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耀庭专利>正文

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65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设有软硬适中材质制成的主体,主体上设有连续排列的倒锥状槽格;各槽格相邻的壁面形成连续的连接峰面的交叉点上或连接峰面上的适当位置设有突起的立体凸粒,通过立体凸粒的设置,增加垫体的立体空间间隙,可适用在汽车内装和鞋垫上使用,具有刮除鞋底及鞋沟缝隙的泥沙,强化防滑的功能;也可将其的正反面倒置后用于鞋垫垫体,通过脚部压力促使空气对流,防止闷热并达到舒爽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车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二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汽车内装的垫体,其所选用材料的种类繁多,但是,不论其为何种材质的制品,多是以平板状的毯式形状或在其上施以简单的纹路,这种垫体的用途主要是保持汽车内的清洁而设,故,要求其功效为隔离鞋底避免尘污,直接接触车体以方便清理。然而此类设计尚有不完整之处,即此种垫体仅为被动式的承接鞋底的尘污,却无法主动刮除鞋底脏污,特别是在雨天时,鞋底底面及缝隙有时会积存大量淤泥,造成鞋底在踩踏刹车板时容易滑动,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另外,现有的一般鞋垫多是在打洞的材料主体上设有一透气覆合面,通过脚部踩踏的压力,使鞋内空气流通,但因鞋垫是紧密铺设在鞋底之上,故,空气流通的效果极为有限。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其在各相邻倒锥状槽格的壁面形成连续的连接峰面交叉点上或连接峰面上适当位置,设有突起的立体凸粒,可应用于鞋垫及各种汽车用的垫体,如脚踏垫、后车厢垫等等,具有刮除鞋底及鞋沟缝隙的泥沙,强化防滑的功能;也可将本技术的正反面倒置后用于鞋垫垫体,通过脚部压力促使空气对流,防止闷热并达到舒爽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设有软硬适中材质制成的主体,主体上设有连续排列的倒锥状槽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槽格相邻的壁面形成连续的连接峰面的交叉点上或连接峰面上的适当位置设有突起的立体凸粒,通过上述立体凸粒的设置,增加垫体的立体空间间隙,可适用在汽车内装和鞋垫上使用。前述的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其中槽格的底部为在透空材料的主体上形成一下槽口,主体底面设有一层不透气覆合面,该主体栽切为适当形状大小周边设有滚边的形状,构成可适用于汽车内装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前述的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其中槽格的底部设成封闭状,主体形成底端为封闭形状,该主体栽切为适当形状大小且周边设有滚边的形状,构成可适用于汽车内装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前述的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其中槽格底部设成通空状,主体形成一下槽口,主体的底面设有一透气覆合面,且栽切为适当形状大小的形状,将其倒置后用于鞋垫使用。前述的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其中主体的具有连接峰面槽格为三角锥形、四角锥形、六角锥形、圆锥形或一双角锥形并列构成的菱形槽格组合为一单元的各种适当形状,再由该单元构成全面等序排列的形状;所述立体凸粒为由一圆柱体、三角柱体、四角柱体、六角柱体等各种适当形状构成全面等序排列形状。本技术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的有益效果是,在保留原有垫体的易于清理集尘的功能外,又增加刮除鞋底及鞋沟缝隙间尘污的功效。本技术是利用一种软硬适中的材质设计制成的表面连续排列倒锥状槽格的垫体,各相邻倒锥状槽格的壁面形成连续的连接峰面,其连续构成的各结点上或连接峰面上的适当处,设有一突起的立体凸粒,底部设有一不透气覆合面后,使其用于汽车踏垫及汽车后备厢垫时,除保留原有防水、易清理的优点外,更能通过该立体凸粒强化垫体与鞋底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安全性能,也可借助立体凸粒清除鞋底附着的泥沙,减少踩刹车板时打滑而发生意外事故的机会;另外,本技术还可用于鞋垫,在垫体底面设置一透气的覆合面后将正反面倒置放入鞋中,通过立体凸粒将槽格撑起悬空后,使鞋垫与鞋底之间形成中空的空间,使用者穿上后脚部的压力能促使空气产生对流,防止鞋中闷热并达到脚部感到舒爽的效果。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第一种变换形状俯视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第一种变换形状剖面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第二种变换形状俯视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第二种变换形状剖面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第三种变换形状俯视示意图。图7B为本技术第三种变换形状剖面示意图。图8A为本技术第四种变换形状俯视示意图。图8B为本技术第四种变换形状剖面示意图。图9A为本技术第五种变换形状俯视示意图。图9B为本技术第五种变换形状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主体、11槽格、12连接峰面、111上槽口、112下槽口、113立体凸粒、20不透气覆合面、30透气覆合面。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垫体的主体10为一种软硬适中的材料制成的板体,主体10上设有等序排列的倒锥状槽格11,各相邻槽格的壁面形成连续的连接峰面12,且各倒锥状槽格11顶部设有开口较大的上槽口111,底部设有开口较小的下槽口112,连接峰面互相交叉的各结合点上设有一等序排列的立体凸粒113,使本技术构成具有立体空间的结构。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在该主体10的底部,即倒锥状槽格11的下槽口112底面设置一不透气的覆合面20,再将主体10裁切为适当形状和大小块体,并在周边设有滚边,即成为可应用在汽车内装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参阅图3A及图3B所示,本技术为了考虑经济成本,也可将主体10底面,即下槽口112底部设置为不透空结构,使用时直接进行裁切,滚边即可。本技术应用于汽车踏垫时,当鞋子踩踏在主体10上时,通过与立体凸粒113的摩擦,可将鞋底及鞋沟缝隙之间所积存的沙尘刮除,并增加鞋底的摩擦力;刮除下来的沙尘,经由上大下小的倒锥状槽格可顺势滑入槽格11内收集,当积存至一定程度时,可将本技术直接反置拍打或以清水冲洗,即能保持垫体清洁。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可将该主体10底面不透气的覆合面改为贴设一透气覆合面30后倒置,使下槽口112朝上,上槽口111及立体凸粒113朝下,当将该主体10置入鞋内做为鞋垫使用时,立体凸粒113能将主体10撑起,使其和鞋底之间产生一中空的空间,当脚部的重量踩踏在鞋垫之上时,所产生的压力能迫使空气通过上槽口111和下槽口112产生对流,进而达到使脚部舒爽的目的。参阅图5A及图5B所示,本技术主体10设有的具有连接峰面的槽格11,可以是设有全面等序排列的三角锥形,且为上槽口111较大而下槽口112较小形状的倒锥状槽格。参阅图6A及图6B所示,本技术主体10的具有连接峰面的槽格11,可以是设有全面等序排列的四角锥形,且为上槽口111较大而下槽口112较小形状的倒锥状槽格。参阅图7A及图7B所示,本技术主体10的具有连接峰面的槽格11,可以是设有全面等序排列的六角锥形,且为上槽口111较大而下槽口112较小形状的倒锥状槽格。参阅图8A及图8B所示,本技术主体10的具有连接峰面的槽格11,可以是双锥性格并列组合成一菱形槽格而全面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汽车内装和鞋垫使用的立体式具有连接峰面槽格的垫体,设有软硬适中材质制成的主体,主体上设有连续排列的倒锥状槽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槽格相邻的壁面形成连续的连接峰面的交叉点上或连接峰面上设有突起的立体凸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庭
申请(专利权)人:刘耀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