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896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包括旋钮、带槽电磁阀和弹簧;旋钮包括手捏杆和柱形空腔,柱形空腔内有矩形直杆,手捏杆上设有气孔,气孔一直延伸到矩形直杆上,从矩形直杆侧面导出;柱形空腔位于开口处圆柱空腔内径小于柱形空腔上方圆柱空腔内径,带槽电磁阀包括电磁阀主体和带矩形槽的控制杆,控制杆的外轮廓为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位于上方的圆柱直径较大,位于上方的圆柱直径与柱形空腔上方圆柱空腔的内径相匹配,位于下方的圆柱直径与柱形空腔靠近开口处的圆柱空腔内径相匹配;矩形槽设于控制杆上方中心位置,矩形槽的轮廓与柱形空腔内的矩形直杆外轮廓相匹配。实现了对燃气灶误点火动作的预防。

An anti misignition device of air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燃气灶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灶中已经包括了在燃气灶运行过程中熄火防止燃气泄漏的保护装置,但保护措施依然不足,比如缺少对误点火的保护装置,由于在日常做饭的过程中,很可能不小心在燃气灶上压放了重物,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按压点火,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电池过快损耗和电池耗尽后不能正常点火造成燃气泄漏问题,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对燃气灶点火动作的保护装置,防止燃气灶误点火事件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通过对燃气灶控制杆上旋钮的针对性设计,实现了对燃气灶误点火动作的预防。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旋钮、带槽电磁阀和弹簧;所述旋钮包括手捏杆和柱形空腔,所述柱形空腔内有矩形直杆,所述手捏杆上设有气孔,气孔一直延伸到矩形直杆上,从矩形直杆侧面导出,实现矩形空腔内与手捏杆外部空间的导通;所述柱形空腔位于开口处圆柱空腔内径小于柱形空腔上方圆柱空腔内径,所述带槽电磁阀包括电磁阀主体和带矩形槽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外轮廓为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位于上方的圆柱直径较大,位于上方的圆柱直径与柱形空腔上方圆柱空腔的内径相匹配,位于下方的圆柱直径与柱形空腔靠近开口处的圆柱空腔内径相匹配;矩形槽设于控制杆上方中心位置,矩形槽的轮廓与柱形空腔内的矩形直杆外轮廓相匹配;所述弹簧安装于带槽电磁阀的矩形槽内。优选的,上述控制杆上方圆柱与柱形空腔上方圆柱空腔之间设有橡皮材料,以实现接触位置的密封。优选的,上述位于弹簧初始位置时,矩形直杆恰好插入矩形槽内。装配关系:旋钮的柱形空腔的开口处圆柱空腔卡住带槽电磁阀控制杆上方直径较大的圆柱,实现对旋钮的约束,此时矩形直杆恰好插入矩形槽内,弹簧位于初始状态。当需要点火时,用户用手堵住旋钮手捏杆侧面的气孔,此时柱形空腔实现密封,此时用户下压旋钮,使得带槽电磁阀的控制杆向下运动,用户再旋转旋钮,在矩形直杆和矩形槽的配合下,实现对控制杆的旋转;当旋钮被误按压时,由于气孔未被堵住,此时旋钮下压不会带动控制杆向下运行,根据现有燃气灶的原理,控制杆未下压时,燃气灶点火器和阀门保持在关闭状态,实现了保护燃气灶安全工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后,通过对燃气灶控制杆上按钮的针对性设计,采用气压封闭的方法,实现了对点火动作的主观行为检测,实现了对燃气灶误点火动作的预防,提高了燃气灶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的旋钮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的主视图及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的略去旋钮的装配体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的主视图及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的装配体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装配体立体图;图中:1、旋钮;2、带槽电磁阀;3、弹簧;4、手捏杆;5、柱形空腔;6、矩形直杆;7、气孔;8、开口处圆柱空腔;9、上方圆柱空腔;10、电磁阀主体;11、控制杆;12、矩形槽;13、圆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旋钮1、带槽电磁阀2和弹簧3;参见图1和图2,所述旋钮1包括手捏杆4和柱形空腔5,所述柱形空腔内有矩形直杆6,所述手捏杆4上设有气孔7,气孔7一直延伸到矩形直杆6上,从矩形直杆6侧面导出,实现柱形空腔5内与手捏杆4外部空间的导通;所述柱形空腔5位于开口处圆柱空腔8内径小于柱形空腔5上方圆柱空腔9内径,参见图3,所述带槽电磁阀2包括电磁阀主体10和带矩形槽12的控制杆11,所述控制杆11的外轮廓为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13,位于上方的圆柱131直径较大,位于上方的圆柱131直径与柱形空腔5上方圆柱空腔9的内径相匹配,位于下方的圆柱132直径与柱形空腔5靠近开口处的圆柱空腔8内径相匹配;矩形槽12设于控制杆11上方中心位置,矩形槽12的轮廓与柱形空腔5内的矩形直杆6外轮廓相匹配;参见图3,所述弹簧3安装于带槽电磁阀2的矩形槽12内。具体实施时,上述控制杆11上方圆柱131与柱形空腔5上方圆柱空腔9之间设有橡皮材料。具体实施时,上述弹簧3位于初始位置时,矩形直杆6恰好插入矩形槽12内。装配关系:参见图4、图5和图6,旋钮1的柱形空腔5的开口处圆柱空腔8卡住带槽电磁阀2控制杆11上方直径较大的圆柱131,实现对旋钮1的约束,此时矩形直杆6恰好插入矩形槽12内,弹簧3位于初始状态。当需要点火时,用户用手堵住旋钮1手捏杆4侧面的气孔7,此时柱形空腔5实现密封,此时用户下压旋钮1,使得带槽电磁阀2的控制杆11向下运动,用户再旋转旋钮1,在矩形直杆6和矩形槽12的配合下,实现对控制杆11的旋转;当旋钮1被误按压时,由于气孔7未被堵住,此时旋钮1下压不会带动控制杆11向下运行,根据现有燃气灶的原理,控制杆11未下压时,燃气灶点火器和阀门保持在关闭状态,实现了保护燃气灶安全工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通过对燃气灶控制杆上按钮的针对性设计,采用气压封闭的方法,实现了对点火动作的主观行为检测,实现了对燃气灶误点火动作的预防,提高了燃气灶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旋钮(1)、带槽电磁阀(2)和弹簧(3);/n所述旋钮(1)包括手捏杆(4)和柱形空腔(5),所述柱形空腔内有矩形直杆(6),所述手捏杆(4)上设有气孔(7),气孔(7)一直延伸到矩形直杆(6)上,从矩形直杆(6)侧面导出,实现柱形空腔(5)内与手捏杆(4)外部空间的导通;所述柱形空腔(5)位于开口处圆柱空腔(8)内径小于柱形空腔(5)上方圆柱空腔(9)内径,/n所述带槽电磁阀(2)包括电磁阀主体(10)和带矩形槽(12)的控制杆(11),所述控制杆(11)的外轮廓为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13),位于上方的圆柱(131)直径较大,位于上方的圆柱(131)直径与柱形空腔(5)上方圆柱空腔(9)的内径相匹配,位于下方的圆柱(132)直径与柱形空腔(5)靠近开口处的圆柱空腔(8)内径相匹配;矩形槽(12)设于控制杆(11)上方中心位置,矩形槽(12)的轮廓与柱形空腔(5)内的矩形直杆(6)外轮廓相匹配;/n所述弹簧(3)安装于带槽电磁阀(2)的矩形槽(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弹簧防误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旋钮(1)、带槽电磁阀(2)和弹簧(3);
所述旋钮(1)包括手捏杆(4)和柱形空腔(5),所述柱形空腔内有矩形直杆(6),所述手捏杆(4)上设有气孔(7),气孔(7)一直延伸到矩形直杆(6)上,从矩形直杆(6)侧面导出,实现柱形空腔(5)内与手捏杆(4)外部空间的导通;所述柱形空腔(5)位于开口处圆柱空腔(8)内径小于柱形空腔(5)上方圆柱空腔(9)内径,
所述带槽电磁阀(2)包括电磁阀主体(10)和带矩形槽(12)的控制杆(11),所述控制杆(11)的外轮廓为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13),位于上方的圆柱(131)直径较大,位于上方的圆柱(131)直径与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睿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