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113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包括与主体结构连接固定的可透视的单元板块、设于所述单元板块上的非透视的通风结构以及设于所述通风结构内侧的内平开窗结构,所述单元板块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立柱和第二中立柱,所述通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一中立柱和第二中立柱之间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内平开窗结构设于所述第一中立柱和第二中立柱之间的内侧位置处且可向内侧方向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实现打开通风,同时在立面上看不见的隐藏式开启窗,其不影响建筑整体立面外观,保证了即使是在开窗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建筑的整体美观性。隐藏式的开窗方式是内平开启式的,防止了窗户在使用时意外掉落,保证了其使用的安全性。

A curtain wall structure with hidden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
技术介绍
为满足防火和节能需要,一般建筑幕墙都设置有开启扇。按打开的方式划分,开启扇的形式有上悬外开窗、外平开窗、平推窗、内平开窗、内开内倒窗等,但不管哪种开窗形式,在其立面上都是可视的,当开启窗打开时,对建筑的立面外观影响较大,且某些开启方式如外平开窗,使用在高层建筑上也有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提高使用安全性且不影响建筑整体立面外观的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包括与主体结构连接固定的可透视的单元板块、设于所述单元板块上的非透视的通风结构以及设于所述通风结构内侧的内平开窗结构,所述单元板块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立柱和第二中立柱,所述通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一中立柱和第二中立柱之间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内平开窗结构设于所述第一中立柱和第二中立柱之间的内侧位置处且可向内侧方向开启。如上所述的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所述内平开窗结构包括内侧面板、外侧面板、设于所述内侧面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体结构连接固定的可透视的单元板块(1)、设于所述单元板块(1)上的非透视的通风结构(2)以及设于所述通风结构(2)内侧的内平开窗结构(3),所述单元板块(1)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立柱(121)和第二中立柱(122),所述通风结构(2)设于所述第一中立柱(121)和第二中立柱(122)之间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内平开窗结构(3)设于所述第一中立柱(121)和第二中立柱(122)之间的内侧位置处且可向内侧方向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体结构连接固定的可透视的单元板块(1)、设于所述单元板块(1)上的非透视的通风结构(2)以及设于所述通风结构(2)内侧的内平开窗结构(3),所述单元板块(1)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立柱(121)和第二中立柱(122),所述通风结构(2)设于所述第一中立柱(121)和第二中立柱(122)之间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内平开窗结构(3)设于所述第一中立柱(121)和第二中立柱(122)之间的内侧位置处且可向内侧方向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平开窗结构(3)包括内侧面板(301)、外侧面板(302)、设于所述内侧面板(301)和所述外侧面板(302)外侧并将其连接固定的窗扇(304)以及设于所述窗扇(304)外侧且与所述第一中立柱(121)和第二中立柱(122)连接固定的窗框(306),所述窗扇(30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中立柱(121)转动连接以使其可向内侧开启,所述窗扇(304)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中立柱(122)之间设有锁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304)的一侧与所述窗框(306)之间设有合页(316)以使其转动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窗扇(304)与所述第二中立柱(122)之间的锁扣(318)以及用于解锁所述锁扣(318)的执手(3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开窗的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304)的中部设有第一隔热条(305)以将其隔开成内外两部分,所述窗框(306)的中部设有第二隔热条(307)以将其隔开成内外两部分,所述窗扇(304)与所述窗框(306)之间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有外侧胶条(308)、中间胶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伙南李公平井清涛冯国敏夏长锋吴海知朱京飞郭正海马洪骉朱辉银程绍勋严颖扬陈明东崔传芹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