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49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03
一种用于加热系统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用于加热一流体介质,其包括支承单元及加热单元,该支承单元包括湿侧及干侧,该湿侧定义为该支承单元接触流体介质的一侧表面,该干侧为该支承单元相对于该湿侧的另一侧表面,该支承单元的干侧具有凹槽,该加热单元则收容于该凹槽,加热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可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以测量该支承单元湿侧的该流体介质温度。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加热系统中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量的家用电器或家用机器中需要加热一种流动介质,例如水,这可借助加热系统来进行,因此可透过加热系统的介质循环回路,并将泵机安装在循环回路中促使介质作循环流动,实现加热。但是对于这类加热系统而言,如果加热系统的工作温度比较高时,则可能会导致在家用电器内一些元件所承受的温度出现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温度传感器不易被高温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承单元、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支承单元相连接,所述支承单元包括湿侧、干侧,所述湿侧定义为所述支承单元能够接触所述流体介质的一侧,所述干侧与所述湿侧背对设置,所述干侧位于所述支承单元的另一侧,所述干侧具有凹槽,所述加热单元收容于所述凹槽;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支承单元的所述干侧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干侧上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温度,所述至少一部分所对应的所述湿侧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所述支承单元的上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加热单元隔热设置。本技术方案的加热装置通过将温度传感器与该支承单元的干侧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可检测加热装置的流体介质温度,且支承单元的上表面的该至少一部分与加热单元隔热设置,可使得温度传感器不易被高温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案加热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与图3分别为图1的A-A及B-B剖视图;图4与图5为本技术方案加热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方案加热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与图8为本技术方案加热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到图11为本技术方案加热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加热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加热装置100包括支承单元110及加热单元120,加热装置100可被连接至家用电器(如洗碗机,但不限于此)的输送机泵。该加热装置100可在组装期间与该输送机泵或该输送机泵的外壳相连。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加热装置100也可与该输送机泵预装配为结构单元。作为加热装置的一个方案,加热装置包括支承单元、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与所述支承单元相连接,该支承单元包括湿侧、干侧,该湿侧定义为该支承单元能够接触该流体介质的一侧,该干侧与湿侧背对设置,干侧位于支承单元的另一侧,干侧具有凹槽,该加热单元收容于该凹槽;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该温度传感器与该支承单元的干侧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该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干侧上表面的该至少一部分的温度,该至少一部分所对应的湿侧与流体介质接触,所述支承单元的上表面的该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加热单元隔热设置,以减少甚至避免温度传感器受到过高温度的影响,可使得温度传感器不易被高温损坏。由图1可知,该支承单元110为圆片状设置,支承单元110成形有圆形孔111,该圆形孔111与支承单元110未示出的中央轴线同心设置,该圆形孔111用于输送机泵的导管通过并部分插设其中,且于插设后能够保持介质密封状态。该支承单元110的外圆周边缘介质密封地衔接泵壳的边缘,加热装置100包括焊料以焊接固定支承单元110、泵壳。图1所示支承单元110的背侧定义为湿侧101,在已装入输送机泵时直接与待加热流体介质接触,待加热流体介质在输送机泵安装完成状态下被加热,图1中该支承单元110所见的一侧定义为干侧102,不与待加热流体介质接触。如图2所示为图1的A-A剖视图,该加热单元120设置于该支承单元110的干侧102。该加热单元120通过连接工步与该支承单元110连接,该连接工步可选钎焊焊接、激光焊接、粘接、超声波焊接,和/或摩擦焊焊接。该支承单元110可包括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至少包括铝层及不锈钢层。该不锈钢层设置于湿侧101,而该铝层设置于干侧102,具体地,该复合材料通过冷轧复合工步成形。如图1所示,该支承单元110包括凹槽112,加热单元120收容于凹槽112内。与加热单元120轴向相垂直设置的加热单元120横截面定义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可为矩形、大致呈帽状且具有圆形边缘的梯形、或大致呈钟状且具有圆形边缘的梯形。如图1、图2所示,该凹槽112的横截面与该加热单元120的第一截面对应,该加热单元120设于该凹槽112中。凹槽112的横截面与该加热单元120的横截面需符合:加热单元12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与该干侧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大致共面设置。如图2所示,该加热单元120的三侧可焊接至该支承单元110的凹槽112表面,该加热单元120与该支承单元110之间的紧密结合可通过连接工步对该加热单元120施以预加压力来达到。又或者,可通过导热浆料122涂覆于该支承单元110的表面和/或该加热单元120的表面,通过该导热浆料122的涂覆,该导热浆料122填充在支承单元110与加热单元120之间间隙;其他实施方式为,在该支承单元110与该加热单元120之间设置相变复合材料,该相变复合材料能够填充在支承单元110与加热单元120之间间隙,该相变复合材料可在高于其相变温度时改变其相位态,因此能够填补裂缝、孔洞、狭缝等间隙,在一示例中,该相变复合材料通过调剂工步涂覆于该支承单元110的表面和/或该加热单元120的表面上,该“调剂”的含义包括该相变复合材料能够在短时间内回复干燥状态。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加热装置100包括温度传感器170a。该温度传感器170a可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170a与家用电器的处理单元连接,以测量该加热装置100的湿侧101流体介质的温度。进一步温度传感器170a包括热保护结构,进行热保护措施,以确保其耐久度,当加热单元120达到100℃以上的高温时,仍可保证温度传感器170a的温度检测功能,即使在持续运转的状态下介质温度达到100℃以上,减少温度传感器170a因过高温度所受到的影响,进一步也不需要使用制造成本较高的耐高温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相对减少成本。加热装置100包括导热板140,该导热板140提供上述热保护结构,该导热板140设置于该支承单元110的外周部,以覆盖该加热单元120及该凹槽112,该导热板140可包括朝该支承单元110的内周部113延伸的凸出部141,该凸出部141直接与该支承单元110的干侧102接触。因该流体介质在支承单元110湿侧101的一侧运行,故该导热板140的凸出部141几乎可反应出该流体介质的温度,该温度传感器170a因而被设置于该导热板140的该凸出部141上,用于测量该流体介质的温度,为了控制从该加热单元120到凸出部141的热量传递,该导热板140提供分离部142,该分离部142以该凸出部141朝向中心延伸的相同角度设置,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承单元、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支承单元相连接,所述支承单元包括湿侧、干侧,所述湿侧定义为所述支承单元能够接触所述流体介质的一侧,所述干侧与所述湿侧背对设置,所述干侧位于所述支承单元的另一侧,所述干侧具有凹槽,所述加热单元收容于所述凹槽;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支承单元的干侧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干侧上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温度,所述至少一部分所/n对应的所述湿侧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所述支承单元的上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加热单元隔热设置;/n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遮蔽单元,所述遮蔽单元隔开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20 EP 16175278.7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热系统,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承单元、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支承单元相连接,所述支承单元包括湿侧、干侧,所述湿侧定义为所述支承单元能够接触所述流体介质的一侧,所述干侧与所述湿侧背对设置,所述干侧位于所述支承单元的另一侧,所述干侧具有凹槽,所述加热单元收容于所述凹槽;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支承单元的干侧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热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干侧上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温度,所述至少一部分所
对应的所述湿侧与所述流体介质接触,所述支承单元的上表面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加热单元隔热设置;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遮蔽单元,所述遮蔽单元隔开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承单元的所述凹槽内,所述遮蔽单元由不锈钢或氧化铝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作为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承单元的所述凹槽,通过所述遮蔽单元隔开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该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测得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加热装置的温度检测值;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为呈片状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浇注在所述支承单元的干侧与所述遮蔽单元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覆盖所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导热板包括分离部,所述分离部的主体部分设置于与所述凹槽中所述加热单元互为分离的周围部分,所述分离部还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部分向外延伸出所述凹槽,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支承单元的所述干侧直接接触,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凸出部,所述导热板具有沟槽,所述沟槽以所述凸出部的周缘的径向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覆盖所述凹槽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导热板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部分向外延伸出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支承单元的所述干侧直接接触,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霍弗安德雷斯·普莱斯彻尔休伯特·昂特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