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58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控制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置有一框体,所述框体的下框架上等距离设置有多块支撑板,左右两端的支撑板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等距离开设有一列第一螺纹孔,中部的支撑板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左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变频器的两个第一固定件,右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第二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结构布局合理,能够使控制柜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散热,且能够方便变频器的接线操作。

A inverter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特别是一种变频器控制柜。
技术介绍
目前,变频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变频器较精密,需要良好的通风与防尘防水等处理,同时也需要注意各元器件之间的信号干扰,特别是户外使用,完全暴露在野外,风沙雨水对变频器影响很大,变频器更需要做好防护及保证有效的通风,来确保设备的长期有效运行。变频器是驱动控制电机的设备,输出功率大、耗能高、需要通风散热,并且通常多台变频器安装在一个控制柜中,柜中除了变频器以外,还会设置其他的电气设备如隔离开关、保险装置和接触器等,控制柜中的众多电气设备必须很好的冷却。控制柜位于工程场所中,每台变频器都要通过接线端子排连接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控制信号源、继电器、通信模块等,所以变频器内部具有很多接线端子排,接线端子排都安装在变频器内部,用户在接线时必须打开变频器盖板或箱体才能安装,因此安装接线非常不方便,费时费力,同时连接的线缆根数较多在柜体中不易理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器控制柜,结构布局合理,能够使控制柜中的电气设备更好的进行散热冷却,且能够方便变频器的接线操作。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变频器控制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置有一框体,所述框体的下框架上等距离设置有多块支撑板,左右两端的支撑板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等距离开设有一列第一螺纹孔,中部的支撑板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左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变频器的两个第一固定件,右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第二固定件,左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右端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之间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接线端子排的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端与所述框体上框架之间间距形成一插入口;所述柜体内左右侧面下端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导轨槽,所述柜体内下端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左右两端嵌入所述导轨槽内,且所述第一防尘板设置于所述框体下方;所述框体的上框架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尘板,所述柜体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便于更换所述第二防尘板的条形开口,所述框体的上框架的上左右两端均铰接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防尘板内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柜体左右侧面上下两端均等距离开设有条状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尘板正面设置有便于抽拉更换的第一条形凹槽,所第二防尘板上表面设置有便于抽拉更换的第二条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开口内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左右两端均设置有U形块,所述横杆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孔,左端U形块的两横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四螺纹孔,右端U形块的两横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五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柜体的支撑框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装置中加入了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使得功能模块能够有效区分,便于控制柜内走线整齐,布局合理;装置中加入了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柜体内,能够提高控制柜的工作年限和使用寿命;装置中加入了条状通风孔和散热风扇,使得能够保证控制柜内的空气流通,对电气设备进行降温,降低了电气设备的损耗,保证控制柜内的电路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空间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变频器控制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一框体2,所述框体2的下框架上等距离设置有多块支撑板21,左右两端的支撑板21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2,所述第一固定板22上等距离开设有一列第一螺纹孔23,中部的支撑板21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4,所述第二固定板24上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3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25,左端第一固定板2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变频器的两个第一固定件3,将变频器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件3上,再通过第一固定件3将变频器固定在柜体1内进行工作,右端第一固定板2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3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第二固定件26,所述电气元件可以是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并不做限制,将电气元件固定在第二固定件26上,再通过第二固定件26固定在柜体1内,以便于电气元件的工作,左端第一固定板2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3、右端第一固定板2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3的之间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接线端子排的第三固定件27,将接线端子排通过第三固定件27进行固定,再将其安装至柜体1内,以便损坏时可进行更换,且固定效果更好,所述第一固定板2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上端与所述框体2上框架之间间距形成一插入口28,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插入口28将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件26和第三固定件27插入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4之间;所述柜体1内左右侧面下端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导轨槽(未图示),所述柜体1内下端设置有第一防尘板11,防止粉尘进入柜体1内,所述第一防尘板11左右两端嵌入所述导轨槽内,且所述第一防尘板11设置于所述框体2下方,使得工作人员可经导轨槽对第一防尘板11进行抽拉,以利于进行第一防尘板11的更换;所述框体2的上框架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尘板4,防止粉尘进入所述柜体1内,所述柜体1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便于更换所述第二防尘板4的条形开口12,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将第二防尘板4从条形开口12内抽拉出来进行更换,所述框体2的上框架的上左右两端均铰接设置有第三固定板5,所述第三固定板5设置于所述第二防尘板4内侧,所述第三固定板5上设置有散热风扇51,使得能够对电气设备形成冷却空气流,对电气设备进行降温效果,降低了电气设备的损耗,还可加速柜体1内的空气流通;所述柜体1左右侧面上下两端均等距离开设有条状通风孔13,以利于柜体1内的空气流通。本技术中第三固定板5上的散热风扇51的数量为2个,以便能够更好更快的进行散热。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尘板11正面设置有便于抽拉更换的第一条形凹槽14,所第二防尘板4上表面设置有便于抽拉更换的第二条形凹槽41。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开口12内设置有密封圈(未图示),起到密封作用。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件26和第三固定件27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固定件3包括横杆31,所述横杆3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U形块3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控制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置有一框体,所述框体的下框架上等距离设置有多块支撑板,左右两端的支撑板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等距离开设有一列第一螺纹孔,中部的支撑板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左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变频器的两个第一固定件,右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第二固定件,左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右端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之间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接线端子排的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端与所述框体上框架之间间距形成一插入口;所述柜体内左右侧面下端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导轨槽,所述柜体内下端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左右两端嵌入所述导轨槽内,且所述第一防尘板设置于所述框体下方;所述框体的上框架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尘板,所述柜体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便于更换所述第二防尘板的条形开口,所述框体的上框架的上左右两端均铰接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防尘板内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柜体左右侧面上下两端均等距离开设有条状通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控制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置有一框体,所述框体的下框架上等距离设置有多块支撑板,左右两端的支撑板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等距离开设有一列第一螺纹孔,中部的支撑板上表面后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左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变频器的两个第一固定件,右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气元件的第二固定件,左端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右端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之间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接线端子排的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端与所述框体上框架之间间距形成一插入口;所述柜体内左右侧面下端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导轨槽,所述柜体内下端设置有第一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左右两端嵌入所述导轨槽内,且所述第一防尘板设置于所述框体下方;所述框体的上框架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尘板,所述柜体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便于更换所述第二防尘板的条形开口,所述框体的上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极林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