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84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所述摩擦卷取机构包含有机架,机架包含有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上设置有固定板,互相平行的上辊架和下辊架的右端铰接于固定板上;上辊架的左端部设置有上压辊,下辊架的左端部设置有下压辊;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上辊架的左端部相铰接,且第一气缸的气缸座铰接于下横梁上;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铰接于下辊架的中部位置,且第二气缸的气缸座铰接于固定件上,该固定件设置于机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并且使得胶片的卷取效果更好。

An automatic control type of thin film friction coil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属于橡胶设备

技术介绍
在轮胎的生产工艺中,轮胎各个部件的组合、包边及成型都用到胶片,胶片的厚薄,规格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轮胎的生产质量,对所使用胶片的质量要求较高,因而对薄胶片的卷曲机构要求也较高。卷取机构技术含量高,制造复杂,适用于多功能卷取。传统的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当制品卷径越来越大,制品卷轴重量也随之增大。卷轴与下方卷取辊筒之间的压力也会增大,这样会导致薄胶片在收卷过程中会被压得越来越紧。收卷太紧的薄胶片在下道生产工序时就不能正常导开而造成浪费。因此目前的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急需根据压力可自适应调节辊筒高度及其间距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使得胶片的卷取效果更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机架,机架包含有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上设置有固定板,互相平行的上辊架和下辊架的右端铰接于固定板上;上辊架的左端部设置有上压辊,下辊架的左端部设置有下压辊;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上辊架的左端部相铰接,且第一气缸的气缸座铰接于下横梁上;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铰接于下辊架的中部位置,且第二气缸的气缸座铰接于固定件上,该固定件设置于机架中。本技术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所述上压辊的长度方向与上辊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下压辊的长度方向与下辊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本技术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平行设置,且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垂直设置有支撑柱。本技术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下辊架位于上辊架的下方。本技术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所述固定件设置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本技术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通过气缸自适应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辊距,对厚薄程度不同,重量不同的胶片卷取时,改变辊距后卷取效果更好;气缸座与固定件相铰接,活塞杆与辊架相铰接,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上辊架1、下辊架2、上压辊3、下压辊4、第一气缸5、第一活塞杆6、第二气缸7、第二活塞杆8、固定件9、固定板10、上横梁11、下横梁12、机架13、支撑柱1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其包含有机架13,该机架13包含有平行设置的两根上横梁11和两根下横梁12,以及多根支撑柱14,支撑柱14垂直设置于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之间。上横梁11上设置有固定板10,上辊架1的右端铰接于固定板10上;上辊架1的左端部设置有上压辊3,该上压辊3的长度方向与上辊架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一气缸5的第一活塞杆6与上辊架1的左端部相铰接,第一气缸5的气缸座铰接于下横梁12上;下辊架2的右端同样铰接于固定板10上,下辊架2的左端设置有下压辊4,该下压辊4的长度方向与下辊架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二气缸7的第二活塞杆8铰接于下辊架2的中部位置,第二气缸7的气缸座铰接于固定件9上,该固定件9设置于上横梁11和上横梁12之间。所述上辊架1与下辊架2互相平行,且下辊架2位于上辊架1的下方。本技术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当胶片穿过上压辊3和下压辊4之间时,当胶片给予下压辊4的压力较大时,第一气缸5工作,通过第一活塞杆6将上压辊3抬高,增大上压辊3和下压辊4之间的间距;当胶片较薄,质量较轻时,第二气缸7的第二活塞杆8将下压辊4抬高,使上压辊3和下压辊4之间更紧密。因此,本技术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胶片的压力而自适应调节辊筒高度及辊距,使得卷取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机架(13),机架(13)包含有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上横梁(11)上设置有固定板(10),互相平行的上辊架(1)和下辊架(2)的右端铰接于固定板(10)上;上辊架(1)的左端部设置有上压辊(3),下辊架(2)的左端部设置有下压辊(4);第一气缸(5)的第一活塞杆(6)与上辊架(1)的左端部相铰接,且第一气缸(5)的气缸座铰接于下横梁(12)上;第二气缸(7)的第二活塞杆(8)铰接于下辊架(2)的中部位置,且第二气缸(7)的气缸座铰接于固定件(9)上,该固定件(9)设置于机架(1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机架(13),机架(13)包含有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上横梁(11)上设置有固定板(10),互相平行的上辊架(1)和下辊架(2)的右端铰接于固定板(10)上;上辊架(1)的左端部设置有上压辊(3),下辊架(2)的左端部设置有下压辊(4);第一气缸(5)的第一活塞杆(6)与上辊架(1)的左端部相铰接,且第一气缸(5)的气缸座铰接于下横梁(12)上;第二气缸(7)的第二活塞杆(8)铰接于下辊架(2)的中部位置,且第二气缸(7)的气缸座铰接于固定件(9)上,该固定件(9)设置于机架(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栋梁俞凌云周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勤力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