器的内部,板式换热器的内部伸出有蒸汽凝结水出口,预降温装置壳程能够将降温后蒸汽汽水混合物运送到板式换热器的内部的管道后通过蒸汽凝结水出口排出。

Structure of high temperature plat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汽水板式换热器换热过程中,往往受到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的影响,使得高温高压蒸汽无法使用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目前一般蒸汽温度在140度以上,传统的三元乙丙橡胶垫长时间使用就会出现老化,泄漏的现象,致使换热器不得不频繁更换垫片,既影响生产,又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换热器板间密封垫价格昂贵,经常更换也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结构包含预降温装置1和板式换热器2,预降温装置1为管式换热器,预降温装置1和板式换热器2通过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包含低温水进口22,低温水进口22连通板式换热器内部的管道后伸出板式换热器后连接预降温装置1内部的换热管,换热管伸出预降温装置1后为高温水出口12;预降温装置1的内部包含预降温装置壳程13,预降温装置壳程13连接高温蒸汽进管11,预降温装置壳程13的空间通过管道连接着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伸出有蒸汽凝结水出口21,预降温装置壳程13能够将降温后蒸汽汽水混合物运送到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的管道后通过蒸汽凝结水出口21排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预降温装置1包含一个以上的管式换热器,一个以上的管式换热器彼此并列布置。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蒸汽汽水混合物输送管3上包含阀门。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阀门为自动阀门。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蒸汽汽水混合物输送管3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着自动阀门,当温度大于120摄氏度,关闭该阀门;当温度小于120摄氏度,开启该阀门。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加热效率,节省设备空间,是适用高温蒸汽换热不错选择。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图1为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预降温装置;2.板式换热器;3.蒸汽汽水混合物输送管;11.高温蒸汽进管;12.高温水出口;13.预降温装置壳程;21.蒸汽凝结水出口;22.低温水进口;23.板式换热器壳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实施例一: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结构包含预降温装置1和板式换热器2,预降温装置1为管式换热器,预降温装置1和板式换热器2通过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包含低温水进口22,低温水进口22连通板式换热器内部的管道后伸出板式换热器后连接预降温装置1内部的换热管,换热管伸出预降温装置1后为高温水出口12;预降温装置1的内部包含预降温装置壳程13,预降温装置壳程13连接高温蒸汽进管11,预降温装置壳程13的空间通过管道连接着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伸出有蒸汽凝结水出口21,预降温装置壳程13能够将降温后蒸汽汽水混合物运送到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的管道后通过蒸汽凝结水出口21排出。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A.针对缺陷“目前一般蒸汽温度在140度以上,传统的三元乙丙橡胶垫长时间使用就会出现老化,泄漏的现象”,高温型板式换热器是利用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组合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管式换热器耐温高,耐压高的原理,将用来换热的高温蒸汽经过管壳式换热器先行换热预降温,降温后的蒸汽汽水混合物再经过板式换热器进行汽水换热,这样温度降低后,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垫长期运行得到了保证,板式换热器的高换热系数和换热效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加热效率,节省设备空间,是适用高温蒸汽换热不错选择。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实施例二: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所述的预降温装置1包含一个以上的管式换热器,一个以上的管式换热器彼此并列布置。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图中并未示出,在整个换热量大的情况下,多个管式换热器并列布置,因此能够起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多个并列布置能保证进入板式换热器的物质的温度更低,保护三元乙丙橡胶垫。实施例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蒸汽汽水混合物输送管3上包含阀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阀门暂时关闭能够让物质在管式换热器中继续换热,换热到需要的低温后再打开阀门。实施例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所述的阀门为自动阀门。所述的蒸汽汽水混合物输送管3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着自动阀门,当温度大于120摄氏度,关闭该阀门;当温度小于120摄氏度,开启该阀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生产的管道安装的温度传感器;自动化程度更高。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预降温换热装置预降温换热装置分为管程和壳程两部分,管程走高温蒸汽,壳程走换热介质水,该装置无密封装置,蒸汽侧和水侧独立分开,通过该装置使蒸汽温度迅速下降,同时热量传递给加热介质水,使水温升高。该装置主要起到降低蒸汽温度,保护板式换热器的目的。板式换热器通过预降温装置的蒸汽,温度一般降至120度左右,这时经过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属于常规换热装置,换热效率高,传热系数高,在合理的温度区间,既保护了板间密封件,又将换热系数提高到最大。管路连接预换热装置和板式换热器的之间的管线。高温型板式换热器主要设计特点预降温装置,保证整个系统不超温。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结构包含预降温装置(1)和板式换热器(2),预降温装置(1)为管式换热器,预降温装置(1)和板式换热器(2)通过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包含低温水进口(22),低温水进口(22)连通板式换热器内部的管道后伸出板式换热器后连接预降温装置(1)内部的换热管,换热管伸出预降温装置(1)后为高温水出口(12);预降温装置(1)的内部包含预降温装置壳程(13),预降温装置壳程(13)连接高温蒸汽进管(11),预降温装置壳程(13)的空间通过管道连接着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伸出有蒸汽凝结水出口(21),预降温装置壳程(13)能够将降温后蒸汽汽水混合物运送到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的管道后通过蒸汽凝结水出口(21)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结构包含预降温装置(1)和板式换热器(2),预降温装置(1)为管式换热器,预降温装置(1)和板式换热器(2)通过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包含低温水进口(22),低温水进口(22)连通板式换热器内部的管道后伸出板式换热器后连接预降温装置(1)内部的换热管,换热管伸出预降温装置(1)后为高温水出口(12);预降温装置(1)的内部包含预降温装置壳程(13),预降温装置壳程(13)连接高温蒸汽进管(11),预降温装置壳程(13)的空间通过管道连接着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伸出有蒸汽凝结水出口(21),预降温装置壳程(13)能够将降温后蒸汽汽水混合物运送到板式换热器(2)的内部的管道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强付玉华黄克林陈明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三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