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汽车的座椅扶手、腿托、桌板等都需要调节角度来适应不同乘客的乘车需求。例如专利号为CN107244271A的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在扶手内部安装调节机构来调节扶手的角度,而且采用外齿啮合的棘轮棘齿结构。但是,这种外齿啮合的棘轮棘齿结构所占空间比较大,因此会导致汽车座椅扶手的结构较大,而调节机构安装在扶手上,对扶手内部空间有一定要求,而且模块化不强,不能应用于各种车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调节机构都安装在扶手内部,造成对扶手内部空间要求高且应用性不强等的缺陷,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传动轴、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调角器总成,所述调角器总成包括外板、内板、主转盘和外齿板,所述内板连接于固定部件,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动轴、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调角器总成,所述调角器总成包括外板、内板、主转盘和外齿板,所述内板连接于固定部件,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主转盘和所述外齿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外板上设置有轴心孔,所述内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轴心孔与所述主转盘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棘齿,所述主转盘上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槽且在所述导向槽内滑移,所述外齿板具有枢接端和连接端,所述枢接端枢接于所述内板上;/n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外齿板的外壁面与所述棘齿相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动轴、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调角器总成,所述调角器总成包括外板、内板、主转盘和外齿板,所述内板连接于固定部件,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连接形成容置腔,所述主转盘和所述外齿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外板上设置有轴心孔,所述内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轴心孔与所述主转盘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棘齿,所述主转盘上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槽且在所述导向槽内滑移,所述外齿板具有枢接端和连接端,所述枢接端枢接于所述内板上;
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外齿板的外壁面与所述棘齿相啮合;
在所述转动部件受到向上外力并向上转动时,所述主转盘随着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所述外齿板抵靠于所述主转盘上并沿着与所述主转盘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所述外齿板与所述主转盘脱离,所述主转盘旋转到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停止转动,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最上端;
所述转动部件处于最上端,所述转动部件受到向下外力向下转动时,所述主转盘随着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回复至原始状态并与所述外齿板的外壁面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盘铰接于所述内板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板上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板上,所述弹片能随着所述外齿板的转动绕着与所述内板连接的一端转动以改变所述弹片的回复力的方向,所述回复力用于驱动所述外齿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亚栋,余梦卓,朱书伟,吴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