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713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试验油藏的筛选;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产热功能微生物的地面发酵;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现场注入量的确定;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合理、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注入的微生物和营养液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热采技术相比,克服了传统热采成本高、汽窜、套管损害等缺点;而且不需要热采配套的井口、管柱、地面锅炉和保温管线,因此,投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现场试验效果良好,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20%。

A method of using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o produce heat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heavy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采油
,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稠油可根据其粘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将地下粘度100-5000mPa.s的原油划分为普通稠油,这部分稠油采取水驱开采方式,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油水流度比过高,水驱效果差,采出程度低,一般采用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热力采油是利用热传递原理,向油层中注入高温、高干度的蒸汽,与油层中的稠油发生热交换,降低稠油的粘度,以达到开采条件。注入蒸汽是一个补充热能和压能的过程,稠油得到了热能而粘度降低。虽然热采注蒸汽给油藏提供的热量,但在注蒸汽时,蒸汽将加热后的原油推向油藏深处,有可能造成这些油更难采出。长期热采容易造成套管破裂或错断,容易发生汽窜,而且热采成本高,因此急需要其他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首先试验油藏的筛选,其次进行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以及产热功能微生物的地面发酵,接着进行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现场注入量的确定,最后进行现场实施及效果评价。本专利技术通过向油藏注入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发酵液,并利用其产生的热量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试验油藏的筛选试验油藏的筛选,具体标准如下:原油粘度<5000mPa.s、油藏温度&lt;80℃、渗透率>100×10-3μm2、矿化度<50000mg/L。2、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具体方法如下:取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50ml装入容积为200mL的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产热功能微生物及其营养液,其次加入原油20g,在厌氧瓶中插入温度传感器,然后将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15-3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温度,实验过程中观察厌氧瓶中的温度变化,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温度变化最大和降粘效果最好的产热功能性微生物。所述的产热功能性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铁硫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所述的酵母菌的营养液配方为葡萄糖1-2%、蛋白胨1-2%、酵母粉0.2-1%。所述的铁硫菌的营养液配方为Na2S2O3·5H2O0.1-0.5%、KNO30.1-0.2%、KH2PO40.1-0.2%、NaHCO30.05-0.1%、MgCl2·6H2O0.01-0.05%、FeSO4·7H2O0.01-0.02%。所述的蜡样芽孢杆菌的营养液配方为牛肉膏0.1-0.3%、蛋白胨0.1-0.5%、氯化钠0.1-0.5%。所述的假单胞菌的营养液配方为大豆油0.5-3%、硝酸钠0.1-0.8%、磷酸氢二钾0.1-0.4%、磷酸二氢钾0.1-0.4%、氯化钠0.05-0.1%、酵母粉0.05-0.1%。3、产热功能微生物的地面发酵产热功能微生物的地面发酵,其发酵条件如下:(1)发酵温度:试验油藏的温度;(2)发酵pH:7-8;(3)溶氧:30-40%;(4)接种龄:8-12h;(5)接种量:5-10%。4、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现场注入量的确定热功能微生物注剂现场注入量的确定,具体确定方法如下:装填与试验油藏渗透率相同的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试验油藏的地层水,测定岩心的孔隙体积PV;饱和试验油藏的脱水脱气原油,岩心老化7d,计算岩心的饱和油量;岩心一次水驱,水驱至采出液含水与试验油藏含水率一致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岩心注入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培养15-30d;二次水驱,水驱至采出液含水100%为止,测量原油的粘度和计算岩心的提高采收率值;根据降粘效果和提高采收率值确定出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现场最佳注入量。所述的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由产热功能微生物的地面发酵液和营养液组成,其中产热功能微生物的地面发酵液和营养液的体积比为1:9-10。5、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按照上述步骤确定的注入工艺进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束后进行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增油量、提高采收率值、投入产出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合理、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注入的微生物和营养液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2)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热采技术相比,克服了传统热采成本高、汽窜、套管损害等缺点;而且不需要热采配套的井口、管柱、地面锅炉和保温管线,因此,投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3)本专利技术注入的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在油藏的波及面积大,导致在油藏中的产热较为均匀;同时,产热功能微生物代谢产热是热量逐渐增加的过程,导致原油粘度也是逐渐地降低的过程,从而保证原油在油藏中流动的稳定性,上述综合作用导致现场试验效果良好,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胜利油田某采油厂试验区块A概况:油藏温度60℃,油层厚度3.5m,渗透率1000×10-3μm2,地层水矿化度15658mg/L,原油粘度2562mPa·s,含水95.2%,孔隙体积为1.2×105m3,地质储量为7.5×104t,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高该区块稠油的产量,具体步骤如下:(1)油藏的筛选试验区块A的原油粘度为2562mPa·s、油藏温度为60℃、油藏渗透率为1000×10-3μm2、地层水矿化度为15658mg/L。试验区块A满足本专利技术的油藏筛选标准,可以实施本专利技术。(2)产热功能微生物的筛选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具体方法如下:取试验区块A的产出液150ml装入容积为200mL的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产热功能微生物及其营养液,见表1,其次加入原油20g,在厌氧瓶中插入温度传感器,然后将厌氧瓶放置在60℃恒温箱箱中培养15d,实验过程中观察厌氧瓶中的温度变化,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温度变化最大和降粘效果最好的产热功能性微生物。测试结果见表1。表1不同产热功能微生物最高升温和降粘率值产热功能微生物最高温度,℃原油粘度,mPa.s降粘率,%酵母菌1545182.4铁硫菌1092863.8蜡样芽孢杆菌8125351.1假单胞菌1268473.3酵母菌的营养液配方为葡萄糖1%、蛋白胨1%、酵母粉0.2%。铁硫菌的营养液配方为Na2S2O3·5H2O0.1%、KNO30.1%、KH2PO40.1%、NaHCO30.05%、MgCl2·6H2O0.01%、FeSO4·7H2O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试验油藏的筛选;/n(2)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n(3)产热功能微生物的地面发酵;/n(4)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现场注入量的确定;/n(5)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试验油藏的筛选;
(2)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
(3)产热功能微生物的地面发酵;
(4)产热功能微生物注剂现场注入量的确定;
(5)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油藏的筛选,具体标准如下:原油粘度<5000mPa.s、油藏温度<80℃、渗透率>100×10-3μm2、矿化度<50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具体方法如下:取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50ml装入容积为200mL的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产热功能微生物及其营养液,其次加入原油20g,在厌氧瓶中插入温度传感器,然后将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15-3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温度,实验过程中观察厌氧瓶中的温度变化,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温度变化最大和降粘效果最好的产热功能性微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热功能性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铁硫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酵母菌的营养液配方为葡萄糖1-2%、蛋白胨1-2%、酵母粉0.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提高普通稠油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硫菌的营养液配方为Na2S2O3·5H2O0.1-0.5%、KNO30.1-0.2%、KH2PO40.1-0.2%、NaHCO30.05-0.1%、MgCl2·6H2O0.01-0.05%、FeSO4·7H2O0.01-0.02%。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卫东王静丁明山孙刚正林军章冯云谭晓明段传慧吴晓玲刘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