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02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后壳主体,第一侧设置功率模块,第二侧形成冷媒流道;副轴承座,罩盖于后壳主体的第二侧的中央区域;导流罩,固定于后壳主体的第二侧,导流罩部分环绕设置于副轴承座的侧面;其中,后壳主体、副轴承座和导流罩共同合围形成冷媒流道,冷媒流道至少包括贯穿副轴承座的第一子流道以及环绕副轴承座一侧的第二子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缩机,通过在压缩机后壳主体上设置导流罩,并在副轴承座内部和外侧均设置冷媒流道,增大冷媒与副轴承座的接触面积,提升对副轴承座附近功率模块和电容等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1、由于电动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在电动商用车和乘用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电动涡旋压缩机而言,其组成部分主要有:外壳、电机、动静盘、控制器等。而很多压缩机失效的原因都是由于控制器散热不良导致元器件损坏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2、现有对压缩机的冷却手段大多是通过在后壳表面设置流道,但由于副轴承座的设置,在设计流道的时候往往需要对这部分结构进行避让,这就限制了对安装位置在副轴承座附近的发热器件的散热,这样的发热器件包括功率模块和电容等。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通过在压缩机后壳主体上设置导流罩,并在副轴承座内部和外侧均设置冷媒流道,增大冷媒与副轴承座的接触面积,提升对副轴承座附近功率模块和电容等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具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2)和所述副轴承座(4)在垂直于所述副轴承(6)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5)具有第一导流出口(51),与所述流入通道(41)的入口配合,以使所述冷媒流道(3)中的冷媒流入所述第一子流道(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具有吸气口(8),位于所述后壳主体(1)的边缘,以吸入冷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具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2)和所述副轴承座(4)在垂直于所述副轴承(6)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5)具有第一导流出口(51),与所述流入通道(41)的入口配合,以使所述冷媒流道(3)中的冷媒流入所述第一子流道(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具有吸气口(8),位于所述后壳主体(1)的边缘,以吸入冷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通道(41)的轴线与所述副轴承(6)的轴线形成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夹角(α)的范围为15°~7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强吴经纬宋雪峰沈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