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776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固定设在底架两侧的侧壁板,所述底架与侧壁板的两端头固定设有前端和可开启的后端门,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连接有可拆卸的活动顶弓,所述两个侧壁板的顶面承置有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半高硬开顶集装箱的工作原理,通过顶盖承置在两个侧壁板的顶面,在需要从集装箱顶部装卸货物时,可以依次将该顶盖和顶弓吊移,即可进行从集装箱顶部装卸货物,使用方便、快捷。

Half height hard open top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高硬开顶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半高硬开顶集装箱。
技术介绍
:传统海运集装箱是能装载有包装的干货进行运输,并便于使用叉车等机械设备从后端门进行装卸搬运货物的一种钢结构运输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目前的传统集装箱结构设计不够多样化,超长、超高等重型大件货物无法从后端门进行装货,而焊接固定的集装箱顶盖又无法拆卸,从而限制了传统海运集装箱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受限于传统集装箱结构设计的不足和载重货物的特殊要求,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该半高硬开顶集装箱设计合理,方便从集装箱顶部装卸超长、超高等重型大件货物。本技术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固定设在底架两侧的侧壁板,所述底架与侧壁板的两端头固定设有前端和可开启的后端门,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连接有可拆卸的活动顶弓,所述两个侧壁板的顶面承置有顶盖。进一步的,上述活动顶弓的两端设有弯折部,所述侧壁板的上端部设有与所述弯折部相对应的插接孔槽。进一步的,上述插接孔槽由呈U型的钢片两端焊接在位于侧壁板顶部的方管侧壁面上形成。进一步的,上述侧壁板的上端设置有3对插接孔槽和两端插置在插接孔槽内的顶弓,在两侧壁板上端的中部设有活动横梁。进一步的,上述侧壁板的顶面上间隔设有凸键和与凸键错位设置的斜楔块,顶盖的两侧部底面受凸键与斜楔块配合定位。进一步的,上述顶盖的两侧外壁面间隔设有扣槽,所述侧壁板外侧壁面上设有可升降锁杆,所述可升降锁杆的上端设有用于扣在扣槽内的弯扣。进一步的,上述侧壁板包括位于上部的方管和设在方管下表面的波形钢板;所述方管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前端和后端门的框体上。进一步的,上述底架包括两侧底侧梁和连接在两侧底侧梁之间的若干底横梁,所述底侧梁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前端和后端门的框体上。本技术半高硬开顶集装箱的工作原理,通过顶盖承置在两个侧壁板的顶面,在需要从集装箱顶部装卸货物时,可以依次将该顶盖和顶弓吊移,即可进行从集装箱顶部装卸货物,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图3-8是2的局部视图;图9是活动横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10是活动横梁与方管连接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包括底架1和固定设在底架两侧的侧壁板2,所述底架1与侧壁板2的两端头固定设有前端3和可开启的后端门4,侧壁板2与前端3和后端门4可以进行焊接固定,使整体结构稳定,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连接有可拆卸的活动顶弓5,所述两个侧壁板3的顶面承置有顶盖6,顶盖6沿箱体长度方向可以是两个或三个,通过活动顶弓5和活动横梁11可以加强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方便制作,上述活动顶弓的两端设有弯折部7,所述侧壁板2的上端部设有与所述弯折部相对应的插接孔槽8,所述活动顶弓可由一根钢管制成,在其端部进行压扁折弯;或者直接在钢管端部焊接可与插接孔槽8配合的凸片;活动顶弓的长度为可调,其可以如图3所示通过螺杆与内螺纹孔配合调节长度。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方便制作,上述插接孔槽8由呈U型的钢片两端焊接在位于侧壁板顶部的方管10侧壁面上形成,通过插接孔槽8,可以使活动顶弓的端部扣入插接孔槽8内。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侧壁板的上端设置有3对插接孔槽8和两端插置在插接孔槽内的活动顶弓5,在两侧壁板上端的中部设有活动横梁11,该活动横梁11两端与两侧壁板上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活动横梁11包括中间横梁22和设在中间横梁两端的连接头23,所述连接头23与侧壁板2顶部的方管10焊接固定,在连接头23上设有插孔24,所述中间横梁两端上设有与插孔配合的活动销25,所述活动销25通过链子与中间横梁两端的铰链板连接,为了消除两侧壁板2之间间距误差,中间横梁两端头为斜面,与中间横梁两端头配合的连接头23也为斜面,从而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两侧壁板2之间间距略有误差时,可通过斜面配合而消除。活动横梁11可以加强两侧壁的强度和稳定性,从顶部进行装卸货时,可以将活动横梁11一端的活动销25拔出,再打开中间横梁22,便于从顶部装载大件的货物。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限位,上述侧壁板的顶面上间隔设有凸键12和与凸键错位设置的斜楔块13,顶盖6的两侧部底面受凸键12与斜楔块13配合定位。进一步的,为了扣紧顶盖,上述顶盖6的两侧外壁面间隔设有扣槽14,所述侧壁板外侧壁面上设有可升降锁杆15,所述可升降锁杆的上端设有用于扣在扣槽内的弯扣16。在安装时,先抬升可升降锁杆15后,将顶盖承置在侧壁板3的顶面并限位在凸键12和斜楔块13之间,然后下降可升降锁杆15,并使弯扣16扣入扣槽14内,从而实现可升降锁杆15对顶盖的扣紧,该可升降锁杆15可以是其下部与侧壁板之间设有回复弹簧或可升降锁杆15下部具有两个限位插孔通过插销与侧壁板固定。进一步的,为了连接固定,上述侧壁板包括位于上部的方管10和设在方管下表面的波形钢板17;所述方管的两端部可以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前端3和后端门4的框体18上。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底架1包括两侧底侧梁19和连接在两侧底侧梁之间的若干底横梁20,所述底侧梁19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前端3和后端门4的框体18上,后端门4包括框体18和铰接在框体18上的铰接门21。此外,本技术半高硬开顶集装箱高度是2088mm,高度较以往标准海运集装箱2591mm的高度更矮,可以使用在铁路等有限高要求的工况下;另外标准海运集装箱的总重(载重+自重)是30480kg,而该半高硬开顶集装箱的总重满足铁路载重的要求可达到35000kg。本技术半高硬开顶集装箱的工作原理,通过顶盖承置在两个侧壁板的顶面,在需要从集装箱顶部装卸货物时,可以依次将该顶盖和顶弓吊移,即可进行从集装箱顶部装卸货物,使用方便、快捷。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固定设在底架两侧的侧壁板,所述底架与侧壁板的两端头固定设有前端和可开启的后端门,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连接有可拆卸的活动顶弓,所述两个侧壁板的顶面承置有顶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固定设在底架两侧的侧壁板,所述底架与侧壁板的两端头固定设有前端和可开启的后端门,两个侧壁板的上端间隔连接有可拆卸的活动顶弓,所述两个侧壁板的顶面承置有顶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顶弓的两端设有弯折部,所述侧壁板的上端部设有与所述弯折部相对应的插接孔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槽由呈U型的钢片两端焊接在位于侧壁板顶部的方管侧壁面上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半高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的上端设置有3对插接孔槽和两端插置在插接孔槽内的活动顶弓,在两侧壁板上端的中部设有活动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瑞荣张旭钦林海谢友兴余必坤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