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万向随动纵向控制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0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万向随动纵向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安装座和鱼眼轴承;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部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环套、两垫环以及两环盖;所述安装环套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接触且固定连接;所述鱼眼轴承嵌设于所述安装环套内,该鱼眼轴承包括外圈固定套和内圈转动套;所述外圈固定套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圈固定套的端面上均铺设所述垫环,每个垫环的内缘均具有与内圈转动套外周面对应的配合面;每个垫环上均盖设有所述环盖;每个环盖均与所述安装环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转弯时,汽车后轮的跟随性问题。

Longitudinal control arm of car universal fol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万向随动纵向控制臂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悬挂系统的汽车万向随动纵向控制臂。
技术介绍
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组成,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而控制臂(也称摆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纵向控制臂,该纵向控制臂包括一铁质冲压件7和一橡胶胶套72,所述铁质冲压件7的一端部通过橡胶胶套与车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孔6与后轮连接;在汽车过弯时,后轮通过挤压该纵向控制臂的橡胶胶套使其变形,从而微量改变后轮估计角度。由于橡胶胶套的可变形性使得车辆车轮相对车架有一定微小的变形能力,但是在使用中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由于橡胶压缩有限,所以可供变形空间也小,汽车快速过弯时需要通过拖拽的方式实现后轮的跟随,这种方式造成车尾稳定性差以及后轮的磨损等问题。第二:橡胶容易老化,开裂,弹性形变能力差,连接处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万向随动纵向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臂本体、一安装座和一鱼眼轴承;/n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控制臂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n所述安装座包括一安装环套、两垫环以及两环盖;所述安装环套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该安装环套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接触且固定连接;/n所述鱼眼轴承嵌设于所述安装环套内,该鱼眼轴承包括一外圈固定套和一内圈转动套,该内圈转动套相对外圈固定套转动;所述外圈固定套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n所述外圈固定套沿其中心线两端的端面上均铺设所述垫环,每个所述垫环的内缘均具有一与内圈转动套外周面对应的配合面,该配合面与所述内圈转动套的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万向随动纵向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臂本体、一安装座和一鱼眼轴承;
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控制臂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安装座包括一安装环套、两垫环以及两环盖;所述安装环套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该安装环套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接触且固定连接;
所述鱼眼轴承嵌设于所述安装环套内,该鱼眼轴承包括一外圈固定套和一内圈转动套,该内圈转动套相对外圈固定套转动;所述外圈固定套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外圈固定套沿其中心线两端的端面上均铺设所述垫环,每个所述垫环的内缘均具有一与内圈转动套外周面对应的配合面,该配合面与所述内圈转动套的外周面接触;每个所述垫环上均盖设有所述环盖;每个所述环盖均与所述安装环套的内壁螺纹连接,且每个环盖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麦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