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58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包括铝基印制板,通过表面贴装工艺安装在铝基印制板上的U相上臂功率管、V相上臂功率管、W相上臂功率管、U相栅极电阻、V相栅极电阻、W相栅极电阻、U相下臂功率管、V相下臂功率管、W相下臂功率管、温度传感器、U相信号输入端、V相信号输入端、W相信号输入端、U相上臂管栅极电容、V相上臂管栅极电容、W相上臂管栅极电容、温度传感器引线端、模块电源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的优点。

Power module for motor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
技术介绍
在电机控制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电器设备对电机控制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电机控制器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在体积减小的情况下,功率密度和充分散热性能已不能满足未来电器设备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基印制板,通过表面贴装工艺安装在铝基印制板上的U相上臂功率管、V相上臂功率管、W相上臂功率管、U相栅极电阻、V相栅极电阻、W相栅极电阻、U相下臂功率管、V相下臂功率管、W相下臂功率管、温度传感器、U相信号输入端、V相信号输入端、W相信号输入端、U相上臂管栅极电容、V相上臂管栅极电容、W相上臂管栅极电容、温度传感器引线端、模块电源输入端,其中两个U相上臂功率管组成U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U相下臂功率管组成U相的下臂桥电路;两个V相上臂功率管组成V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V相下臂功率管组成V相的下臂桥电路;两个W相上臂功率管组成W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W相下臂功率管组成W相的下臂桥电路;U相上臂功率管、V相上臂功率管、W相上臂功率管的漏极接模块电源输入端正极;U相下臂功率管、V相下臂功率管、W相下臂功率管的源极接模块电源输入端负极;两个U相上臂功率管的的源极与两个U相下臂功率管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U相半桥输出电路,两个V相上臂功率管的的源极与两个V相下臂功率管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V相半桥输出电路,两个W相上臂功率管的的源极与两个W相下臂功率管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W相半桥输出电路;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引线端连接组成温度传感器电路,V相半桥输出电路、U相半桥输出电路、W相半桥输出电路和温度传感器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机控制器功率模块。本技术的所有电子元器件均通过表面贴装工艺贴装在铝基印制板上,散热性能稳定,尺寸变化小,可使各个电子元器件快速均衡散热,避免因为电子元器件热胀冷缩而对线路板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造成影响,可使同样的面积的线路板的电路功率密度提高一倍,同时能有效防止各种电磁干扰,有很好的电磁兼容性;本技术通过在铝基印制板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更加有利于电机控制器对本技术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1U相栅极电阻;2U相上臂功率管;3V相栅极电阻;4V相上臂功率管;5W相栅极电阻;6W相上臂功率管;7铝基印制板;8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引线端;10W相下臂功率管;11W相信号输入端;12模块电源输入端;13V相下臂功率管;14V相信号输入端;15U相下臂功率管;16U相信号输入端;17U相上臂管栅极电容;18V相上臂管栅极电容;19W相上臂管栅极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后。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包括铝基印制板7,通过表面贴装工艺安装在铝基印制板上的U相上臂功率管2、V相上臂功率管4、W相上臂功率管6、U相栅极电阻1、V相栅极电阻3、W相栅极电阻5、U相下臂功率管15、V相下臂功率管13、W相下臂功率管10、温度传感器8、U相信号输入端16、V相信号输入端14、W相信号输入端11、U相上臂管栅极电容17、V相上臂管栅极电容18、W相上臂管栅极电容19、温度传感器引线端9、模块电源输入端12,其中两个U相上臂功率管2组成U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U相下臂功率管15组成U相的下臂桥电路;两个V相上臂功率管4组成V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V相下臂功率管13组成V相的下臂桥电路;两个W相上臂功率管6组成W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W相下臂功率管10组成W相的下臂桥电路;U相上臂功率管2、V相上臂功率管4、W相上臂功率管6的漏极接模块电源输入端12正极;U相下臂功率管15、V相下臂功率管13、W相下臂功率管10的源极接模块电源输入端12负极;两个U相上臂功率管4的的源极与两个U相下臂功率管15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U相半桥输出电路,两个V相上臂功率管4的的源极与两个V相下臂功率管13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V相半桥输出电路,两个W相上臂功率管6的的源极与两个W相下臂功率管10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W相半桥输出电路;温度传感器8与温度传感器引线端9连接组成温度传感器电路,V相半桥输出电路、U相半桥输出电路、W相半桥输出电路和温度传感器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机控制器功率模块。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原理图,功率管VA1、VA3组成U相的上臂桥电路,功率管VA2、VA4组成U相的下臂桥电路。功率管VB1、VB3组成V相的上臂桥电路,功率管VB2、VB4组成V相的下臂桥电路。功率管VC1、VC3组成W相的上臂桥电路,功率管VC2、VC4组成W相的下臂桥电路。功率管VA1、VA3、VB1、VB3、VC1、VC3的漏极接模块电源输入端正极,功率管VA2、VA4、VB2、VB4、VC2、VC4源极接模块电源输入端负极。功率管VA1、VA3的源极与VA2、VA4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U相的输出端,功率管VB1、VB3的源极与VB2、VB4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V相的输出端,功率管VC1、VC3的源极与VC2、VC4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W相的输出端;三个半桥输出电路和温度传感器T1线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机控制器功率模块。三个半桥功率电路的OUT输出端,分别对应驱动电机的U相V相和W相。温度传感器T1实时检测模块的工作温度,当本模块用于电机控制器时,与电机控制器微控制器配合,当模块本体温度超过额定温度时,模块降低功率工作,当模块本体温度超过极限温度时本模块停止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基印制板,通过表面贴装工艺安装在铝基印制板上的U相上臂功率管、V相上臂功率管、W相上臂功率管、U相栅极电阻、V相栅极电阻、W相栅极电阻、U相下臂功率管、V相下臂功率管、W相下臂功率管、温度传感器、U相信号输入端、V相信号输入端、W相信号输入端、U相上臂管栅极电容、V相上臂管栅极电容、W相上臂管栅极电容、温度传感器引线端、模块电源输入端,其中两个U相上臂功率管组成U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U相下臂功率管组成U相的下臂桥电路;两个V相上臂功率管组成V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V相下臂功率管组成V相的下臂桥电路;两个W相上臂功率管组成W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W相下臂功率管组成W相的下臂桥电路;U相上臂功率管、V相上臂功率管、W相上臂功率管的漏极接模块电源输入端正极;U相下臂功率管、V相下臂功率管、W相下臂功率管的源极接模块电源输入端负极;两个U相上臂功率管的源极与两个U相下臂功率管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U相半桥输出电路,两个V相上臂功率管的源极与两个V相下臂功率管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V相半桥输出电路,两个W相上臂功率管的源极与两个W相下臂功率管的漏极接在一起作为W相半桥输出电路;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引线端连接组成温度传感器电路,V相半桥输出电路、U相半桥输出电路、W相半桥输出电路和温度传感器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机控制器功率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基印制板,通过表面贴装工艺安装在铝基印制板上的U相上臂功率管、V相上臂功率管、W相上臂功率管、U相栅极电阻、V相栅极电阻、W相栅极电阻、U相下臂功率管、V相下臂功率管、W相下臂功率管、温度传感器、U相信号输入端、V相信号输入端、W相信号输入端、U相上臂管栅极电容、V相上臂管栅极电容、W相上臂管栅极电容、温度传感器引线端、模块电源输入端,其中两个U相上臂功率管组成U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U相下臂功率管组成U相的下臂桥电路;两个V相上臂功率管组成V相的上臂桥电路,两个V相下臂功率管组成V相的下臂桥电路;两个W相上臂功率管组成W相的上臂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顶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