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圈拼接用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35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圈拼接用压紧装置,位于安装在机架上端的码钉枪的下方,包括托辊及位于托辊两侧且与托辊平行的两个压辊,分别用于支撑和压紧胶圈;托辊位于码钉枪的正下方且固定连接于一转轴的左端,转轴转动吊装在机架的内侧、其上转动套有内套管,内套管外转动套有长度小于内套管的外套管,内套管及外套管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呈F型结构且相互错开的连杆,连杆前端与压辊转动连接;两根连杆中部通过弹力绳相连接,弹力绳拉伸后可挂在固定设于机架下端的挂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压辊与一个托辊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压紧结构,实现了胶圈在拼接前的固定,释放了操作人员的双手,降低了操作人员在胶圈钉合拼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A pressing device for rubber ring spli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圈拼接用压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旧轮胎机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胶圈拼接用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己经普遍成为一种主要交通工具,这样产生的废旧轮胎数量也成倍增加,因而对废旧轮胎的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够节省大量资源,而且可以减小环境污染。废旧轮胎经过切除一侧面的胎边胶后得到胶盆、切除两侧面的胎边胶后得到胶圈,胶圈与胶盆、或者胶圈与胶圈再经过钉合拼接在一起可以制成防撞桶。目前,在胶圈钉合拼接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扶着胶圈将其直接放在支撑座上的,同时方便随时转动胶圈使未钉合的部位移至面前进行钉合,使得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在胶圈转动时不能进行钉合,无法保证钉合拼接过程的连续性,钉合拼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圈拼接用压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胶圈钉合拼接中,操作人员手扶着胶圈将其直接放在支撑座上的,同时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转动胶圈使未钉合的部位移至面前进行钉合,使得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在胶圈转动时不能进行钉合,无法保证钉合拼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圈拼接用压紧装置,位于安装在机架(1)上端的码钉枪(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3)及位于所述托辊(3)两侧且与所述托辊(3)平行的两个压辊(4),分别用于支撑和压紧胶圈(13);所述托辊(3)位于所述码钉枪(2)的正下方且固定连接于一转轴(5)的左端,所述转轴(5)转动吊装在所述机架(1)的内侧、其上转动套有内套管(6),所述内套管(6)外转动套有长度小于所述内套管(6)的外套管(7),所述内套管(6)及外套管(7)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呈F型结构且相互错开的连杆(8),所述连杆(8)前端与所述压辊(4)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的连杆(8)中部通过弹力绳(9)相连接,所述弹力绳(9)拉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圈拼接用压紧装置,位于安装在机架(1)上端的码钉枪(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3)及位于所述托辊(3)两侧且与所述托辊(3)平行的两个压辊(4),分别用于支撑和压紧胶圈(13);所述托辊(3)位于所述码钉枪(2)的正下方且固定连接于一转轴(5)的左端,所述转轴(5)转动吊装在所述机架(1)的内侧、其上转动套有内套管(6),所述内套管(6)外转动套有长度小于所述内套管(6)的外套管(7),所述内套管(6)及外套管(7)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呈F型结构且相互错开的连杆(8),所述连杆(8)前端与所述压辊(4)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的连杆(8)中部通过弹力绳(9)相连接,所述弹力绳(9)拉伸后可挂在固定设于所述机架(1)下端的挂钩(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圈拼接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右端与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的驱动机构(11)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1)用于驱使所述转轴(5)转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家萍王伦樊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艺仑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