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12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包括底座,用于盛装原材料的模具体,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对所述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加压的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当所述模具体置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时与模具体电性连通并对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通电加热的加热组件。实现将双向超高压和热压烧结过程同时进行,缩短了石墨材料的生产流程,减少了生产时间,将碳制品生产工艺时间由原有的几个月(浸焙阶段)压缩至几个小时内。

A bi-directional high-pressure hot pressing stone ink bur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
技术介绍
石墨由于其特殊结构,而具有如下特殊性质:耐高温性,即使经超高温电弧灼烧,重量的损失很小,热膨胀系数也很小。石墨强度随温度提高而加强,在2000℃时,石墨强度提高一倍;导电、导热性,石墨的导电性比一般非金属矿高一百倍,导热性超过钢、铁、铅等金属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甚至在极高的温度下,石墨成绝热体;润滑性,石墨的润滑性能取决于石墨鳞片的大小,鳞片越大,摩擦系数越小,润滑性能越好;化学稳定性、石墨在常温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耐酸、耐碱和耐有机溶剂的腐蚀。可塑性,石墨的韧性好,可碾成很薄的薄片;抗热震性,石墨在常温下使用时能经受住温度的剧烈变化而不致破坏,温度突变时,石墨的体积变化不大,不会产生裂纹。因此,石墨在工业上运用极广,几乎每个行业都会用到,工业上多用的是人造石墨。高纯、高强、高密、高模量石墨,被称为特种石墨,具有特殊的物理与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到铝产业、钢铁产业、玻璃制造、环境保护、化学产业、航空航天、金属制造、核能电子科学、滑触机械、橡胶行业、结构铸造模、电热元件、单晶炉加热器、冶炼贵重金属用坩锅、电火花加工、烧结模具、金属涂镀等行业。现有的人造石墨生产过程中,是用焙烘炉在1000℃到1300℃温度下将焦碳与粘附沥青混合后予以焦化而生产的,然后将碳素用电热炉在2500℃至3000℃温度下予以石墨化,将无形质碳素体加工成晶性石墨的结构,因此就称为石墨化。在将碳素材料予以石墨化前,还经浸沥青和再次焙烘,这可以增进其电气和机械性能。传统石墨生产过程中多次浸焙、加压、再加热的工艺过程中,生产周期会很长,长达6个月左右,时间成本花费较大,生产效率不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通过该装备,将双向超高压和热压烧结过程同时进行,缩短了石墨材料的生产流程,减少了生产时间,将碳制品生产工艺时间由原有的几个月(浸焙阶段)压缩至几个小时内,旨在解决现有石墨生产中多次浸焙、加压、再加热的工艺过程中,生产周期长,时间成本花费较大,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包括底座,其中,还包括有用于盛装原材料的模具体,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对所述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加压的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当所述模具体置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时与模具体电性连通并对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通电加热的加热组件。进一步,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上部并用于朝下施压的上压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部并用于朝上施压的下压缸,铰接在所述上压缸的外表面和所述下压缸的外表面的铰链,所述上压缸与所述下压缸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模具体的加压空间。进一步,所述模具体包括有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为开口的模具壳体,可移动设置在模具壳体内的下表面开口处的下压板,可移动设置在模具壳体内的上表面开口处的上压板,位于模具壳体内部并用于电性连接加热组件后产生热量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压板、下压板在模具壳体内形成用于盛装原材料的密封空间。进一步,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有导电板,与导电板电性连接的变压器,所述模具体移动到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时与所述导电板连通并与变压器形成通电回路。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把所述模具体推进或拉出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的自动输送机构,所述自动输送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的左右方向侧面的机座,沿所述模具体进出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的方向上固定设置的输送液压缸,所述输送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模具体。进一步,在所述机座与所述模具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与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输送液压缸的输出轴移动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模具体上并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移。进一步,还包括有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液压缸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之间,所述卸料机构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模具体下方的上推液压缸,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并位于所述模具体上方的下推液压缸。进一步,所述卸料机构还包括有侧推料液压缸,所述侧推料液压缸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进一步,所述机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和与第二导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输送液压缸的输出轴移动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上并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移。进一步,所述自动输送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和所述模具体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自动输送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和模具体分别位于支架左右方向的两侧。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通过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沿上下方向对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加压,当所述模具体置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时,通过加热组件与模具体电性连通并对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通电加热,实现了对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上下加压的同时对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加热,完成石墨板的烧结制作,通过该装备,缩短了石墨材料的生产流程,减少了生产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的高压热压烧结石墨工艺曲线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图3中的D-D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00、底座;110、支架;200、模具体;210、模具壳体;220、下压板;230、上压板;240、加热板;300、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310、上压缸;320、下压缸;330、铰链;400、加热组件;410、导电板;500、自动输送机构;510、机座;520、第二导向组件;521、第二导轨;522、第二滑块;530、输送液压缸;540、第一导向组件;541、第一导轨;542、第一滑块;600、卸料机构;610、上推液压缸;620、支撑杆;630、下推液压缸;640、连接板;641、下压柱;700、侧推料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为对结构进行位置描述,以图2中装备的摆放位置作为参考,为装备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以装备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以面向和远离使用者(纸面)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如图2、图4所示,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包括有底座100,用于盛装原材料的模具体200,沿竖直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盛装原材料的模具体,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对所述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加压的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当所述模具体置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时与模具体电性连通并对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通电加热的加热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盛装原材料的模具体,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对所述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加压的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当所述模具体置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时与模具体电性连通并对模具体内的原材料进行通电加热的加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上部并用于朝下施压的上压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部并用于朝上施压的下压缸,铰接在所述上压缸的外表面和所述下压缸的外表面的铰链,所述上压缸与所述下压缸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模具体的加压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体包括有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为开口的模具壳体,可移动设置在模具壳体内的下表面开口处的下压板,可移动设置在模具壳体内的上表面开口处的上压板,位于模具壳体内部并用于电性连接加热组件后产生热量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压板、下压板在模具壳体内形成用于盛装原材料的密封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有导电板,与导电板电性连接的变压器,所述模具体移动到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时与所述导电板连通并与变压器形成通电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高压热压烧结石墨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把所述模具体推进或拉出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内的自动输送机构,所述自动输送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上下双向超高压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战张倩楠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赛普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