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包括:主板,副板,主板第一螺孔,主板第二螺孔,主板第一螺母,主板第二螺母,主板第一通孔,主板第二通孔,副板第一螺孔,副板第二螺孔,副板第一螺母,副板第二螺母,副板第一通孔和副板第二通孔,其中:所述主板一端与所述副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板的内部设有所述主板第一通孔和所述主板第二通孔,所述副板的内部设有所述副板第一通孔和所述副板第二通孔,所述主板被所述主板第一通孔和所述主板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副板被所述副板第一通孔和所述副板第二通孔贯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自身所含的螺孔为设备提供固定螺孔,方便了机床上其他设备的加装。
A wall plate structure of machine tool with embedded nu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床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
技术介绍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加工工具。在机床的工作过程中,常常会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需要将其他设备加装在机床上,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机床设计的孔位有限,不便加装其它设备,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此外,机床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自身关键部位进行加固,而市场上目前没有专门的加固件,存在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包括:主板,副板,主板第一螺孔,主板第二螺孔,主板第一螺母,主板第二螺母,主板第一通孔,主板第二通孔,副板第一螺孔,副板第二螺孔,副板第一螺母,副板第二螺母,副板第一通孔和副板第二通孔,其中:主板一端与副板一端固定连接,主板的内部设有主板第一通孔和主板第二通孔,副板的内部设有副板第一通孔和副板第二通孔,主板被主板第一通孔和主板第二通孔贯穿,副板被副板第一通孔和副板第二通孔贯穿,主板第一通孔内嵌有主板第一螺母,主板第二通孔内嵌有主板第二螺母,副板第一通孔内嵌有副板第一螺母,副板第二通孔内嵌有副板第二螺母,主板第二螺母中的主板第二螺孔的内径大于主板第一螺母中的主板第一螺孔的内径,副板第二螺母中的副板第二螺孔的内径大于副板第一螺母中的副板第一螺孔的内径,主板第二螺孔分布在主板第一螺孔阵列的内部,副板第二螺孔分布在副板第一螺孔阵列的内部。进一步的,主板第一通孔在主板以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布,副板第一通孔在副板以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布。进一步的,对于分布在主板上的主板第一通孔而言,水平方向上两最相邻主板第一通孔的距离为主板长度的1/3-2/5,竖直方向上两最相邻主板第一通孔的距离为主板宽度的1/3-2/5。进一步的,对于分布在副板上的副板第一通孔而言,水平方向上两最相邻副板第一通孔的距离为副板长度的1/3-2/5,竖直方向上两最相邻副板第一通孔的距离为副板宽度的1/2-2/3。进一步的,以任意4个主板第一通孔为顶点形成的矩形为主板第一通孔矩形,周长最小的主板第一通孔矩形为最小主板第一通孔矩形,最小主板第一通孔矩形的对角线交点位置设有主板第二通孔。进一步的,以任意4个副板第一通孔为顶点形成的矩形为副板第一通孔矩形,周长最小的副板第一通孔矩形为最小副板第一通孔矩形,最小副板第一通孔矩形的对角线交点位置设有副板第二通孔。进一步的,主板上主板第一通孔的数量为9个,副板上副板第一通孔的数量为6个。进一步的,主板上主板第二通孔的数量为4个,副板上副板第二通孔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的,主板第一螺孔和副板第一螺孔的内径均为5mm,主板第二螺孔和副板第二螺孔的内径均为10mm。进一步的,主板和副板的厚度均为3mm-8mm。进一步的,主板和副板所成夹角为9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可通过自身所含的螺孔将自身固定在机床上,同时可通过其他的螺孔为设备提供固定螺孔,方便了机床上其他设备的加装;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可通过自身带有的螺孔和直角结构实现螺孔的位置迁移和角度转换;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可通过自身的两种直径的螺孔实现不同大小的螺孔的转换,具体为通过小螺孔将自身固定在机床上然后为设备提供自身的大螺孔,或者通过大螺孔将自身固定在机床上然后为设备提供自身的小螺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嵌入螺母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嵌入螺母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未嵌入螺母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未嵌入螺母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主板;2、副板;13、主板第一螺孔;14、主板第二螺孔;15、主板第一螺母;16、主板第二螺母;17、主板第一通孔;18、主板第二通孔;23、副板第一螺孔;24、副板第二螺孔;25、副板第一螺母;26、副板第二螺母;27、副板第一通孔;28、副板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包括:主板1,副板2,主板第一螺孔13,主板第二螺孔14,主板第一螺母15,主板第二螺母16,主板第一通孔17,主板第二通孔18,副板第一螺孔23,副板第二螺孔24,副板第一螺母25,副板第二螺母26,副板第一通孔27和副板第二通孔28,其中:主板1一端与副板2一端固定连接,主板1的内部设有主板第一通孔17和主板第二通孔18,副板2的内部设有副板第一通孔27和副板第二通孔28,主板1被主板第一通孔17和主板第二通孔18贯穿,副板2被副板第一通孔27和副板第二通孔28贯穿,主板第一通孔17内嵌有主板第一螺母15,主板第二通孔18内嵌有主板第二螺母16,副板第一通孔27内嵌有副板第一螺母25,副板第二通孔28内嵌有副板第二螺母26,主板第二螺母16中的主板第二螺孔14的内径大于主板第一螺母15中的主板第一螺孔13的内径,副板第二螺母26中的副板第二螺孔24的内径大于副板第一螺母25中的副板第一螺孔23的内径,主板第二螺孔14分布在主板第一螺孔13阵列的内部,副板第二螺孔24分布在副板第一螺孔23阵列的内部。进一步的,主板第一通孔17在主板1以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布,副板第一通孔27在副板2以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布。进一步的,对于分布在主板1上的主板第一通孔17而言,水平方向上两最相邻主板第一通孔17的距离为主板1长度的1/3-2/5,竖直方向上两最相邻主板第一通孔17的距离为主板1宽度的1/3-2/5。进一步的,对于分布在副板2上的副板第一通孔27而言,水平方向上两最相邻副板第一通孔27的距离为副板2长度的1/3-2/5,竖直方向上两最相邻副板第一通孔27的距离为副板2宽度的1/2-2/3。进一步的,以任意4个主板第一通孔17为顶点形成的矩形为主板第一通孔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包括:主板(1),副板(2),主板第一螺孔(13),主板第二螺孔(14),主板第一螺母(15),主板第二螺母(16),主板第一通孔(17),主板第二通孔(18),副板第一螺孔(23),副板第二螺孔(24),副板第一螺母(25),副板第二螺母(26),副板第一通孔(27),副板第二通孔(28),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板(1)一端与所述副板(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板(1)的内部设有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和所述主板第二通孔(18),所述副板(2)的内部设有所述副板第一通孔(27)和所述副板第二通孔(28),所述主板(1)被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和所述主板第二通孔(18)贯穿,所述副板(2)被所述副板第一通孔(27)和所述副板第二通孔(28)贯穿,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内嵌有所述主板第一螺母(15),所述主板第二通孔(18)内嵌有所述主板第二螺母(16),所述副板第一通孔(27)内嵌有所述副板第一螺母(25),所述副板第二通孔(28)内嵌有所述副板第二螺母(26),所述主板第二螺母(16)中的所述主板第二螺孔(14)的内径大于所述主板第一螺母(15)中的所述主板第一螺孔(13)的内径,所述副板第二螺母(26)中的所述副板第二螺孔(24)的内径大于所述副板第一螺母(25)中的所述副板第一螺孔(23)的内径,所述主板第二螺孔(14)分布在所述主板第一螺孔(13)阵列的内部,所述副板第二螺孔(24)分布在所述副板第一螺孔(23)阵列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包括:主板(1),副板(2),主板第一螺孔(13),主板第二螺孔(14),主板第一螺母(15),主板第二螺母(16),主板第一通孔(17),主板第二通孔(18),副板第一螺孔(23),副板第二螺孔(24),副板第一螺母(25),副板第二螺母(26),副板第一通孔(27),副板第二通孔(28),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1)一端与所述副板(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板(1)的内部设有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和所述主板第二通孔(18),所述副板(2)的内部设有所述副板第一通孔(27)和所述副板第二通孔(28),所述主板(1)被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和所述主板第二通孔(18)贯穿,所述副板(2)被所述副板第一通孔(27)和所述副板第二通孔(28)贯穿,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内嵌有所述主板第一螺母(15),所述主板第二通孔(18)内嵌有所述主板第二螺母(16),所述副板第一通孔(27)内嵌有所述副板第一螺母(25),所述副板第二通孔(28)内嵌有所述副板第二螺母(26),所述主板第二螺母(16)中的所述主板第二螺孔(14)的内径大于所述主板第一螺母(15)中的所述主板第一螺孔(13)的内径,所述副板第二螺母(26)中的所述副板第二螺孔(24)的内径大于所述副板第一螺母(25)中的所述副板第一螺孔(23)的内径,所述主板第二螺孔(14)分布在所述主板第一螺孔(13)阵列的内部,所述副板第二螺孔(24)分布在所述副板第一螺孔(23)阵列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内嵌式螺母的机床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在所述主板(1)以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布,所述副板第一通孔(27)在所述副板(2)以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布;
对于分布在所述主板(1)上的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而言,水平方向上两最相邻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的距离为所述主板(1)长度的1/3-2/5,竖直方向上两最相邻所述主板第一通孔(1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浦飞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