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防脱接头、连接软管及流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357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管防脱接头,用于将软管连接于流体输送管路中,软管防脱接头包括连接管套,套设在软管上,其中部具有供软管的连接端穿过并裸露于外的软管过孔;齿形卡簧,卡接在前述软管的连接端上,且内侧具有若干可嵌入在软管外壁内的弹性齿片,其用以在软管受到轴向拉力时产生阻止连接管套和软管脱离的反作用力;所述连接管套上设有用以连接管路的第一锁紧结构,其连接可靠,软管不易脱离。还提供一种连接软管及流体输送装置。

A hose anti detaching joint, connecting hose and fluid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防脱接头、连接软管及流体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路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软管防脱接头、连接软管及流体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四氟管是含有聚四氟乙烯高分子材料的管材,其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腐蚀的特性,且力学性能好,因而常用作高压的液压管路。现有技术中四氟管在使用中的连接通常采用单卡套、衬管、空心螺钉的组合进行连接,或者是采用双卡套与空心螺钉的组合来连接。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四氟管材料比较软,当管路中的压力超过一定压力(例如2MPa)的时候,容易漏液或者是连接脱离;而一旦脱落需要更换卡套,且容易造成反复漏液或者是脱离。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软管防脱接头、连接软管及流体输送装置,其软管连接可靠,不易脱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管防脱接头,用于将软管连接于流体输送管路中,软管防脱接头包括:连接管套,套设在软管上,其中部具有供软管的连接端穿过并裸露于外的软管过孔;齿形卡簧,卡接在前述软管的连接端上,且内侧具有若干可嵌入在软管外壁内的弹性齿片,其用以在软管受到轴向拉力时产生阻止连接管套和软管脱离的反作用力;所述连接管套上设有用以连接管路的第一锁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齿片朝向背离于连接管套的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齿片至少为2个;较佳地,该弹性齿片为6-10个;更佳地,该弹性齿片为8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紧结构为螺纹或卡扣;较佳地,该第一锁紧结构为螺纹,并为设置在连接管套上的外螺纹。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卡套,该密封卡套为套设在软管的连接端上。进一步的,所述齿形卡簧设置在密封卡套和连接管套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软管过孔和软管外壁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较佳地,软管过孔和软管外壁为间隙配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软管,该连接软管上设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软管防脱接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括流体输送管路,该流体输送管路包括软管和母管接头,所述软管和母管接头通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软管防脱接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母管接头上具有和连接管套相适配的第二锁紧结构,第二锁紧结构和第一锁紧结构相咬合;较佳地,所述第二锁紧结构为内螺纹,第一锁紧结构为外螺纹。本技术提供的软管防脱接头,通过设置齿形卡簧卡接在软管的连接端上,且内侧具有若干可嵌入在软管外壁内的弹性齿片,该齿形卡簧嵌入在软管受到轴向拉力时产生阻止连接管套和软管脱离的反作用力,使软管在受到高压或者老化时,不易与管路产生漏油和脱离,提高了管路的寿命以及流体输送的安全性,尤其是输送腐蚀性流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软管防脱接头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流体输送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软管防脱接头的齿形卡簧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软管防脱接头的齿形卡簧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软管;2-连接管套;21-第一锁紧结构;22-螺钉头;3-密封卡套;31-锥形面;4-齿形卡簧;40-插装孔;41-环边;42-弹性齿片;5-母管接头;51-第二锁紧结构;52-斜面空腔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管防脱接头,用于将软管1连接于流体输送管路中,所述软管防脱接头包括连接管套2和齿形卡簧4,还可以包括密封卡套3。请重点参阅图1和图2,所述软管1为含氟的塑胶材料件,其采用的材料可以为FEP(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采用该类含氟的塑胶材料,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腐蚀性,且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方便软管1的弯曲连接。为了保证较好的承受高压的能力,可将软管1的管壁的壁厚设置得较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1的管壁的壁厚大于其内部的管道的内径尺寸。所述连接管套2套设在软管1上,其中部具有供软管1的连接端穿过并裸露于外的软管过孔(未标号),所述连接管套2上设有用以连接管路的第一锁紧结构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套2为空心螺钉,为304不锈钢材质制成,其包括螺钉头22和第一锁紧结构21,所述第一锁紧结构21为设置在连接管套2上的外螺纹。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结构也可以为卡扣。所述连接管套2的软管过孔和软管1外壁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软管过孔和软管外壁为间隙配合,即软管过孔略大于软管1的外径尺寸,以方便所述连接管套2可以套装在所述软管1的外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软管过孔和软管外壁采用过渡配合,即软管过孔的孔公差带和软管外壁的轴公差带相互重合,也即二者之间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所述密封卡套3为含氟的塑胶材料件,其采用的材料可以为FEP(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优选采用和软管1的材料相同,以方便生产制造。所述密封卡套3呈中空的管状,该密封卡套3套设在软管1的连接端上。密封卡套3的内径与所述软管1的外径尺寸相等或者略大于软管1的外径尺寸,以与所述软管1间隙或过渡配合套接。所述密封卡套3的远离连接管套2的一端,也即朝向母管接头5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锥形面31,用以与母管接头5上的斜面空腔段52贴合,实现密封连接。请重点参阅图3和图4,所述齿形卡簧4为金属片,包括环边41,环边41围成插装孔40,所述环边41的内侧向内延伸设有多个弹性齿片42。所述弹性齿片42自所述环边41向内呈朝向所述密封卡套3方向倾斜的设置,也即所述弹性齿片42朝向背离于连接管套2的方向倾斜设置。换言之,所述弹性齿片42形成的朝向所述软管1的开口的尺寸大于背向软管1的开口的尺寸,如此以方便软管1的插装,多个弹性齿片42的自由端围成的圆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软管1的直径,即能够防止软管1的往回抽出。装配后,所述齿形卡簧4卡接在所述软管1的连接端上,且内侧的若干弹性齿片42可嵌入在软管1外壁内,用以在软管1受到轴向拉力时产生阻止连接管套2和软管1脱离的反作用力。所述弹性齿片42自所述环边41向内,其宽度尺寸呈逐渐缩小设置,如此使得弹性齿片42可保证弹性齿片42的根部与环边41相连接的结构强度,同时其自由端尺寸较小,更易于与软管1形成刺入式卡持,固定效果牢靠。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齿片42的个数为8个,较佳的,弹性齿片42的个数为6-10个,例如6个、7个、9个等。所述弹性齿片42的数量应不少于2个,且较佳布置方式为多个弹性齿片42沿所述环边呈均匀等距分布,以保证与软管1的配合受力均衡。请再次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防脱接头,用于将软管连接于流体输送管路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连接管套,套设在软管上,其中部具有供软管的连接端穿过并裸露于外的软管过孔;/n齿形卡簧,卡接在前述软管的连接端上,且内侧具有若干可嵌入在软管外壁内的弹性齿片,其用以在软管受到轴向拉力时产生阻止连接管套和软管脱离的反作用力;/n所述连接管套上设有用以连接管路的第一锁紧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7 CN 201920644512X1.一种软管防脱接头,用于将软管连接于流体输送管路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连接管套,套设在软管上,其中部具有供软管的连接端穿过并裸露于外的软管过孔;
齿形卡簧,卡接在前述软管的连接端上,且内侧具有若干可嵌入在软管外壁内的弹性齿片,其用以在软管受到轴向拉力时产生阻止连接管套和软管脱离的反作用力;
所述连接管套上设有用以连接管路的第一锁紧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脱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齿片朝向背离于连接管套的方向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脱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齿片至少为2个;较佳地,该弹性齿片为6-10个;更佳地,该弹性齿片为8个。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软管防脱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结构为螺纹或卡扣;较佳地,该第一锁紧结构为螺纹,并为设置在连接管套上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桂昌杨丙成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精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