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36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架及汽车,该汽车行李架包括承载件以及设于所述承载件上相对两端的左安装座、右安装座,在左安装座以及右安装座上分别对应设有左安装盖与右安装盖,在左安装盖与右安装盖中间设有一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中间设有一定位孔,定位孔用于螺栓穿过将承载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承载件包括一前承载杆以及后承载杆,前承载杆与后承载杆之间为空心设置,连接杆为空心设置,在承载件下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座,连接座用于将承载件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行李架,安装简便,在减轻了自身的重量的同时保证了汽车行李架的稳定性不易变形。

Car rack and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行李架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李架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也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很多人会选择在周末或者节假日驾车去郊外或去自驾游,出行时往往是全家一起去,这时便会觉得车内的空间比较拥挤,另外出行时还会携带一些食物和游玩时所需的其它用品,这样车内的空间便更加拥挤了。汽车行李架,是安装于车顶用于放置物品的设备,一般用于两厢式的旅行车、SUV、MPV等车型;将物品放置于车顶行李架上能够节约车内空间,安装车顶行李架便于外出旅游携带大量物品,若配合使用行李绳网,能够搭载更多的物品,大大节约车内空间。一般的汽车行李架能承载的最大载重量最终取决于车顶的设计承载能力。现有的汽车行李架,为了减轻行李架自重,将行李架空心设置,然而空心设置容易造成行李架发生变形;此外,也存在部分实心设置的行李架,然而实心设置的行李架增加了车子的整体重量,且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行李架存在质量过重以及容易变形的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件以及设于所述承载件上表面相对的两端设有左安装座、右安装座,在所述左安装座以及所述右安装座上分别对应设有左安装盖与右安装盖,在所述左安装盖与所述右安装盖中间设有一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的中间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螺栓穿过将所述承载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承载件包括一前承载杆以及后承载杆,所述前承载杆与所述后承载杆之间为空心设置,所述连接杆为空心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下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将所述承载件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件以及设于所述承载件上表面相对的两端设有左安装座、右安装座,在所述左安装座以及所述右安装座上分别对应设有左安装盖与右安装盖,在所述左安装盖与所述右安装盖中间设有一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的中间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螺栓穿过将所述承载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承载件包括一前承载杆以及后承载杆,所述前承载杆与所述后承载杆之间为空心设置,所述连接杆为空心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下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将所述承载件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承载杆与所述后承载杆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左承载座与右承载座,所述前承载杆与所述后承载杆为弧形设置,所述前承载杆以及所述后承载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承载座和所述右承载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承载座上表面对应设有多个左定位柱,在所述右承载座上表面对应设有多个右定位柱,在所述左承载座两端设有右定位柱,所述左定位孔用于将所述左承载座与所述左安装座连接,所述右定位孔用于将所述右承载座与所述右安装座连接,所述左承载座的上表面还设有一左卡接柱,所述右承载座的上表面还设有一右卡接柱,所述左卡接柱用于将所述左安装座与所述左承载座对应卡接,所述右卡接柱用于将所述右安装座与所述右承载座对应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座包括一左侧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左侧底板上表面的左侧挡板,在所述左侧挡板的一端设有一左侧插接块,所述左侧插接块用于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骏胡晓璇左正博方小晖徐超石彬申梽宪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