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成型机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54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机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装置,该轮胎成型机包括:成型鼓组件;第一助推装置,设置在成型鼓组件上,第一助推装置包括第一助推盘转接板,第一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成型鼓组件上;第二助推装置,与成型鼓组件间隔设置,第二助推装置包括底座组件、移动架组件和第二助推盘转接板,第二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架组件上,移动架组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组件上,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胎成型机在轮胎成型反包时两侧反包的同步性不好的技术问题。

Tire forming machine and tire forming device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成型机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胎成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成型机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轮胎成型反包是轮胎成型过程中的关键步序和工艺,轮胎成型反包具体是指在内衬层、帘布、胎圈等胶料和组件在成型鼓上贴合及就位完毕,待充气定型后,由成型鼓两侧的助推装置推动充气胶囊(胶囊鼓)或反包指(机械鼓)动作,将内衬层及帘布两侧反包到充气胎胚的两侧,进而实现对胎胚的反包。轮胎反包工序对轮胎整体的气密性、均匀性和动平衡性影响较大,因此反包成为成型机最重要的步序之一,对轮胎的品质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轮胎成型工艺的柔性化和可扩展性的发展,以及对轮胎品质要强求的提高,轮胎厂对于反包工艺尤其是反包指装置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包括两侧反包的同步性、胶囊鼓与机械鼓的通用性、规格更换的快速性、承受反包大载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反包的快速性等。轮胎成型反包助推装置包括左反包助推装置和右反包助推装置,目前主流成型机普遍采用将右反包助推装置集成到成型鼓机箱的方案,采用单独的驱动装置,具有集成性高、助推速度快、承受载荷大等优点,满足轮胎厂的要求。相比而言,左侧的助推装置形式各异,因此轮胎厂对成型反包助推装置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左反包装置上。现有技术一采用的方案是将左反包助推装置集成到左侧带束层机箱上,采用和右侧成型鼓机箱的集成方案,即在带束层机箱增加单独侧驱动装置,同时对带束层机箱主轴组件进行优化,使其既满足带束层鼓旋转和变径的要求,又满足左翻版助推装置轴向移动的运动要求。现有技术一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左侧带束层机箱的复杂性,由于带束层机箱本身需要旋转和变径运行,机箱内部普遍采用两套单独驱动的方式或者一套驱动配电磁离合器的方式,上述两种方式本身在带束层机箱内布置已相对紧凑,结构相对复杂,导致可维护性较差,若采用技术一的方案将左反包助推着装置集成到带束层机箱,其结构更加复杂,可靠性较低,可维护性较差;在现行柔性成型系统的背景下,主机一条线的长度较长,即带束层机箱距离轮胎成型反包位置较远;若采用现有技术一的方案,带束层机箱或成型鼓机箱轴向运动距离较大,严重影响单胎循环时间,同时主机轴向的机箱大距离运动也会影响整机的布置,增大整机的占地面积。现有技术二采用的方案是在反包成型位左侧增加一套独立静态左反包助推装置,即在成型反包位左侧增加一摆动支架,在反包助推时左侧助推装置启动静态支撑的作用。该技术方案的实现是通过反包时,右侧反包助推装置助推时的作用力驱动整个反包装置,左反包助推装置的反作用力实现左侧反包。现有技术二的缺点主要体现在:由于左反包装置为静态反包装置,反包时通过右法宝助推装置的作用力产生反作用力实现对左侧的反包,其两侧反包的同步性较差,反包后会出现两侧不同步及轮胎两侧不均匀的现象;且该技术方案难以满足胶囊鼓和机械鼓通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成型机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胎成型机在轮胎成型反包时两侧反包的同步性不好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机,包括:成型鼓组件;第一助推装置,设置在成型鼓组件上,第一助推装置包括第一助推盘转接板,第一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成型鼓组件上;第二助推装置,与成型鼓组件间隔设置,第二助推装置包括底座组件、移动架组件和第二助推盘转接板,第二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架组件上,移动架组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组件上,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进一步地,第二助推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助推盘转接板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组件,多个驱动组件均与第二助推盘转接板驱动连接,多个驱动组件为同步驱动,以在多个驱动组件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第二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同步带,多个驱动组件通过同步带进行连接以实现同步驱动。进一步地,第二助推装置还包括:助推丝杆和助推丝母,助推丝杆设置在移动架组件上,助推丝杆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助推丝母套设在助推丝杆上,助推丝杆与第二助推盘转接板连接,以使助推丝杆通过助推丝母带动第二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二助推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助推丝母均与导向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助推盘转接板与导向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导向组件推动第二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导向组件包括:连接板,助推丝母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助推丝母与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多个导向杆,多个导向杆均设置在连接板和第二助推盘转接板之间,多个导向杆间隔设置,移动架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孔,多个导向杆与多个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上设置有多个接口,多个接口用于对应连接不同结构的助推盘。进一步地,第二助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与移动架组件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移动架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导轨滑块,导轨滑块设置在底座上,移动架组件包括移动架和导轨,导轨设置在移动架上,导轨可移动地设置在导轨滑块上以使移动架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组件上。进一步地,第二助推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用于限制移动架组件的运动位置。进一步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设置在底座组件的端部,以通过限位件限制移动架组件的运动位置;缓冲件,设置在限位件上,以对移动架组件进行缓冲。进一步地,第二助推装置还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置在底座组件的端部,以通过检测组件检测移动架组件的运动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装置,轮胎成型装置包括:轮胎成型机,轮胎成型机为上述提供的轮胎成型机;供料装置,供料装置用于给轮胎成型机输送待加工件;送料装置,送料装置用于输送已成型完的轮胎。进一步地,轮胎成型机的成型鼓组件设置在供料装置的一端,轮胎成型机的第二助推装置设置在供料装置的另一端。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单独的第二助推装置,避免了给带束层机箱的结构设计增加复杂性。同时,通过调整移动架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能够使第二助推盘转接板向靠近第一助推装置的运动方向运动,通过调整第一助推盘转接板和第二助推盘转接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能够进行轮胎成型工作,由于第一助推盘转接板和第二助推盘转接板均由单独的驱动件进行驱动,这样能够提高轮胎成型反包的同步性。因此,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胎成型机在轮胎成型反包时两侧反包的同步性不好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助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成型鼓组件(10);/n第一助推装置(20),设置在所述成型鼓组件(10)上,所述第一助推装置(20)包括第一助推盘转接板,所述第一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成型鼓组件(10)上;/n第二助推装置(30),与所述成型鼓组件(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助推装置(30)包括底座组件(31)、移动架组件(32)和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组件(32)上,所述移动架组件(32)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31)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鼓组件(10);
第一助推装置(20),设置在所述成型鼓组件(10)上,所述第一助推装置(20)包括第一助推盘转接板,所述第一助推盘转接板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成型鼓组件(10)上;
第二助推装置(30),与所述成型鼓组件(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助推装置(30)包括底座组件(31)、移动架组件(32)和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组件(32)上,所述移动架组件(32)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31)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助推装置(30)还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34),与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驱动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包括:
多个驱动组件(341),多个所述驱动组件(341)均与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驱动连接,多个所述驱动组件(341)为同步驱动,以在多个所述驱动组件(341)的共同作用下推动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4)还包括同步带,多个所述驱动组件(341)通过所述同步带进行连接以实现同步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助推装置(30)还包括:
助推丝杆(35)和助推丝母(36),所述助推丝杆(35)设置在所述移动架组件(32)上,所述助推丝杆(35)与所述驱动组件(34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助推丝母(36)套设在所述助推丝杆(35)上,所述助推丝杆(35)与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连接,以使所述助推丝杆(35)通过所述助推丝母(36)带动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助推装置(30)还包括:
导向组件(37),所述助推丝母(36)和所述助推丝母(36)均与所述导向组件(3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与所述导向组件(37)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所述导向组件(37)推动所述第二助推盘转接板(3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37)包括:
连接板(371),所述助推丝母(36)与所述连接板(371)的一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丽李远志奚道双李晓冬吴鹏林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