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散热用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散热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散热用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目前大多数的新能源汽车都指的是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的锂离子电池,它是通过并联再串联的方向形成汽车电池组,由于电池之间密集的组装方式,很容易形成高温环境,对电池性能与荷电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会导致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控制失效。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方法一般包括以下三种:(1)通过散热铝管与冷却液形成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散热用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n端乙烯基甲基硅油30-40份、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3份、聚甲基氢硅氧烷2-5份、四甲氧基硅烷0.1-1份、石墨烯掺杂氮化硼20-30份、气相法白炭黑10-20份、微晶石蜡1-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0.2份、KH-570 5-10份、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20-25份、乙炔基环己醇0.1-0.5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5-10份、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2份、硅氢加成催化剂0.01-0.02份、水100-2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散热用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端乙烯基甲基硅油30-40份、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3份、聚甲基氢硅氧烷2-5份、四甲氧基硅烷0.1-1份、石墨烯掺杂氮化硼20-30份、气相法白炭黑10-20份、微晶石蜡1-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0.2份、KH-5705-10份、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20-25份、乙炔基环己醇0.1-0.5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5-10份、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2份、硅氢加成催化剂0.01-0.02份、水100-2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散热用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端乙烯基甲基硅油30份、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聚甲基氢硅氧烷5份、四甲氧基硅烷0.5份、石墨烯掺杂氮化硼30份、气相法白炭黑15份、微晶石蜡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KH-5706份、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20份、乙炔基环己醇0.2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6份、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份、硅氢加成催化剂0.01份、水15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散热用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端乙烯基甲基硅油36份、α,ω-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聚甲基氢硅氧烷5份、四甲氧基硅烷0.2份、石墨烯掺杂氮化硼30份、气相法白炭黑15份、微晶石蜡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份、KH-5705份、甲基乙烯基MQ硅树脂25份、乙炔基环己醇0.2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10份、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份、硅氢加成催化剂0.01份、水10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散热用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掺杂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硼砂和尿素分别干燥脱水,球磨混合后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200-400℃反应3-5h,得到反应中间体;
(2)将反应中间体粉碎过400目筛网后与石墨烯混合均匀,混合物置于碳管炉中在氢气氛围下一次升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品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