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君辉专利>正文

旋流式高效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541 阅读:4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流式高效燃气燃烧器,燃烧座(2)腔底安装一喷气管(5),管底与主进气管(10)连通,座壁开口,其内构成混流腔(11),其特征在于燃烧座(2)上方有一旋流台(4),该旋流台顶部为圆平台(4.5),圆面下制成直径大于平台(4.5)的肩台(4.2),肩台(4.2)上圆周排列旋流板(4.3);与燃烧座(2)螺纹连接的喷气头(3)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旋流台圆平台面(4.5)直径并同心安装,两者之间的环缝构成主火喷气环形口(6),喷气头(3)的外缘与燃烧座(2)外圈上端密贴配合,其内构成小火混流环腔(7),环腔(7)底部与辅进气管(9)相通,顶部开有圆周间隔排列的小火喷气孔(3.1)。(*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灶具,特别是一种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厨房使用的燃气燃烧器,其燃气通道与空气通道多为引射型直通结构,两种气体混合时间短,造成混合效果差,热效率低,也即能源利用效率低,消费者的能源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与空气混合效果良好的节能燃气燃烧器。本技术的燃烧座腔底安装一喷气管,管底与主进气管连通,座壁开口,其内构成混流腔,其特征在于燃烧座上方有一旋流台,该旋流台顶部为圆平台,圆面下制成直径大于平台的肩台,肩台上圆周排列旋流板;与燃烧座螺纹连接的喷气头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旋流台圆平台面直径并同心安装,两者之间的环缝构成主火喷气环形口,喷气头的外缘与燃烧座外圈上端密贴配合,其内构成小火混流环腔,环腔底部与辅进气管相通,顶部开有圆周间隔排列的小火喷气孔。燃烧座座壁开口处可与鼓风机的出气口连接。鼓风机出口的中心偏离燃烧座内轴心的喷气管。旋流台底面制有管体,管壁底端与燃烧座螺纹连接,管壁开有多个通孔。喷气管上端与旋流台底部中心固连,下端与燃烧座内底螺纹连接。本技术在喷气头中心安装的旋流台,其肩台上设置的圆周排列的旋流板,使混合气从旋流板之间由外向内进入形成涡旋气流,增加了混合效果,使燃烧效果明显提高,并且从环形喷气口喷出的混合气呈涡旋气流,其燃烧的火头也呈涡旋形沿锅底上升,增加了火头与锅的接触时间,即相同的燃气量所产生的火头与锅体接触时间延长,热效率提高。对于鼓风机式强制进风型,由于鼓风机出风口非正对燃烧座中轴,使进入的气流在腔内形成涡流,其与喷气管出来的燃气接触时间更长,混流效果更好。由于热效率的提高,既节约了能源,也减少了消费者的能源费用。据试验,在相同燃气量的和相同的热负荷情况下,本技术比普通燃具可缩短燃烧时间15%左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鼓风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燃烧座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图1旋流台俯视图。图5为图1中喷气头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适合于餐馆饭店使用的需有较大火力的鼓风式燃烧器。燃烧座2外形由图1、图2、图3可示,其上部为三个同心圈,其下部为圆柱管形,管壁开有进风口12,可与鼓风机13出风口连接。该进风口中心偏离圆柱形座的轴心,使进风沿座壁在混气腔11内产生涡旋。座2底部中心螺连竖立的喷气管5,并与主进气管10相通,座2上端内圆与旋流台4下部的管体4.1螺连,管体4.1的管壁上开有多个通孔4.4;旋流台4顶部为圆平台4.5,该平台下制成直径大于其的肩台4.2,肩台4.2上圆周排列多个按割线方向的导流板4.3,其形状参照图4,混合气从各导流板之间的间隔中进入。燃烧座2上部中圈制有内螺纹,与喷火头3下端的管体4.1螺连。燃烧座2上部外圈壁与喷火头3外沿搭接,喷火头3上部靠近外缘开有圆周排列的小火喷气口3.1,其内构成燃气空气混合环腔7,腔底开有一通孔与辅进气管9连通,图中标记9.1为空气进孔。喷气头3上端开有中心大圆孔3.2,如图5所示,其下端管体4.1旋入座2的中圈,该大圆孔正套于圆台4.5之外,大圆孔3.2的直径大于圆台4.5的直径,组装后两者之间留有环缝,该环缝即为大火喷气环形口6,调整喷火头3的高度,可调整大火的喷火方向。图中标记1为集火罩兼锅架。阀8为组合式开关,取代原有产品大、小火分别由单个气阀控制的结构。该组合开关为三通结构,其内制成波段开关式结构。当起始扳动旋柄时,先开启辅进气管9,同时打火引燃外圈小火,继续扳动旋柄,主进气管10开启,同时启动鼓风机10,内环大火由外圈小火引燃。工作时,主喷气管5喷射燃气,并与鼓风机10进来的空气涡旋混合上升至管体4.1内,从管壁圆孔4.4出来,再从导流板4.3之间间隔进入,从环缝口6喷出。由于其曲径路程,燃气与空气混合时间长,混合充分。鼓风机10电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其优点是安全电压(直流24V),可避免老产品的220V交流电源,万一电线漏电,厨师用铁勺时会造成的触电事故,而且无刷直流电机效率高,耗电省。当省略鼓风机10时,可作为家用燃气灶,由于热空气上升及旋流作用,燃烧效率仍高于普通燃气灶。图6表示了另一种旋流台结构。其底部无开孔管体,喷气管5顶端直接与旋流台4底部固连,同时兼具旋流台的支撑体,混流效果接近,但结构简单。权利要求1.一种旋流式高效燃气燃烧器,燃烧座(2)腔底安装一喷气管(5),管底与主进气管(10)连通,座壁开口,其内构成混流腔(11),其特征在于燃烧座(2)上方有一旋流台(4),该旋流台顶部为圆平台(4.5),圆面下制成直径大于平台(4.5)的肩台(4.2),肩台(4.2)上圆周排列旋流板(4.3);与燃烧座(2)螺纹连接的喷气头(3)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旋流台圆平台面(4.5)直径并同心安装,两者之间的环缝构成主火喷气环形口(6),喷气头(3)的外缘与燃烧座(2)外圈上端密贴配合,其内构成小火混流环腔(7),环腔(7)底部与辅进气管(9)相通,顶部开有圆周间隔排列的小火喷气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烧座(2)座壁开口处可与鼓风机(13)的出气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鼓风机(13)出口的中心偏离燃烧座(2)内轴心的喷气管(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旋流台(4)底面制有管体(4.1),管壁底端与燃烧座(2)螺纹连接,管壁开有多个通孔(4.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喷气管(5)上端与旋流台(4)底部中心固连,下端与燃烧座(2)内底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灶具,特别是一种旋流式高效燃气燃烧器。其燃烧座腔底安装一喷气管,管底与主进气管连通,座壁开口,燃烧座上方有一旋流台,其顶部为圆平台,圆面下的肩台上圆周排列旋流板;与燃烧座外圈螺纹连接的喷气头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旋流台顶面直径并同心安装,两者之间的环缝构成主火喷气环形口,喷气头的外缘与燃烧座上端密贴配合,其内构成小火混流环腔,顶部开有圆周间隔排列的小火喷气孔。本技术节能效果明显提高。文档编号F24C3/08GK2649978SQ0325598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林君辉 申请人:林君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君辉
申请(专利权)人:林君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