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13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包括位于热水锅炉上方的水箱;水箱内设垂向隔板将水箱隔成热水室和冷水室;冷水室内设与热水室相通并控制其内水位的水位控制装置,顶部设排气管;换热器与热水锅炉间的连接管路上设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的三通分别与入口单向阀、入口单向阀和平衡管相连通;平衡管与冷水室下端相通;热水锅炉与水箱下端相通;换热器一端与水箱下端相通;另一端依次通过回水管、单向阀组件和进水管与热水锅炉相通。该系统在供热负荷较低时采用自循环,负荷较大时采用强制循环,循环方式随负荷变化而自动切换;管路及热水锅炉布置灵活,供暖范围大,采暖效果好,故障率低;投资和维护成本低;节水、结垢少,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水循环供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热水供暖系统主要有自然循环供暖系统和强制循环供暖系统两种。自然循环供暖系统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热水锅炉1,位于热水锅炉1上方的水箱4和换热器14;其循环动力小,不适于较大的供热网,且管线布置受限制较多;强制循环供暖系统如图3所示,在换热器14与热水锅炉1的连接管道上安装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增强循环动力,布置管线灵活,适用于较大的供热网,但其投入和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供暖系统自身的能量自动调节热水循环动力的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该系统同时具有自然循环系统和强制循环系统特性,可根据热水循环供暖要求在这两种循环方式间自动切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包括:一热水锅炉1;一位于热水锅炉1上方的水箱4;一换热器14;以及安装在换热器14与热水锅炉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单向阀组件19;所述单向阀组件19包括一三通17和与之相连通的入口单向阀16、入口单向阀18和平衡管13;所述平衡管13另一端与冷水室12下端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包括:一热水锅炉(1);一位于热水锅炉(1)上方的水箱(4);一换热器(14);以及安装在换热器(14)与热水锅炉(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单向阀组件(19);所述单向阀组件(19) 包括一三通(17)和与之相连通的入口单向阀(16)、入口单向阀(18)和平衡管(13);所述平衡管(13)另一端与冷水室(12)下端相连通;热水锅炉(1)通过出水管(2)与水箱(4)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换热器(14)的一端通过供热水管 (3)与水箱(4)的下端相连通;另一端依次通过回水管(15)、单向阀组件(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热水循环供暖系统,包括:一热水锅炉(1);一位于热水锅炉(1)上方的水箱(4);一换热器(14);以及安装在换热器(14)与热水锅炉(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单向阀组件(19);所述单向阀组件(19)包括一三通(17)和与之相连通的入口单向阀(16)、入口单向阀(18)和平衡管(13);所述平衡管(13)另一端与冷水室(12)下端相连通;热水锅炉(1)通过出水管(2)与水箱(4)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换热器(14)的一端通过供热水管(3)与水箱(4)的下端相连通;另一端依次通过回水管(15)、单向阀组件(19)和进水管(20)与热水锅炉(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4)内的一垂向隔板(6),该垂向隔板(6)将水箱(4)分隔为热水室(5)和冷水室(12);所述冷水室(12)顶部设有与大气相通的排气管(8);其内设有与热水室(5)相连通并控制其内水位的水位控制装置。2、按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江平何京东宋文立高士秋董利李静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