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0664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和系统,集水槽汇集轨道附近地面积水,汇集的积水经地漏进入水处理机构,水处理机构对积水进行水处理,蓄水池存储经水处理后的积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和系统,可以实现对轨道附近的积水进行收集,从而避免轨道被积水浸泡,经过水处理后的积水可以被利用,例如就近浇灌绿化带,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市政绿化用水。

A drainage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m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有轨电车(Tram、Streetcar、Tramcar)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有轨电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路面电车,简称电车,属于轻铁的一种,列车一般不超过五节,但由于在街道行驶,占用道路空间。此外,某些在市区的轨道上运行的缆车亦可算作路面电车的一种。电车以电力驱动,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而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且其技术特性已与轻轨基本无异,如今多地方也开始在城市中改建或新增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如法国斯特拉斯堡、瑞士日内瓦、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我国的大连、天津、上海等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新兴的一种先进的公交方式,已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在世界范围被普遍推广也充满了光明的前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这使得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城市有轨电车的建设能够有效减缓城市压力。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在多个城市投入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n沿轨道长度方向将轨道附近地面划分为多个汇水区域,每个汇水区域设有至少一个集水槽,集水槽汇集汇水区域内的积水;/n集水槽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集水区,多个地漏(1)分别位于多个集水区,集水区底面坡度为2%-8%;/n集水槽内的滤网(4)对积水过滤,收集过滤后的杂物;/n汇集的积水经地漏(1)进入水处理机构(2),水处理机构(2)对积水进行处理;/n蓄水池(3)存储经水处理后的积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沿轨道长度方向将轨道附近地面划分为多个汇水区域,每个汇水区域设有至少一个集水槽,集水槽汇集汇水区域内的积水;
集水槽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集水区,多个地漏(1)分别位于多个集水区,集水区底面坡度为2%-8%;
集水槽内的滤网(4)对积水过滤,收集过滤后的杂物;
汇集的积水经地漏(1)进入水处理机构(2),水处理机构(2)对积水进行处理;
蓄水池(3)存储经水处理后的积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处理机构(2)与市政排污口连通,水处理机构(2)根据蓄水池(3)有效容积确定排水方式,其中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蓄水池(3)有效容积:



式中:V表示蓄水池(3)的有效容积,n表示暴雨衰减指数,b表示降水历时修正参数,t表示降雨时长,α为脱过系数,0<α<0.7,Q表示上游计算流量;
基于虹吸现象将水处理机构(2)的积水排至蓄水池(3);
水处理机构(2)与蓄水池(3)的连接管道(6)的坡度为2‰-10‰;
所述连接管道(6)与现有地下管道间隔大于0.5m;
还通过排水泵收集轨道附近人防集水坑处、电缆通道处和道岔渠处的积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汇水区域内地漏总排水能力基于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Q3表示汇水区域内地漏总排水能力,S表示汇水区域面积,表示综合径流系数,q表示暴雨强度公式,α表示汇水区域最大坡度角,H表示当地最大允许积水深度,L历史平均降雨量,Q1表示水处理机构处理能力,Q2表示当地目前相同汇水面积排水口最大排水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轨电车轨道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汇水区域内相邻地漏间距由以下公式确定:
C=βQ3/nγQ4
式中:C表示相邻地漏间距,β表示折减系数,Q3汇水区域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君柯小华张涛陈毅明王凯董茹玲彭浩梅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