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0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包括外胎、内胎、充填层和内填层,所述外胎的胎面开设有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周向设置,所述沟槽内设有V型胎纹块,所述沟槽内设有与V型胎纹块相对应的倒V型胎纹块,所述沟槽内设有花纹块,所述花纹块呈“山”字形,所述外胎的胎肩开设有多个花纹沟,所述花纹沟呈“人”字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轮胎的抓地能力,有效的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A kind of tyre that can be repaired automatically after na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车辆在行驶中,轮胎会被路面上的钉子或尖硬物质扎破,造成急性泄气。轻者使车辆抛锚,重者会发生翻车,甚至发生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257366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在轮胎内充有自动充气补胎灭火液。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存在以下不足:上述可自动修补的轮胎能够在轮胎被扎破时自动修补,但上述轮胎在行驶时,轮胎的抓地效果较差,导致轮胎车辆行驶时容易打滑,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抓地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包括外胎、内胎、充填层和内填层,所述外胎的胎面开设有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周向设置,所述沟槽内设有V型胎纹块,所述沟槽内设有与V型胎纹块相对应的倒V型胎纹块,所述沟槽内设有花纹块,所述花纹块呈“山”字形,所述外胎的胎肩开设有多个花纹沟,所述花纹沟呈“人”字形。优选的,所述V型胎纹块与倒V型胎纹块上均设有胎面纹。优选的,所述花纹沟的深度为10mm至25mm。优选的,所述倒V型胎纹块的一侧位于V型胎纹块的V型口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通过设置的沟槽、V型胎纹块、倒V型胎纹块、花纹块和花纹沟,V型胎纹块、花纹块和倒V型胎纹块相互配合,能够增加外胎的摩擦系数,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摩擦系数越大,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大,能够提高外胎的抓地效果,“人”字形的花纹沟能够提高外胎的排水效果,减少外胎上残留的污水,从而提高外胎的防打滑性能,提高了轮胎的抓地能力,有效的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提高了轮胎的抓地能力,有效的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的胎面示意图。图中:1外胎、2内胎、3充填层、4内填层、5沟槽、6V型胎纹块、7倒V型胎纹块、8花纹块、9花纹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包括外胎1、内胎2、充填层3和内填层4,外胎1的胎面开设有多个沟槽5,多个沟槽5周向设置,沟槽5内设有V型胎纹块6,沟槽5内设有与V型胎纹块6相对应的倒V型胎纹块7,沟槽5内设有花纹块8,花纹块8呈“山”字形,外胎1的胎肩开设有多个花纹沟9,花纹沟9呈“人”字形。V型胎纹块6与倒V型胎纹块7上均设有胎面纹,提高V型胎纹块6与倒V型胎纹块7的防滑性能。花纹沟9的深度为10mm至25mm,保证花纹沟9的使用效果。倒V型胎纹块7的一侧位于V型胎纹块6的V型口内,提高V型胎纹块6与倒V型胎纹块7的配合效果。本技术中,V型胎纹块6、花纹块8和倒V型胎纹块7相互配合,能够增加外胎1的摩擦系数,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摩擦系数越大,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大,能够提高外胎1的抓地效果,“人”字形的花纹沟9能够提高外胎1的排水效果,减少外胎1上残留的污水,从而提高外胎1的防打滑性能,提高了轮胎的抓地能力,有效的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包括外胎(1)、内胎(2)、充填层(3)和内填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1)的胎面开设有多个沟槽(5),多个所述沟槽(5)周向设置,所述沟槽(5)内设有V型胎纹块(6),所述沟槽(5)内设有与V型胎纹块(6)相对应的倒V型胎纹块(7),所述沟槽(5)内设有花纹块(8),所述花纹块(8)呈“山”字形,所述外胎(1)的胎肩开设有多个花纹沟(9),所述花纹沟(9)呈“人”字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扎钉后可自动修补的轮胎,包括外胎(1)、内胎(2)、充填层(3)和内填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1)的胎面开设有多个沟槽(5),多个所述沟槽(5)周向设置,所述沟槽(5)内设有V型胎纹块(6),所述沟槽(5)内设有与V型胎纹块(6)相对应的倒V型胎纹块(7),所述沟槽(5)内设有花纹块(8),所述花纹块(8)呈“山”字形,所述外胎(1)的胎肩开设有多个花纹沟(9),所述花纹沟(9)呈“人”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骥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