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552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及其应用,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586。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在于分离得到的高效降解菌株BI‑1,降解性状稳定,环境适应性强,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均有很强的降解能力,适宜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在于降解菌剂制备的发酵工艺,pH、通气量、转速以及温度的设定,确保发酵完成后的菌株活力及活菌数量,能更有效的施用于吡嘧磺隆的污染环境。

A Degradation Strain bi-1 of pyrazosulfuron methyl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研发的高效、广谱除草剂,目前是第二大类除草剂,全球销售额超过23亿美元,仅次于氨基酸类除草剂。该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活性阻碍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合成,从而达到除草效果。吡嘧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代表性品种,因其高效、单位面积用量低,且对水稻田的阔叶杂草、莎草等恶性杂草防除效果好,在我国广泛使用。但吡嘧磺隆残留半衰期长,在农田土壤中不易降解,使用不当易对后茬敏感作物如黄瓜、玉米、晚稻等多种作物产生药害。水稻直播田播后4~5d施用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量超过300g/hm2时,3d后稻株会出现生长停滞、黄化、白根少等药害症状。油菜对吡嘧磺隆敏感,油菜田误施吡嘧磺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药害,必须毁耕改种其他作物。吡嘧磺隆残留也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同时降低土壤的氧化能力。吡嘧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代表性品种,被广泛用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但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58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其保藏编号为CCTCCM2019586。


2.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菌剂,其特征在于,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CCTCCM2019586扩大培养后得到的。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BI-1菌株在R2A培养基上活化,接种于试管斜面上备用;
S2:挑取斜面上菌株接种至含R2A培养基的摇瓶中,振荡培养至对数期;
S3:投料完毕后115℃高压湿热灭菌,冷却至30℃后,将上述培养好的摇瓶菌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入发酵罐中,按设定发酵环境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发酵结束后确保菌体数量达到10亿个/mL以上;
S4:发酵完成后培养液出罐,包装瓶分装成液体剂型,得到吡嘧磺隆降解菌株BI-1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李娜张鑫焦朋飞陈兆进韩辉滑紫微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