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转式折叠座椅,包含一背垫、一座垫以及枢设于该座垫两侧的前脚架与后脚架,所述前脚架、后脚架的各端面具有一槽道,座椅还包含多个轮组,每一轮组包含一连接块,该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贯通的螺丝孔,连接块下方接设一轴,该轴上设有一轴承,轴与轴承均位于一个套设于轮子上的轮罩内,凭借连接块进一步与前脚架、后脚架的具有槽道的端面螺合,使轮组被分别设置于前脚架外侧以及后脚架内侧;此种具有轮子的折叠座椅方便乘坐者凭借轮子拖曳以调整位置,同时此种折叠式座椅也便于包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加装有轮子而方便移动 的折叠座椅。眾坟不一般办公室或会议室常见的折叠椅(如图7所示),通常是由铁板制成, 包含一组前脚架、后脚架,并在前脚架、后脚架之间枢接一座垫。此种折叠 椅虽然随时可收合不占空间,但由于是以铁板制成重量较重,因此不容易搬 动;此外,由于折叠椅不设有轮子,因此当乘坐者想要小幅调整座椅位子时, 必须起身挪动座椅,若欲拿取离座位近的物品,也需起身取物,乘坐者无法 凭借座椅的拖曳而拿取物品,可见折叠式座椅有加装轮子的必要性。另外,市面上已经有-种加装轮子的办公用椅,如图6所示,此种座椅通 常包含-一座垫A、 一椅背B,在座垫A下方设有一座垫升降杆C,座垫升降杆C 通常设置于一轮盘D的中央,轮盘D下平均设置多个轮子E。此种座椅虽然可 解决祈叠椅不具备轮子的不足,但此种座椅并非折叠椅,无法折叠收合,若不 使用要收藏时则会因体积庞大而不方便折叠收藏,甚至在搬运或收藏时也会占 用较大的空间。另外,此种座椅的轮子是用螺丝直接锁上椅脚,用久了之后若 螺丝螺牙损坏则整个轮子也会无法使用或松动,更换轮子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市面上还没有折叠椅结合轮子的设计,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 实现折叠椅椅脚加装轮子的构想,因此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折叠椅与轮 子之间的接设方式,折叠椅不但需具备轮子而能够拖曳,而且在折叠椅收合 时,前轮、后轮之间不可相互干涉,在收藏或搬运时也因体积较小而不占空 间,这是传统的折叠座椅所没有的功能。本技术的轮转式折叠座椅包含一背垫、 一座垫以及枢设在该座垫两侧的前脚架与后脚架,所述前脚架、后脚架的各端面具有一槽道;座椅还包含多个轮组,每一轮组包含一连接块,该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贯 通的螺丝孔,连接块下方接设一轴,该轴上设有一轴承,轴与轴承均位于一个套设于轮子上的轮罩内;凭借连接块进一步与前脚架、后脚架的槽道端面螺合,使轮组被分别设 置在前脚架外侧以及后脚架内侧,所述轴承则可使螺栓连带轮子旋转,此种 具有轮子的折叠座椅方便乘坐者凭借轮子拖曳来调整位置。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转式折叠座椅,包含一背垫、 一座垫以及枢设于该座垫两侧的前脚架与后脚架,其中所述前脚架、后脚架末端各设有一轮组。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中,所述前脚架、后脚架的各端面具有一槽道, 所述轮组接设一可组合于所述槽道内的连接块。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中,所述轮组包含有一螺栓、 一轮罩以及一与该 螺栓接设伴隐藏干该轮罩内部的轴承, 一轮子枢接于该轮罩内侧,所述螺栓 螺合于所述连接块的底面。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中,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贯通的螺丝孔,位于 所述前脚架、后脚架的各槽道末端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多个螺丝孔位置相对 应的通孔,将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与通孔,而将所述连接块螺合于所述槽道端面。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中,所述轮组分别设于该前脚架的离开座垫的一 侧,以及该后脚架的朝向座垫的一侧。本技术的折叠椅与现有技术最大不同在于,在座椅的前脚架、后脚 架末端加装轮子,使用者若欲搬动座椅至他处可凭借轮子的拖曳而较为省 力,乘坐在座椅上不论是需小幅移动调整座位,或是欲拿取靠近座位的物品, 均町凭借轮子拖曳而达成,可减少起身调整座椅以及起身拿取物品的时间。此外,轮子与一连接块接设而进一步安装在前脚架、后脚架上,其结构 简单不会构成庞大体积或重量甚重的座椅,又由于前轮、后轮分别安装在前 脚架外侧与后脚架内侧,将座椅折叠收合时,前轮、后轮不会相互干涉,确 实是一种实用又方便的折叠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二实施(列的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一实施洌的局部详图。闺5为本技术轮转式折叠座椅的第一实施洌的收合动作示意图。图6为现有轮转式办公用椅的示意图。图7为另一现有的折叠式座椅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l.椅背2.座垫3.前脚架31.槽道32.通孔4.后脚架41.槽道5.轮组51.螺栓52.轮罩53.轴承54.轮子55.剎车板6.连接块61.凸缘62.螺丝孔7.螺丝71.螺帽8.椅背9.座垫A.座垫B.椅背c.升降杆D.轮盘E.轮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地说明,从 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请参阅图1与图2,它们为本技术轮转式折叠椅的分解与组合图。 轮转式折叠椅包含一背垫1、 一座垫2以及一组枢接在该座垫2两侧的前脚 架3、后脚架4,在前脚架3、后脚架4末端各设有一轮组5。所述前脚架3、后脚架4边缘弯曲成两巻边,两巻边之间形成一槽道31、41,于槽道31、 41接近末端面钻设多个通孔32。折叠椅还包含一连接块6,该连接块6的功用是将该轮组5组合在前脚 架3、后脚架4上,连接块6特别设有一个比前脚架3、后脚架4的槽道31、 41窄的凸缘61,于连接块6上横向钻设多个位置相对于所述通孔32的螺丝 孔62,该螺丝孔62穿通凸缘61。所述轮组5包含有--螺栓51、-一轮罩52以及一与该螺栓51接没并隐 藏于该轮罩52内部的轴承53, 一轮子54枢接于轮罩52内侧。组合时,先将该螺栓51螺合于连接块6底面,由于轮组5内部设有该 轴承53,因此整个轮组5能够36(T旋转。再将连接块6的凸缘61贴合于前 脚架3、后脚架4共四杆件的槽道31、 41端面,使连接块6上的螺丝孔62 对齐前脚架3、后脚架4的通孔32,并以螺丝7依序通过螺丝孔62及通孔 32,将连接块6分别与前脚架3、后脚架4以螺帽71螺合,完成轮转式折 叠椅的组装。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轮转式折叠椅的另一实施例。主要显示本 技术将轮子装设于折叠椅的构想,亦可实现于椅背8与座垫9为皮革材 质的办公用折叠椅上。另外,可以在每一个轮组5上装设剎车板55,以达 到定位的功能。请参阅图4与图5,它们分别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椅的局 部详图以及收合时的动作示意图。当折叠椅被展开时,组合完成的轮组5分 别位于前脚架3末端的外侧(即离开座垫2的一侧),位于后脚架4末端的 内侧(即朝向座垫2的--,』);因此当座椅被收合时,后脚架4被拉向前脚 架3内侧并与前脚架3靠拢,此时,由于后脚架4的槽道41端面与前脚架 3的槽道31端面反向,装设于前脚架3、后脚架4上的轮组5必然反向,因 而前脚架3、后脚架4相互收合时不会产生干涉现象。本技术的轮转式折叠椅让乘坐者可随时控制移动,要折叠收藏时也 可凭借轮子的帮助拖曳至收藏处,相当省力,同时此种折叠座椅椅脚装置滑 轮的转轮设计,是用连接块来将轮子装设在椅脚上,因此更可达到坚固耐用 及更换轮子方便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旨在据以对本实 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技术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轮转式折叠座椅,包含一背垫、一座垫以及枢设于该座垫两侧的前脚架与后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架、后脚架末端各设有一轮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转式折叠座椅,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转式折叠座椅,包含一背垫、一座垫以及枢设于该座垫两侧的前脚架与后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架、后脚架末端各设有一轮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美全,王资媚,
申请(专利权)人:凌美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