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96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1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透镜支撑部,用于保持至少一个摄像用透镜;基座,提供容纳透镜支撑部的空间,并且包括侧壁;压电驱动部,用于使得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以便进行对焦;以及支撑轴,透镜支撑部套设在支撑轴上,以便通过支撑轴的引导,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其中,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压电驱动部相邻地设置在基座的侧壁上,通过与分别设置在透镜支撑部上的摩擦部进行摩擦并且通过支撑轴的引导来使得透镜支撑部移动。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Piezoelectric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or autofoc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目前在不断地追求摄像模块的多样化及高精度化。但是随着镜头等的大口径化,镜头质量的增加等,诸如VCM(音圈马达)方式等的常规方法存在驱动力不足的倾向。因此,如何设计强推动力且简单的透镜支撑筒的驱动装置,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透镜支撑部,用于保持至少一个摄像用透镜;基座,提供容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空间,并且包括侧壁;压电驱动部,用于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以便进行对焦;以及支撑轴,所述透镜支撑部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以便通过支撑轴的引导,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压电驱动部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侧壁上,通过与分别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部上的摩擦部进行摩擦并且通过所述支撑轴的引导来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移动。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透镜支撑部的一个角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基座的侧壁形成凹入部以容纳所述凸出部,两个摩擦部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相反侧壁上,并且两个所述压电驱动部分别设置在与两个摩擦部相对的所述基座的侧壁上。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轴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支撑轴设置在与所述凸出部所处的角部不同的透镜支撑部的角部位置处,并且两个支撑轴分别设置在对角线位置处的角部处。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轴的一侧固定至所述基座的底壁上,并且在所述透镜支撑部中形成贯通孔,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贯通孔。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支撑轴中的第一支撑轴的贯通孔的内壁与所述一个支撑轴滑动接触,而两个所述支撑轴中的第二支撑轴的贯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支撑轴的贯通孔的内径。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第二支撑轴的贯通孔为长条形,并且第二支撑轴的贯通孔的内部与第二支撑轴的滑动接触方式为两线式接触。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电驱动部包括压电元件及两个杆状部,并且在所述基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压电元件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上,所述杆状部设置在所述压电元件上,通过所述压电元件的变形驱动所述杆状部以使得所述杆状部与所述摩擦部摩擦。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摩擦部为陶瓷板,并且所述陶瓷板嵌入所述凸出部的侧壁中。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压电元件之间。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每个压电驱动部的压电元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通过将电流施加至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通过将电流施加至第一部分与第四部分,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电元件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并且每个凹槽分别提供两个杆状部的容纳空间,以便部分地容纳所述杆状部。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粘性树脂,以便将所述杆状部固定至所述压电元件。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相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相机装置。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驱动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驱动部动作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驱动部电极侧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的部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100压电驱动部101压电元件101a第一部分101b第二部分101c第三部分101d第四部分102杆状部103凹槽104柔性电路板105摩擦部106弹性部200透镜支撑部201侧壁部202中空部203凸出部204贯通孔205贯通孔300基座301侧壁302底壁400支撑轴1011电极端1012接地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镜支撑部,用于保持至少一个摄像用透镜;/n基座,提供容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空间,并且包括侧壁;/n压电驱动部,用于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以便进行对焦;以及/n支撑轴,所述透镜支撑部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以便通过支撑轴的引导,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n其中,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压电驱动部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侧壁上,通过与分别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部上的摩擦部进行摩擦并且通过所述支撑轴的引导来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镜支撑部,用于保持至少一个摄像用透镜;
基座,提供容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空间,并且包括侧壁;
压电驱动部,用于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以便进行对焦;以及
支撑轴,所述透镜支撑部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以便通过支撑轴的引导,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压电驱动部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侧壁上,通过与分别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部上的摩擦部进行摩擦并且通过所述支撑轴的引导来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撑部的一个角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基座的侧壁形成凹入部以容纳所述凸出部,两个摩擦部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相反侧壁上,并且两个所述压电驱动部分别设置在与两个摩擦部相对的所述基座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支撑轴设置在与所述凸出部所处的角部不同的透镜支撑部的角部位置处,并且两个支撑轴分别设置在对角线位置处的角部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一侧固定至所述基座的底壁上,并且在所述透镜支撑部中形成贯通孔,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贯通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焦用压电式透镜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涛曹宏
申请(专利权)人: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