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47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胎,轮胎的胎面设有四条沿周向延伸、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纵向沟,以将胎面分隔为五个相间隔的陆地部,各陆地部均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横向沟,胎面的接地部分的海比为20%‑28%、穿透比为18‑26%;由外向内,各纵向沟分别为第一纵向沟、第二纵向沟、第三纵向沟和第四纵向沟,各纵向沟的宽度满足下述关系:第二纵向沟+第三纵向沟≥第一纵向沟+第四纵向沟,且第三纵向沟≥第二纵向沟≥第四纵向沟≥第一纵向沟;由外向内,各陆地部分别为第一陆地部、第二陆地部、第三陆地部、第四陆地部和第五陆地部,接地部分内的各陆地部的面积和宽度均满足下述关系:第一陆地部≥第五陆地部>第二陆地部≥第四陆地部≥第三陆地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胎面的花纹是轮胎唯一与地面相接触的部分,其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抓地力的作用效果。在现有的方案中,为提高轮胎胎面的抓地力,通常是通过降低轮胎的海比(海比是指轮胎接地面内沟的面积与接地面积的比值),以增加接地面内陆地部的占比来提升轮胎胎面花纹的刚性和抓地力。但是,陆地部占比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平均接地压及花纹排水能力的下降,如果花纹排水能力无法满足行驶的最低要求,轮胎湿地性能势必大幅恶化,轮胎的安全性将无法保障;而且,平均接地压的降低会导致带束层刚性下降,使增加的抓地力的作用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甚至,若抓地力增加的部位与带束层的刚性相背,还将打破胎面原有的刚性平衡,使轮胎的整体性能恶化。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充分利用胎面花纹的抓地力、并提高轮胎的湿地性能,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其通过对接地面内各陆地部面积以及宽度的合理配置,可以使得接地面内抓地力的分布与带束层刚性相匹配,以充分利用海比降低所增加的抓地力;同时,通过对各纵向沟宽度的合理配置,又能够保证轮胎的湿地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所述轮胎的胎面设有四条沿周向延伸、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纵向沟,以将所述胎面分隔为五个相间隔的陆地部,各所述陆地部均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横向沟,所述胎面的接地部分的海比为20%-28%、穿透比为18-26%;由外向内,各所述纵向沟分别为第一纵向沟、第二纵向沟、第三纵向沟和第四纵向沟,各所述纵向沟的宽度满足下述关系:所述第二纵向沟+所述第三纵向沟≥所述第一纵向沟+所述第四纵向沟,且所述第三纵向沟≥所述第二纵向沟≥所述第四纵向沟≥所述第一纵向沟;由外向内,各所述陆地部分别为第一陆地部、第二陆地部、第三陆地部、第四陆地部和第五陆地部,所述接地部分内的各所述陆地部的面积和宽度均满足下述关系:所述第一陆地部≥所述第五陆地部>所述第二陆地部≥所述第四陆地部≥所述第三陆地部。采用上述结构,胎面接地部分的海比为20%-28%、穿透比为18-26%,可保证接地面内具有足够的接地面积,以确保轮胎花纹的刚性和抓地力;通过对胎面接地部分内各陆地部的面积、宽度进行配置,使得轮胎轴向中心位置处的第三陆地部的面积及宽度最小,相应的抓地力最弱,而胎肩位置处的第一陆地部和第五陆地部的面积及宽度最大,相应的抓地力也最强,使得抓地力的分布与胎面带束层刚性匹配,同时,使得第三陆地部形成低压区,其他陆地部形成相对高压区、以进一步地提升此部区域带束层刚性,为车辆起动、加速、刹车、转向等操作提供足够的刚性支持,从而使得胎面花纹的抓地力效果可以最大化;然后,通过对各纵向沟的宽度进行配置,使得靠近轮胎轴向中心位置处的第二纵向沟和第三纵向沟的面积可以较大,能够有效提升第三陆地部的排水速度,以弥补低压区排水能力弱的缺陷,进而可以大幅提升胎面花纹的湿地性能。可选地,所述横向沟的轮廓线为直线段或者若干直线段的组合,其中,所述第二陆地部、所述第三陆地部以及所述第四陆地部的所述横向沟与各所述陆地部轴向两侧的所述纵向沟相连通。可选地,所述第四陆地部的所述横向沟包括位于轴向两端的端部沟段和连接两所述端部沟段的第一折线形过渡沟段,两所述端部沟段中,相对靠近内侧的所述端部沟段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三夹角,相对靠近外侧的所述端部沟段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四夹角;所述第三陆地部的所述横向沟的轮廓线为一条直线段,其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五夹角;所述第二陆地部的所述横向沟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沟段,其中,相对靠近内侧的所述沟段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六夹角,相对靠近外侧的所述沟段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七夹角。可选地,所述第一陆地部的轴向内端部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分隔沟槽,以将所述第一陆地部分隔为第一外侧陆地部和第一内侧陆地部,所述第一陆地部的所述横向沟设于所述第一外侧陆地部,并与所述第一分隔沟槽相连通;所述第五陆地部的轴向外端部设有第二分隔沟槽,以将所述第五陆地部分隔为第五外侧陆地部和第五内侧陆地部,所述第五陆地部的所述横向沟设于所述第五内侧陆地部,并与所述第二分隔沟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内侧陆地部、所述第五外侧陆地部的宽度均在6-12mm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五陆地部的所述横向沟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五宽槽沟,相邻两所述第五宽槽沟之间设有第五细槽沟,所述第五宽槽沟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五细槽沟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陆地部的所述横向沟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宽槽沟,相邻两所述第一宽槽沟之间设有第一细槽沟,所述第一细槽沟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八夹角,所述第一宽槽沟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九夹角。可选地,各所述横向沟与轴向所呈夹角满足下述关系:第一夹角≤第二夹角<第三夹角≤第四夹角<第五夹角>第六夹角≥第七夹角>第八夹角≥第九夹角,且所述第五夹角<35°。可选地,所述第一细槽沟包括第二折线形过渡沟段。可选地,各所述横向沟、各所述纵向沟的沟缘均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为等倒角,或者,所述倒角为渐变倒角。可选地,所述第一宽槽沟和所述第五宽槽沟的宽度在2-4mm之间,所述第一宽槽沟和所述第五宽槽沟的沟缘均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的宽度、深度均在0-3mm之间,且二者的前沟缘的倒角的宽度和深度均小于或等于各自后沟缘的倒角。可选地,所述第四陆地部的横向沟的两沟缘、所述第二陆地部的横向沟的前沟缘均设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的宽度在0-6mm之间、深度在0-8mm之间;各所述纵向沟的沟缘、所述第三陆地部的两沟缘以及所述第二陆地部的后沟缘均设有第三倒角,所述第三倒角的宽度和深度均在0-3mm之间,且所述第三陆地部的前沟缘的倒角的宽度和深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陆地部的后沟缘的倒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轮胎的胎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C-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E-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纵向沟、2第二纵向沟、3第三纵向沟、4第四纵向沟;5第一陆地部、5a第一分隔沟槽、51第一外侧陆地部、511第一宽槽沟、512第一细槽沟、512a第二折线形过渡沟段、52第一内侧陆地部;6第二陆地部、61内沟段、62外沟段;7第三陆地部、71第三横向沟;8第四陆地部、81端部沟段、82第一折线形过渡沟段;9第五陆地部、9a第二分隔沟槽、91第五外侧陆地部、92第五内侧陆地部、921第五宽槽沟、922第五细槽沟;10接地面;a1第一夹角、a2第二夹角、a3第三夹角、a4第四夹角、a5第五夹角、a6第六夹角、a7第七夹角、a8第八夹角、a9第九夹角;b1第一倒角、b2第二倒角、b3第三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胎面设有四条沿周向延伸、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纵向沟,以将所述胎面分隔为五个相间隔的陆地部,各所述陆地部均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横向沟,所述胎面的接地部分的海比为20%-28%、穿透比为18-26%;/n由外向内,各所述纵向沟分别为第一纵向沟(1)、第二纵向沟(2)、第三纵向沟(3)和第四纵向沟(4),各所述纵向沟的宽度满足下述关系:所述第二纵向沟(2)+所述第三纵向沟(3)≥所述第一纵向沟(1)+所述第四纵向沟(4),且所述第三纵向沟(3)≥所述第二纵向沟(2)≥所述第四纵向沟(4)≥所述第一纵向沟(1);/n由外向内,各所述陆地部分别为第一陆地部(5)、第二陆地部(6)、第三陆地部(7)、第四陆地部(8)和第五陆地部(9),所述接地部分内的各所述陆地部的面积和宽度均满足下述关系:所述第一陆地部(5)≥所述第五陆地部(9)>所述第二陆地部(6)≥所述第四陆地部(8)≥所述第三陆地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胎面设有四条沿周向延伸、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纵向沟,以将所述胎面分隔为五个相间隔的陆地部,各所述陆地部均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横向沟,所述胎面的接地部分的海比为20%-28%、穿透比为18-26%;
由外向内,各所述纵向沟分别为第一纵向沟(1)、第二纵向沟(2)、第三纵向沟(3)和第四纵向沟(4),各所述纵向沟的宽度满足下述关系:所述第二纵向沟(2)+所述第三纵向沟(3)≥所述第一纵向沟(1)+所述第四纵向沟(4),且所述第三纵向沟(3)≥所述第二纵向沟(2)≥所述第四纵向沟(4)≥所述第一纵向沟(1);
由外向内,各所述陆地部分别为第一陆地部(5)、第二陆地部(6)、第三陆地部(7)、第四陆地部(8)和第五陆地部(9),所述接地部分内的各所述陆地部的面积和宽度均满足下述关系:所述第一陆地部(5)≥所述第五陆地部(9)>所述第二陆地部(6)≥所述第四陆地部(8)≥所述第三陆地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的轮廓线为直线段或者若干直线段的组合,其中,所述第二陆地部(6)、所述第三陆地部(7)以及所述第四陆地部(8)的所述横向沟与各所述陆地部轴向两侧的所述纵向沟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陆地部(8)的所述横向沟包括位于轴向两端的端部沟段(81)和连接两所述端部沟段(81)的第一折线形过渡沟段(82),两所述端部沟段(81)中,相对靠近内侧的所述端部沟段(81)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三夹角(a3),相对靠近外侧的所述端部沟段(81)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四夹角(a4);
所述第三陆地部(7)的所述横向沟的轮廓线为一条直线段,其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五夹角(a5);
所述第二陆地部(6)的所述横向沟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沟段,其中,相对靠近内侧的所述沟段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六夹角(a6),相对靠近外侧的所述沟段与轴向所呈夹角为第七夹角(a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陆地部(5)的轴向内端部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分隔沟槽(5a),以将所述第一陆地部(5)分隔为第一外侧陆地部(51)和第一内侧陆地部(52),所述第一陆地部(5)的所述横向沟设于所述第一外侧陆地部(51),并与所述第一分隔沟槽(5a)相连通;
所述第五陆地部(9)的轴向外端部设有第二分隔沟槽(9a),以将所述第五陆地部(9)分隔为第五外侧陆地部(91)和第五内侧陆地部(92),所述第五陆地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