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路切换装置、油路控制系统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291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油路切换装置、油路控制系统及车辆,其中,油路切换装置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导流通道;阀芯,位于阀体内,用于切换导流通道的导通及关闭状态;驱动部件,设置于阀体上,并与阀芯相连接,用于驱动阀芯运动;检测部件,设置于阀体上,用于检测阀芯的位置;控制模块,与检测部件及驱动部件相连接,控制模块可根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部件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油路切换装置,通过检测部件与控制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实时检测阀芯的位置,以判断油路切换装置是否发生故障,并在油路切换装置发生故障时进行相应处理或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Oil circuit switching device, oil circuit control syste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路切换装置、油路控制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路切换装置、油路控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柴油发动机具有经济性好、可靠性高、功率大等优点,绝大多数卡车均使用柴油发动机作为整车动力。但是对于一些极寒地区,由于气温低下,柴油发动机经常出现起动困难、燃油低温结蜡堵塞燃油管路,致使车辆无法使用。高标号燃油价格便宜,但是结蜡点高,在寒冷地区使用不便,低标号燃油不易结蜡,但是价格高。为了解决车辆在寒冷地区的工作问题,通常会使用双标号油箱,主油箱装高标号燃油,副油箱装低标号燃油。在启动时先使用副油箱内的低标号燃油,热机后再转用主油箱内的高标号燃油。目前一般都是采用转阀,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转阀采用凸轮结构容易出现卡死,出现副油箱冒油、无法切换到主油箱等问题。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油路切换装置10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62’和第二进液口164’,油路切换装置100’的上方设置有进液口18’,油路切换装置100’的油道轴12’上设置有平面凸轮14’,平面凸轮14’与切换顶杆20’相连接,通过平面凸轮14’驱动切换顶杆20’,带动切换顶杆20’上的阀芯22’运动,实现油路的切换。但该种方式中阀芯22’一直存在偏载力,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卡死。相关技术中,如图2所示,油路切换装置10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82’和第二进液口184’,油路切换装置100’的上方设置有进液口16’,油路切换装置100’的两侧设置有永磁阀24’,通过永磁阀24’驱动阀芯轴26’运动,以实现油路的切换。但该种方式全部使用磁保持原理,无法避免永磁阀24’带来的不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油路切换装置。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油路控制系统。本技术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导流通道;阀芯,位于阀体内,用于切换导流通道的导通及关闭状态;驱动部件,设置于阀体上,并与阀芯相连接,用于驱动阀芯运动;检测部件,设置于阀体上,用于检测阀芯的位置;控制模块,与检测部件及驱动部件相连接,控制模块可根据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部件工作。本技术提出的油路切换装置包括阀体、阀芯、驱动部件、检测部件及控制模块。其中,阀体内设置有导流通道,阀芯位于阀体内部,并可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运动,以导通或关闭导流通道;在阀体上设置有检测部件,检测部件可检测阀芯的具体位置,控制模块可根据阀芯的位置判断其是否处于工作位置。当检测部件检测到阀芯并未处于工作位置时,表示油路切换装置发生故障,或驱动部件对阀芯的驱动行程不足,此时控制模块可控制驱动部件进一步驱动阀芯运动,以使得阀芯处于工作位置,控制模块也可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及后续处理。本技术提出的油路切换装置,通过检测部件与控制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实时检测阀芯的位置,以判断油路切换装置是否发生故障,并在油路切换装置发生故障时进行相应处理或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处理。根据本技术上述的油路切换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流通道包括第一导流通道及第二导流通道,阀芯在驱动部件驱动下,可在第一导通位置与第二导通位置之间切换;其中,阀芯位于第一导通位置,第一导流通道导通,第二导流通道关闭;阀芯位于第二导通位置,第二导流通道导通,第一导流通道关闭。在该技术方案中,导流通道包括第一导流通道及第二导流通道,阀芯可在驱动部件或应急制动部件的驱动下,处于第一导通位置或第二导通位置。当阀芯位于第一导通位置时,第一导流通道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导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当阀芯位于第二导通位置时,第二导流通道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导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在油路切换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中的一个处于导通状态,另一个处于关闭状态。通过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的设置,可以保证油路切换装置实现两者不同液体的输送,降低耗油成本,同时避免不同种类液体混合,保证使用安全。具体地,当检测部件检测到阀芯处于第一导通位置时,表示第一导流通道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导通状态处于关闭状态,证明油路切换装置正常工作;当检测部件检测到阀芯处于第二导通位置时,表示第二导流通道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导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证明油路切换装置正常工作;当检测部件检测到阀芯既不处于第一导通位置,也不处于第二导通位置时,表示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通状态同时处于导通状态,证明油路切换装置发生故障,存在两者液体混合的危险,此时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以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及后续处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报警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当检测部件检测到阀芯未处于第一导通位置及第二导通位置时,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有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报警模块。在检测部件检测到阀芯未处于第一导通位置及第二导通位置,油路切换转至存在故障时,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以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及后续处理。进一步地,可将报警模块设置为多个,且每一个报警模块发出的警报不同。基于不同的故障原因,控制模块控制不同的报警模块发出不同的警报,以便于工作人员区分故障原因,节省检修时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件包括:电磁铁,设置于阀体的一端,并与阀芯及控制部件相连接;弹性件,设置于阀体的另一端,并与阀芯相抵接;其中,阀芯可在电磁铁的驱动下处于第一导通位置,阀芯还可在弹性件的驱动下处于第二导通位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件包括配合使用的电磁铁及弹性件,其中,电磁铁与弹性件分别与阀芯相对的两端相连接。电磁铁在得电时可驱动阀芯朝向第一导通位置运动,并保证阀芯稳定处于第一导通位置;当阀芯处于第一导通位置时,电磁铁处于得电状态,弹性件处于压缩的状态;当电磁铁失电时,弹性件会给阀芯一个回复力,此时阀芯在弹性件的驱动下朝向第二导通位置运动,并使得阀芯稳定处于第二导通位置;当阀芯处于第二导通位置时,电磁铁处于失电状态,弹性件处于正常的状态。通过电磁铁与阀芯的配合,实现油路的有效切换,控制精度高,安全性能高,且通过弹性件替代电磁铁驱动阀芯回复运动,简化结构并降低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阀芯包括:阀杆,阀杆的一端与电磁铁相连接,阀杆的另一端与弹性件相抵接;密封挡片,设置于阀杆上,密封挡片可在阀杆的带动下关闭第一导流通道或第二导流通道。在该技术方案中,阀芯包括阀杆及设置于阀杆上的密封挡片,其中,电磁铁及应急制动部件与阀杆的一端相连接,弹性件与阀杆的另一端相抵接;密封挡片的尺寸与第一导流通道及第二导流通道的过流面积相适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电磁铁或应急制动部件驱动阀杆运行,进而使得阀杆带动密封挡片运动,以实现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的切换。具体地,密封挡片的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定,只要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导流通道;/n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用于切换所述导流通道的导通及关闭状态;/n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阀体上,并与所述阀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芯运动;/n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用于检测所述阀芯的位置;/n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部件及所述驱动部件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可根据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导流通道;
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用于切换所述导流通道的导通及关闭状态;
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阀体上,并与所述阀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阀芯运动;
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用于检测所述阀芯的位置;
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部件及所述驱动部件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可根据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第一导流通道及第二导流通道,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部件驱动下,可在第一导通位置与第二导通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导通位置,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导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关闭;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二导通位置,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导通,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
当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阀芯未处于所述第一导通位置及所述第二导通位置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
电磁铁,设置于所述阀体的一端,并与所述阀芯及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阀芯相抵接;
其中,所述阀芯可在所述电磁铁的驱动下处于所述第一导通位置,所述阀芯还可在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处于所述第二导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
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相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接;
密封挡片,设置于所述阀杆上,所述密封挡片可在所述阀杆的带动下关闭所述第一导流通道或第二导流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学贺电马飞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