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38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防护罩用于安装在车辆上,防护罩包括:设有第一开口的第一罩体,第一开口朝向第一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一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一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一开口穿出至第一罩体的外侧;设有第二开口的第二罩体,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二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二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二开口穿出至第二罩体的外侧;设有第三开口的第三罩体,第三开口朝向第三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三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三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三开口穿出至第三罩体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护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护罩会影响雷达工作精度的问题。

Protective cover and vehicles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智能驾驶车辆外部,通常需要安装多个雷达结构,以检测车身周围的环境。为了实现对车身周围的各个方向进行检测,多个雷达结构相对于车体的凸起方向不同。为了车身的美观以及防水等目的,通常还需要使用防护罩对雷达与车身连接的位置进行遮挡。由于多个雷达结构的凸起方向不同,防护罩在安装时难以使各个雷达顺利地穿过防护罩上的各个安装孔。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多采用的方式是先将防护罩安装在车身上,然后将各个雷达通过防护罩上相应的安装孔安装在车身上。但是,这种安装方式需要使各个雷达适应各个安装孔的位置进行安装,难以实现各个雷达与车身之间的准确定位,会严重地影响雷达工作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罩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罩会影响雷达工作精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罩,防护罩用于安装在车辆上,车辆上装有第一雷达、第二雷达和第三雷达;第一雷达相对于车辆的车体沿第一预设方向凸起设置;第二雷达相对于车辆的车体沿第二预设方向凸起设置;第三雷达相对于车辆的车体沿第三预设方向凸起设置;第一预设方向、第二预设方向、第三预设方向为三个不同的方向;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第一罩体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第一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一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一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一开口穿出至第一罩体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侧;第二罩体,第二罩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二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二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二开口穿出至第二罩体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侧;第三罩体,第三罩体上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朝向第三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三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三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三开口穿出至第三罩体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侧;其中,在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均装配至车辆的车体上后,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以及车辆的车体之间围成防护腔。进一步地,第一罩体的至少部分、第二罩体的至少部分、第三罩体的至少部分为弧形板结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靠近车辆的车体的一面均设有多个凸台,多个凸台靠近车辆的车体的一面上均设有配合孔;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通过穿设在相应的配合孔内的紧固件与车体上的支架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罩体位于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之间;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均与第一罩体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车辆上还装有GPS天线,第一罩体上设有第四开口;第一罩体上与第四开口相邻的位置处设有配合面;GPS天线的一部分通过第四开口穿入防护腔内并与车辆的车体连接,配合面与GPS天线抵接。进一步地,配合面的至少部分为弧形面;和/或,配合面上设有穿线孔,以使与GPS天线连接的线束通过穿线孔穿入防护腔内部。进一步地,GPS天线为两个,第四开口为两个;两个第四开口中的一个第四开口设置在第一罩体靠近第二罩体的一侧;两个第四开口中的另一个第四开口设置在第一罩体靠近第三罩体的一侧;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上均设有用于对相应的GPS天线进行避让的让位槽。进一步地,第一罩体上设有沿第一开口的边缘设置的第一环形凸缘,第一环形凸缘沿远离车辆的车体的方向凸起设置;沿远离车辆的车体的方向,第一环形凸缘的口径逐渐缩小。进一步地,第二罩体上设有沿第二开口的边缘延伸设置的第二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沿远离车辆的车体的方向凸起设置;第二罩体上设有第一穿线部,第一穿线部具有第一穿线腔,第一穿线腔延伸至第二环形凸缘的内壁面,以使与第二雷达连接的线束由第一穿线腔穿入防护腔的内部;第三罩体上设有沿第三开口的边缘延伸设置的第三环形凸缘,第三环形凸缘沿远离车辆的车体的方向凸起设置;第三罩体上设有第二穿线部,第二穿线部具有第二穿线腔,第二穿线腔延伸至第三环形凸缘的内壁面,以使与第三雷达连接的线束由第二穿线腔穿入防护腔的内部。进一步地,第一穿线部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端的端口密封设置;第二穿线部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端的端口密封设置;和/或,第一穿线部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延伸至第一穿线腔;第二穿线部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延伸至第二穿线腔。进一步地,第一罩体上设有两个突出部分,两个突出部分均设置在第一罩体的主体部分靠近车辆的尾部的一端,两个突出部分均朝向车辆的后部延伸设置。进一步地,两个突出部分远离第一罩体的主体部分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对行李架进行避让的避让槽。进一步地,第一罩体上设有朝向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侧凸起设置的凸面结构,第一开口设置在凸面结构上;和/或,第二罩体上设有朝向车辆的车体一侧凹陷设置的第一凹面结构,第三罩体上设有朝向车辆的车体凹陷设置的第二凹面结构。进一步地,第一罩体靠近车辆的前部的一端设有朝向车辆的车体一侧凹陷设置的凹陷结构;和/或,第一罩体靠近车辆的后部的一端设有过线口,以使防护罩内部的线束由过线口穿出至防护罩的外部。进一步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的洛氏硬度范围为50HRB至112HRB;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的抗拉伸强度范围为84MPa至140MPa;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的拉伸模量范围为6.3GPa至14GPa。进一步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均为玻璃钢材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第一雷达、第二雷达、第三雷达以及防护罩;其中,防护罩为上述的防护罩。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防护罩用于安装在车辆上,车辆上装有第一雷达、第二雷达和第三雷达;第一雷达相对于车辆的车体沿第一预设方向凸起设置;第二雷达相对于车辆的车体沿第二预设方向凸起设置;第三雷达相对于车辆的车体沿第三预设方向凸起设置;第一预设方向、第二预设方向、第三预设方向为三个不同的方向;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第一罩体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朝向第一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一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一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一开口穿出至第一罩体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侧;第二罩体,第二罩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第二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二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二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二开口穿出至第二罩体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侧;第三罩体,第三罩体上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朝向第三预设方向设置,以在第三罩体安装至车辆的车体上时,使第三雷达的至少部分由第三开口穿出至第三罩体远离车辆的车体的一侧;其中,在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均装配至车辆的车体上后,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第三罩体以及车辆的车体之间围成防护腔。这样,在安装各个雷达和防护罩时,可先将第一雷达、第二雷达、第三雷达准确地安装在车身上,并对第一雷达、第二雷达、第三雷达进行标定后,再对防护罩进行安装;具体地,通过使第一雷达穿过第一开口,可方便地将第一罩体安装在车体上;通过使第二雷达穿过第二开口,可方便地将第二罩体安装在车体上;通过使第三雷达穿过第三开口,可方便地将第三罩体安装在车体上,在不对第一雷达、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用于安装在车辆上,所述车辆上装有第一雷达、第二雷达和第三雷达;所述第一雷达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车体沿第一预设方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二雷达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车体沿第二预设方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三雷达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车体沿第三预设方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为三个不同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n第一罩体(1),所述第一罩体(1)上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朝向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设置,以在所述第一罩体(1)安装至所述车辆的车体上时,使所述/n第一雷达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开口(11)穿出至所述第一罩体(1)远离所述车辆的车体的一侧;/n第二罩体(2),所述第二罩体(2)上设有第二开口(21),所述第二开口(21)朝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设置,以在所述第二罩体(2)安装至所述车辆的车体上时,使所述第二雷达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开口(21)穿出至所述第二罩体(2)远离所述车辆的车体的一侧;/n第三罩体(3),所述第三罩体(3)上设有第三开口(31),所述第三开口(31)朝向所述第三预设方向设置,以在所述第三罩体(3)安装至所述车辆的车体上时,使所述第三雷达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三开口(31)穿出至所述第三罩体(3)远离所述车辆的车体的一侧;/n其中,在所述第一罩体(1)、所述第二罩体(2)、所述第三罩体(3)均装配至所述车辆的车体上后,所述第一罩体(1)、所述第二罩体(2)、所述第三罩体(3)以及所述车辆的车体之间围成防护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用于安装在车辆上,所述车辆上装有第一雷达、第二雷达和第三雷达;所述第一雷达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车体沿第一预设方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二雷达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车体沿第二预设方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三雷达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车体沿第三预设方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所述第三预设方向为三个不同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
第一罩体(1),所述第一罩体(1)上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朝向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设置,以在所述第一罩体(1)安装至所述车辆的车体上时,使所述
第一雷达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开口(11)穿出至所述第一罩体(1)远离所述车辆的车体的一侧;
第二罩体(2),所述第二罩体(2)上设有第二开口(21),所述第二开口(21)朝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设置,以在所述第二罩体(2)安装至所述车辆的车体上时,使所述第二雷达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开口(21)穿出至所述第二罩体(2)远离所述车辆的车体的一侧;
第三罩体(3),所述第三罩体(3)上设有第三开口(31),所述第三开口(31)朝向所述第三预设方向设置,以在所述第三罩体(3)安装至所述车辆的车体上时,使所述第三雷达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三开口(31)穿出至所述第三罩体(3)远离所述车辆的车体的一侧;
其中,在所述第一罩体(1)、所述第二罩体(2)、所述第三罩体(3)均装配至所述车辆的车体上后,所述第一罩体(1)、所述第二罩体(2)、所述第三罩体(3)以及所述车辆的车体之间围成防护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罩体(2)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三罩体(3)的至少部分为弧形板结构,所述第一罩体(1)、所述第二罩体(2)、所述第三罩体(3)靠近所述车辆的车体的一面均设有多个凸台(100),多个所述凸台(100)靠近所述车辆的车体的一面上均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一罩体(1)、所述第二罩体(2)、所述第三罩体(3)通过穿设在相应的所述配合孔内的紧固件与车体上的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位于所述第二罩体(2)和所述第三罩体(3)之间;所述第二罩体(2)和所述第三罩体(3)均与所述第一罩体(1)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还装有GPS天线,所述第一罩体(1)上设有第四开口(12);所述第一罩体(1)上与所述第四开口(12)相邻的位置处设有配合面(13);所述GPS天线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四开口(12)穿入所述防护腔内并与所述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配合面(13)与所述GPS天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13)的至少部分为弧形面;和/或,
所述配合面(13)上设有穿线孔(131),以使与所述GPS天线连接的线束通过所述穿线孔(131)穿入所述防护腔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天线为两个,所述第四开口(12)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开口(12)中的一个所述第四开口(12)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1)靠近所述第二罩体(2)的一侧;两个所述第四开口(12)中的另一个所述第四开口(12)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1)靠近所述第三罩体(3)的一侧;所述第二罩体(2)和所述第三罩体(3)上均设有用于对相应的所述GPS天线进行避让的让位槽(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1)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开口(11)的边缘设置的第一环形凸缘(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治国李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