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73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在静涡旋盘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一通道,在上支架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二通道,在定子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三通道;以及至少一毛细管,毛细管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毛细管;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连通形成回油通道;回油通道连通排气腔的油池与涡旋压缩机底部的油池;本申请通过在电机定子、静涡旋盘以及上支架的侧壁开设通孔作为回油通道,实现回油管理,避免了需要单独设置回油管,实现了结构的简化和成本的降低,并且实现了节流的有效控制。

Oil return device of scroll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涡旋压缩机因其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在车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使用,对涡旋压缩机产品的需求更是前所未有。涡旋压缩机的供油管理和回油管理直接影响涡旋压缩机的可靠性,是涡旋压缩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如申请号为20151075576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控制系统,该专利通过引入一个回油管,将动涡旋盘背面的润滑油导回到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且避免与排出的高压气体进行接触;该专利虽然能实现回油管理,但是新增加的回油管不仅增加了零件成本,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因为回油管与电机定子或者壳体接触而带来噪声问题。申请号为201480042755.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涡旋式压缩机,该专利通过在静涡旋盘和上支架的侧壁开设回油通道,将排气腔的高压润滑油导回到上支架和动涡旋盘之间的主轴承腔室。同时,该专利还通过在回油通道内增加螺纹杆件,实现了高压节流。但是该专利只是将润滑油导入到了主轴承所在腔室。绝大部分润滑油将在完成对主轴承和偏心轴承的润滑后,进入压缩机腔;部分润滑油会泄漏到电机所在的低压腔,并随着低压气体一起进入高压腔。这样就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绝大部分润滑油在主轴承腔、压缩机腔和排气腔间的循环。由于主轴承腔室空间的有限,如果随着转速提高,参与循环的润滑油也会越来越多,导致该腔室无法承受,以至于回油管理失效。其二,泄漏到低压腔的润滑油虽然少,但是处于不受控的状态,也使得整个回油管理控制效果变差。另外,该专利使用带有外螺纹的杆件插入回油通道实现节流,虽然能控制节流面积大小,但是,这种外螺纹杆安装时,往往会因为对安装孔侧壁的刮擦导致铝屑等杂质的产生。进而,带来压缩机的可靠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通过在静涡旋盘、上支架以及电机定子的侧壁分别沿轴向开设通孔,并连通形成回油通道,在回油通道内设置带有通孔的毛细管,降低了回油管理的成本,并实现了有效节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上缸盖、上支架、静涡旋盘、动涡旋盘和电机,所述上缸盖与所述静涡旋盘之间形成排气腔,所述电机包含有定子;所述装置包括:在所述静涡旋盘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一通道,在所述上支架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二通道,在所述定子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三通道;以及至少一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所述毛细管;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连通形成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所述排气腔的油池与所述涡旋压缩机的油池。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为所述第一通道的与其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的横截面相平行。优选地,所述毛细管为一体成型的且横截面为环形的圆柱件,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为一圆形,所述毛细管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的内径,所述毛细管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均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优选地,所述毛细管由两个横截面呈半环形结构的圆柱杆合围形成,所述圆柱杆的横截面具有一半圆形凹槽,且两个所述圆柱杆中的凹槽合围形成所述第一通槽,所述圆柱杆的横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自所述毛细管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为一弧形,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毛细管具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以及第三毛细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以及第三毛细管中的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为所述第一通槽的与其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以及第三毛细管中的所述第一通槽的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的内径取值区间均为2mm至4mm。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通槽的直径的取值区间为0.3mm至0.6mm,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为所述第一通槽的与其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通过在静涡旋盘、上支架以及电机定子的侧壁分别沿轴向开设通道,并将上述通道连通形成回油通道,将排气腔内的润滑油导回到涡旋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中,实现了有效回油管理,避免需要增设回油管,降低了压缩机的生产成本,简化了结构;在回油通道内放置具有较小内径的通槽的毛细管,实现了有效节流以及高压腔的保压,可以避免润滑油随着压缩气体进入空调系统管路中,导致空调的制冷制热效率受到影响;以及避免由于低压腔机油的大量消耗,造成压缩机润滑缺油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涡旋压缩机的局部纵剖面图,示出本实施例公开的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中的毛细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组成图2毛细管的横截面呈半环形结构的圆柱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公开的毛细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毛细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材料、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具有”以及“设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上述涡旋压缩机包括上缸盖101、上支架102、静涡旋盘103、动涡旋盘104和电机,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上缸盖(101)、上支架(102)、静涡旋盘(103)、动涡旋盘(104)和电机,所述上缸盖(101)与所述静涡旋盘(103)之间形成排气腔,所述电机包含有定子(10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在所述静涡旋盘(103)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一通道(106),/n在所述上支架(102)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二通道(107),/n在所述定子(105)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三通道(108);以及/n至少一毛细管(201),所述毛细管(201)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通槽(202);/n所述第一通道(106)、第二通道(107)以及第三通道(108)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所述毛细管(201);所述第一通道(106)、第二通道(107)以及第三通道(108)连通形成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所述排气腔的油池(109)与所述涡旋压缩机的油池(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上缸盖(101)、上支架(102)、静涡旋盘(103)、动涡旋盘(104)和电机,所述上缸盖(101)与所述静涡旋盘(103)之间形成排气腔,所述电机包含有定子(10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在所述静涡旋盘(103)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一通道(106),
在所述上支架(102)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二通道(107),
在所述定子(105)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的第三通道(108);以及
至少一毛细管(201),所述毛细管(201)上沿涡旋压缩机的轴向开设有第一通槽(202);
所述第一通道(106)、第二通道(107)以及第三通道(108)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所述毛细管(201);所述第一通道(106)、第二通道(107)以及第三通道(108)连通形成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所述排气腔的油池(109)与所述涡旋压缩机的油池(1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06)、第二通道(107)以及第三通道(108)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通道(106)的横截面为所述第一通道(106)的与其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所述第一通道(106)、第二通道(107)以及第三通道(108)的横截面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201)为一体成型的且横截面为环形的圆柱件,所述第一通槽(202)的横截面为一圆形,所述毛细管(201)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通道(106)、第二通道(107)以及第三通道(108)的内径,所述毛细管(201)的横截面以及所述第一通槽(202)的横截面均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道(106)的横截面。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刚牟英涛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