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6929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首先根据滚压轮的设计模型生成滚压轮样条曲线;通过轮廓仪获取胎胚样本的离散轮廓数据,生成轮廓参考样条曲线;将两者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使用空间碰撞检测方法生成初始滚压轨迹;将滚压轨迹输入轮廓仪,获取胎胚的结果轮廓,并生成结果轮廓样条曲线;分析结果轮廓样条曲线与轮廓参考样条曲线的差异,生成误差补偿后的滚压轨迹;重复上两步操作直至结果轮廓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之间的差异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将最终的滚压轨迹作为生产用滚压轨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快、适应性广等特点,可以提高轮胎制造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An automatic generating method of rolling track of roller press for tire forming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制造领域,具体涉及轮胎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化生成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测量和分析轮胎胎面的轮廓数据,自动生成带有制造误差补充功能的辊压轨迹。
技术介绍
子午线轮胎成为世界轮胎发展的主流产品以后,也逐渐成为我国相关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方向。目前我国子午线轮胎属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一些技术含量高、性能好的子午线轮胎所占比例依然较少。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大轮胎公司纷纷投入巨资,扶持子午线轮胎生产项目,这给子午线轮胎成型的相关技术发展带来机遇。子午胎成型工序是指将前工序所生产的半成品部件,例如胎体、带束层、钢丝圈内衬层及各种型胶部件等,在成型机上组合成胚胎的过程。北京贝特里戴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宝奎曾提出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新胎面滚压机构,并对应提出了该机构的平移摆转控制技术。该滚压机构,其结构简单,方便调整,但对电器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董世春、刘华等人曾深入探讨了半钢子午胎成型工艺对轮胎质量的影响,并认为胎面存在的贴偏和不均匀拉伸,是造成轮胎肩空、肩爆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轮胎动平衡和均匀性的重要因素。若胎面贴偏,则使轮胎肩部一侧偏厚,而另一侧偏薄,材料分布不均,造成轮胎肩空、肩爆。超长的胎面在贴合时,局部材料过剩而起鼓,压胎面时,起鼓部位压辊压不实,易存有空气,使用过程中,对应位置生热高,易脱空,致使轮胎肩空、肩爆。而超短的胎面在贴合时,造成局部拉伸严重,使局部材料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易爆破。以上操作均能影响轮胎的动平衡和均匀性。胎面压辊是控制胎面质量的最关键环节。胎面压辊是成型机组合压辊的后压辊,其滚压轨迹决定了轮胎冠部及肩部各层的气泡是否能驱离干净,进而决定了各层之间是否实现紧密贴合。如不能将气泡驱离干净将导致成品胎肩空、层间气泡等疵病发生,严重影响轮胎品质和寿命,造成轮胎不合格。每种规格的轮胎在不同的成型机生产时,需人工不断调试各压辊参数以实现胎面轮廓的一致性。因为轮廓测量不能在位实现,装夹导致的变形往往使操作人员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轮廓质量的反复。整个过程耗时严重且造成大量的物料浪费。因此,实现压辊机滚压轨迹的智能化、自动化生成,对于提高机台调试效率、降低轮胎疵病发生概率等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子午线轮胎胎面压辊工艺难控制、胎面轮廓一致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精度高、收敛快、适应性广,可以根据在线测量结果对滚压轨迹进行补偿纠正,从而提高轮胎制造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滚压轮的设计模型生成滚压轮样条曲线;步骤(2).使用轮廓仪获取胎胚样本的离散轮廓数据,生成轮廓参考样条曲线;步骤(3).将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统一转换到世界坐标系;步骤(4).对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碰撞检测,生成初始滚压轨迹;步骤(5).将初始滚压轨迹输入至压辊机,进行轮胎胎面压辊成型试验,并使用轮廓仪获取胎胚的结果轮廓,生成结果轮廓样条曲线;步骤(6).分析结果轮廓样条曲线与轮廓参考样条曲线之间的差异,并生成误差补偿后的辊压轨迹;步骤(7).重复步骤5和步骤6的操作直至结果轮廓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之间的差异稳定在较小的合理区间内,并将最终的滚压轨迹作为生产用滚压轨迹。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滚压轮样条曲线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二维封闭曲线,其几何中心与滚压轮几何中心重合,且其所在平面与滚压轮的回转对称轴平行;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工作面对称轴与辊压轮的回转对称轴垂直。步骤(2)所述的轮廓仪为非接触式轮廓仪,优选的轮廓仪类型为激光3D轮廓仪。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滚压轮样条曲线、轮廓参考样条曲线和结果轮廓样条曲线均为二维曲线,所采用的样条类型为下列之一:自然三次样条(NaturalCubicSpline)、Hermite样条、Cardinal样条、Kochanek-Bartels样条、Bezier样条、B样条。优选的样条类型为Cardinal样条。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的对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碰撞检测,具体方法如下:将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统一转换到x-y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将滚压轮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离散化,两个相邻的离散点Pw[i]和Pw[i+1]之间的距离为ΔL,离散点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工作面对称轴经过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几何中心点W,所述离散点顺序组成多边形Upw;将轮廓参考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离散化,两个相邻的离散点Pc[j]和Pc[j+1]之间的距离为ΔL,计算离散点Pc[j]对应的法向量Vc[j],所述离散点的集合为参考轮廓点集Upc;调整多边形Upw的角度,使离散点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工作面对称轴与离散点Pc[j]对应的法向量Vc[j]平行;沿着离散点Pc[j]对应的法向量Vc[j]方向移动多边形Upw的位置,使Upc中仅有一个点包含在多边形Upw中,且保证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几何中心点W与离散点Pc[j]之间的距离最大,完成碰撞检测;多边形Upw的位置Pt[j]和法向量Vc[j]作为离散点Pc[j]对应的轨迹信息,逐一计算和记录Upc中每个点对应的轨迹信息,作为初始滚压轨迹。进一步的,步骤(6)所述的生成误差补偿后的辊压轨迹,具体方法如下:将所述结果轮廓样条曲线沿x方向空间离散化为序列Sr,将所述轮廓参考样条曲线空间离散化为序列Sc,计算序列Sr和序列Sc的互相关函数CCrc;求取所述互相关函数CCrc的最大值所对应的x轴位置Pcc-max,将序列Sc在x方向上平移Pcc-max,得到平移后的序列Scs,并将序列Scs的无效区域补零;计算序列Sr与平移后的序列Scs之间的差值,第k个点对应的差值Src[k]=Sr[k]-Scs[k];当差值Src[k]对应的绝对值Abs(Src[k])大于系统的设定阈值时,则需要对k点对应位置处的辊压轨迹进行补偿;当Src[k]>0时,调整所述多边形Upw的角度,使多边形Upw与参考轮廓点集Upc的边界重合量Vcoin较多;调整多边形Upw的位置,使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几何中心点W与k点对应位置间的距离L9wk较小;整体判据为Vcoin与Lwk的比值最大;当Src[k]<0时,调整所述多边形Upw的角度,使多边形Upw与参考轮廓点集Upc的边界重合量Vcoin较少;调整多边形Upw的位置,使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几何中心点W与k点对应位置间的距离Lwk较大;整体判据为Vcoin与Lwk的比值最小;当k点对应位置的角度和距离调整后,需要对k点的临近点进行同趋势调整,调整的方法使用线性差值。进一步的,步骤(7)中的结果轮廓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n步骤(1).根据滚压轮的设计模型生成滚压轮样条曲线;/n步骤(2).使用轮廓仪获取胎胚样本的离散轮廓数据,生成轮廓参考样条曲线;/n步骤(3).将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统一转换到世界坐标系;/n步骤(4).对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碰撞检测,生成初始滚压轨迹;/n步骤(5).将初始滚压轨迹输入至压辊机,进行轮胎胎面压辊成型试验,并使用轮廓仪获取胎胚的结果轮廓,生成结果轮廓样条曲线;/n步骤(6).分析结果轮廓样条曲线与轮廓参考样条曲线之间的差异,并生成误差补偿后的辊压轨迹;/n步骤(7).重复步骤5和步骤6的操作直至结果轮廓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之间的差异稳定在较小的合理区间内,并将最终的滚压轨迹作为生产用滚压轨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滚压轮的设计模型生成滚压轮样条曲线;
步骤(2).使用轮廓仪获取胎胚样本的离散轮廓数据,生成轮廓参考样条曲线;
步骤(3).将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统一转换到世界坐标系;
步骤(4).对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碰撞检测,生成初始滚压轨迹;
步骤(5).将初始滚压轨迹输入至压辊机,进行轮胎胎面压辊成型试验,并使用轮廓仪获取胎胚的结果轮廓,生成结果轮廓样条曲线;
步骤(6).分析结果轮廓样条曲线与轮廓参考样条曲线之间的差异,并生成误差补偿后的辊压轨迹;
步骤(7).重复步骤5和步骤6的操作直至结果轮廓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之间的差异稳定在较小的合理区间内,并将最终的滚压轨迹作为生产用滚压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滚压轮样条曲线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二维封闭曲线,其几何中心与滚压轮几何中心重合,且其所在平面与滚压轮的回转对称轴平行;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工作面对称轴与辊压轮的回转对称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轮廓仪为非接触式轮廓仪,优选的轮廓仪类型为激光3D轮廓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滚压轮样条曲线、轮廓参考样条曲线和结果轮廓样条曲线均为二维曲线,所采用的样条类型为下列之一:自然三次样条(NaturalCubicSpline)、Hermite样条、Cardinal样条、Kochanek-Bartels样条、Bezier样条、B样条;优选的样条类型为Cardinal样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轮胎成型控制的辊压机滚压轨迹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对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碰撞检测,具体方法如下:
将滚压轮样条曲线和轮廓参考样条曲线统一转换到x-y二维平面坐标系中;
将滚压轮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离散化,两个相邻的离散点Pw[i]和Pw[i+1]之间的距离为ΔL,离散点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工作面对称轴经过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几何中心点W,所述离散点顺序组成多边形Upw;
将轮廓参考样条曲线进行空间离散化,两个相邻的离散点Pc[j]和Pc[j+1]之间的距离为ΔL,计算离散点Pc[j]对应的法向量Vc[j],所述离散点的集合为参考轮廓点集Upc;
调整多边形Upw的角度,使离散点滚压轮样条曲线的工作面对称轴与离散点Pc[j]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安玉蒋志强郑励杜慧林王博张文浩居冰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杭州睿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