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耀庭专利>正文

空气循环座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3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空气循环座垫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车内或冷气房内,冷气开放时的座垫。其是由座垫本体、透气垫及可弯折抽风装置等构件所组成,利用可弯折的抽风装置将车内或屋内冷空气抽入,通过座垫本体的通风道,将冷空气经透气垫而送达人体平常在座位上空气不易到达的部位,令车内或屋内冷气得以循环应用,达到使用者真正全身凉爽的功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座垫。人无论于汽车中驾乘,或是坐于冷气房中,车内或屋内冷气往往只能吹到人体与空气接触的部位;至于背部、臀部及大腿等与座椅接触的部位,通常是冷气无法到达的部位。因此,每当气温一升高,除非不断地将身体挪动,使前述人体部份与冷空气接触散热,否则经常造成衣服背部与裤子汗渍,使车内或屋内的座椅使用人感到不舒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空气循环功能的座垫结构,使人体乘坐时不与空气接触的死角部位也能感受到凉爽。本技术的内容包括座垫本体、透气垫及可弯折抽风装置等构件所组合而成;其中座垫本体以软硬度适中的材质制成呈一体成型状,上表面轧成数个沟槽形成通风道,四周缘设有向上弧形凸起的透气垫定位框,其中与可弯折抽风装置连接面的透气垫定位框的下方留有空隙;透气垫形状与座垫本体配合,恰可嵌入其透气垫定位框中,透气垫上设置数个镂空洞;可弯折抽风装置,包含一外筒,是以软质材料制成,两侧与座垫本体连接部位设有通风槽与座垫本体的通风道相通,而未与座垫本体连接的二侧设成波摺,另有一圆柱状泡棉填充于外筒中,外筒两端则各设有一小型抽气机。该透气垫在配合座垫本体的透气垫定位框的厚度尺寸条件下,可因情况需要在各透气孔洞间设贯穿槽。透气垫本身的镂空孔洞可以是通气的缝隙。可弯折抽风装置中充填外筒的圆柱状泡棉,亦可以用不妨碍空气流通的支条状框架代替。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将车内或屋内流通的冷空气在座垫中加以循环应用,使其能完全有效的散布于人体各部份,以达凉爽怡人的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图式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弯折状况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面示意图。图号说明10.座垫本体,11.通风道,12.透气垫定位框,121.与抽气装置连接面的透气垫定位框,20.透气垫,21.透气孔洞,22.透气孔洞贯穿槽,30.可弯折抽风装置,31.外筒,32.通风槽,33.外筒波摺,34.圆柱状泡棉或支条框架,35.小型抽风机,36.抽风机罩片。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加以具体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包含有座垫本体(10)、透气垫(20)及可弯折抽气装置(30)三部份。其中座垫本体(10)是以软硬度适中的材质制成呈一体成型,上表面轧成数个构槽形成通气道(11),座垫本体(10)四周缘均设有向上弧形凸起的透气垫定位框(12),其中与抽气装置(30)连接面的透气垫定位框(121)是自座垫本体(10)一侧中央部位设计,下方留有空隙,以便令通风道(11)可接受输送来自抽气装置(30)的冷气,如图4所示。透气垫(20),形状与座垫本体(10)配合,恰可嵌入其透气垫定位框(12)中,透气垫(20)上设置数个镂空孔洞(21),以达透气功效,在孔洞(21)与孔洞(21)间,可视情况需要设数条贯穿槽(22),以贯穿各透气孔洞(21),增加透气效果。透气垫(20)的材质,是以适合人体接触的材质为最佳。可弯折抽气装置(30),包含有一外筒(31),是以软质材料制成,成圆筒状,两侧与座垫本体(10)连接部位设有通风槽(32)与座垫本体(10)通风道(11)相通,而上下两侧未与座垫本体(10)连接部位设成波摺(33),以利弯折,外筒(31)中填有圆柱状泡棉(34)或支条框,图中未示,以避免抽风装置(30)受挤压而变形,影响送风效果;外筒(31)的两端侧各设有一小型抽风机(35),筒口处有罩片(36)。借由上述构件所组成的本技术,可弯折的抽风装置(30)连接二嵌有透气垫(20)的座垫本体(10),即形成一可随使用需要弯折的座垫,如图3所示。抽风装置(30)两侧的座垫本体(10)分别作为座垫及靠背。本技术使用时,借由抽风装置(30)将车内或屋内的冷空气抽入外筒(31)中,经由外筒(31)的通风槽(32)进入座垫本体(10)的通风道(11),最后由于人体重压及抽风装置(30)不断抽送冷空气,使得冷气向上通过透气垫(20)的透气洞孔(21)与人体接触,达到前述预期的效果。最后,再请参阅图5所示,图5是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由其对照图4所示可知,本技术的透气孔洞(21)与座垫本体(10)的通风道(11)可对称排列亦可交叉排列,只要透气垫(20)具有透气效果,即采用各类有透气间隙的材料制做,均可达到预期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以崭新的改进结构,克服传统座垫的缺点,使室内的冷气传到座垫上原先的死角,使人通体感受到凉爽。本技术同样可适用于循环室内热风。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循环垫座,其特征在于座垫包括座垫本体、透气垫及可弯折抽风装置等构件所组合而成,其中座垫本体以软硬度适中的材质制成呈一体成型状,上表面轧成数个沟槽,形成通风道,四周缘设有向上弧形凸起的透气垫定位框,其中与可弯折抽风装置连接面的透气垫定位框的下方留有空隙;透气垫形状与座垫本体配合,恰可嵌入其透气垫定位框中,透气垫上设置数个镂空洞;可弯折抽风装置,包含一外筒,是以软质材料制成,两侧与座垫本体连接部位设有通风槽与座垫本体的通风道相通,而未与座垫本体连接的二侧设成波摺,另有一圆柱状泡棉填充于外筒中,外筒两端则各设有一小型抽气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循环座垫,其特征在于其中透气垫在配合座垫本体的透气垫定位框的厚度尺寸条件下,可因情况需要在各透气孔洞间设贯穿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循环座垫,其特征在于其中透气垫本身的镂空孔洞是通气的缝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循环座垫,其特征在于其中可弯折抽风装置中充填外筒的圆柱状泡棉,亦可以用不妨碍空气流通的支条状框架代替。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空气循环座垫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车内或冷气房内,冷气开放时的座垫。其是由座垫本体、透气垫及可弯折抽风装置等构件所组成,利用可弯折的抽风装置将车内或屋内冷空气抽入,通过座垫本体的通风道,将冷空气经透气垫而送达人体平常在座位上空气不易到达的部位,令车内或屋内冷气得以循环应用,达到使用者真正全身凉爽的功能。文档编号A47C27/08GK2142297SQ9223287公开日1993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耀庭 申请人:刘耀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循环垫座,其特征在于座垫包括座垫本体、透气垫及可弯折抽风装置等构件所组合而成,其中座垫本体以软硬度适中的材质制成呈一体成型状,上表面轧成数个沟槽,形成通风道,四周缘设有向上弧形凸起的透气垫定位框,其中与可弯折抽风装置连接面的透气垫定位框的下方留有空隙;透气垫形状与座垫本体配合,恰可嵌入其透气垫定位框中,透气垫上设置数个镂空洞;可弯折抽风装置,包含一外筒,是以软质材料制成,两侧与座垫本体连接部位设有通风槽与座垫本体的通风道相通,而未与座垫本体连接的二侧设成波摺,另有一圆柱状泡棉填充于外筒中,外筒两端则各设有一小型抽气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庭
申请(专利权)人:刘耀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