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互连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互连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互连结构,是半导体器件不可或缺的结构。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形成的金属互连结构的质量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半导体器件的性能越来越强。然而,随着半导体尺寸的不断缩小,越来越小的互连结构中承载越来越高的电流,且互连结构的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短,传统铝互连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由此不断发展出新材料的互连结构,例如铜铝互连(Cu/Al)、钨铜互连(W/Cu)、钨铝互连(W/Al)等互连结构。然而新的互连结构也并非完美无缺的,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在铜铝互连工艺中,由于金属铜和铝都具有较强的活跃性,在铜铝互连工艺完成之后,铜铝会相互扩散,在后续高温工艺中,铜铝相互扩散会形成铜铝合金,即在铜靠近铝的部分形成有大量的铜铝合金,在铝靠近铜的部分同样形成铜铝合金,导致铜铝互连结构制成的半导体器件辐射发射(RE)测试不达标,辐射发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介质层与第一金属层,且所述介质层包围所述第一金属层;刻蚀所述介质层以形成裸露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开孔;/n形成第一阻挡层,所述第一阻挡层至少覆盖所述开孔的侧壁和底部;/n去除位于所述开孔的底部的所述第一阻挡层,且裸露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n形成第二阻挡层,所述第二阻挡层至少覆盖裸露于所述开孔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阻挡层;/n形成第二金属层在所述开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介质层与第一金属层,且所述介质层包围所述第一金属层;刻蚀所述介质层以形成裸露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开孔;
形成第一阻挡层,所述第一阻挡层至少覆盖所述开孔的侧壁和底部;
去除位于所述开孔的底部的所述第一阻挡层,且裸露所述第一金属层;以及,
形成第二阻挡层,所述第二阻挡层至少覆盖裸露于所述开孔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阻挡层;
形成第二金属层在所述开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层为TaN或T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阻挡层的方法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具体参数包括:偏压电源功率范围为700W~900W,氮气流量为21sccm~26sccm,形成所述第一阻挡层的厚度为250埃~350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位于所述开孔的底部的所述第一阻挡层,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包括:在偏压电源功率范围为900W~1200W条件下,通过氩等离子体溅射作用将位于所述开孔的底部的所述第一阻挡层轰击去除,所述轰击的过程产生杂质,部分所述杂质吸附在所述开孔的侧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闯,王鹏,叶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