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876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包括连接部、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套接在连接部的竖向轴并由锁紧部锁紧;所述阻挡片可沿竖向轴所在轴线旋转,相邻阻挡片相互搭接形成的组件卡接于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内侧台阶的顶面,以阻止杂物下落至人工挖孔桩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既可以防止在人工挖孔桩的顶部又可放置在人工挖孔桩的内部,有效防止人工挖孔桩内部的高空坠物,保证施工的安全。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manual dig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施工人员在人工挖孔桩工作时,挖好一段距离后,会在挖孔桩壁的内壁喷射混凝土形成环状的混凝土壁,防止挖孔桩壁上的土石掉落。可是挖孔桩的井口都是敞开的,施工人员在井下工作时,经常会有泥土石块等物坠落容易砸伤施工人员,因此需要设置保护措施。通常情况下,采用整块金属板作为挡板放置在施工人员的头顶上方,当有坠物掉落时,起到阻挡与缓冲的作用。但是这种装置存在几个突出的缺陷:(1)整块金属板质量较重,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携带;(2)装置需要多人安装,单人无法安装,同时较为费时,人力成本较高,施工情况下较为麻烦;(3)将整块金属板压在人工挖孔桩顶部,容易导致人工挖孔桩的内部缺氧,引起安全事故。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既可以防止在人工挖孔桩的顶部又可放置在人工挖孔桩的内部,有效防止人工挖孔桩内部的高空坠物,保证施工的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包括连接部、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套接在连接部的竖向轴并由锁紧部锁紧;所述阻挡片可沿竖向轴所在轴线旋转,相邻阻挡片相互搭接形成的组件卡接于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内侧台阶的顶面,以阻止杂物下落至人工挖孔桩的下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片为弧形片,所述阻挡片的对应半径与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内侧台阶的尺寸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底板,所述竖向轴同心设置在底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连接部连接使得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下部与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上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通气管连接轴,所述通气管连接轴与竖向轴同心设置并相对设置在竖向轴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轴与通气管连接轴的中央设置有贯通孔,所述通气管与通气管连接轴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片为一对弧形片形成的“8”字结构,其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阻挡片通过安装孔固定在竖向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竖向管件,阻挡片套接在连接部并由锁紧部锁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套设在竖向轴上并位于相邻阻挡片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片为钢筋网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结构合理,其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本申请所述防护装置既可以防止在人工挖孔桩的顶部又可放置在人工挖孔桩的内部,有效防止人工挖孔桩内部的高空坠物,保证施工的安全;(2)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相邻阻挡片的重合程度,以获取阻挡片形成组件的不同面积,满足施工的需要;(3)本申请所述防护装置上设置有通孔管,保证了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下部的氧气供应充足。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结构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阻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连接部;11.竖向轴;12.底板;13.通气管连接轴;14.贯通孔;20.阻挡片;21.安装孔;30.锁紧部;40.通气管;100.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200.人工挖孔桩护壁;201.内侧台阶。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5是本申请所述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述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100包括连接部10、阻挡片20,所述阻挡片20套接在连接部10的竖向轴11并由锁紧部30锁紧;所述阻挡片20可沿竖向轴11所在轴线旋转,相邻阻挡片20相互搭接形成的组件卡接于人工挖孔桩护壁200的内侧台阶201的顶面,以阻止杂物下落至人工挖孔桩的下部。本技术中,阻挡片20的数量为多个,其套设在连接部10的竖向轴11上并可沿竖向轴11所在轴线旋转,相邻阻挡片20相互搭接形成一组件,该组件放置在人工挖孔桩护壁200的内侧台阶201的顶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人工挖孔桩的下部作业,若是其他杂物从高空中下落,高空下落的杂物由相邻阻挡片20相互搭接形成的组件承接,有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挡片20为弧形片,如图4所示,所述阻挡片20的对应半径与人工挖孔桩护壁200的内侧台阶201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所述阻挡片20的对应半径较内侧台阶201的内壁对应的半径大10%~20%。优选的,所述阻挡片20的对应半径较内侧台阶201的内壁对应的半径大15%,以便保证相邻阻挡片20相互搭接形成的组件承接在内侧台阶201的顶面。在相邻阻挡片20相互搭接形成的组件中,在竖向高度对应的最上层的阻挡片20与最下层的阻挡片20之间会形成一间隙,所述间隙可以作为空气通入的入口,以保证人工挖孔桩下部的氧气充足,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10还包括底板12,如图3所示,所述竖向轴11同心设置在底板12上。所述阻挡片20套设在连接部10的竖向轴11上并可沿竖向轴11所在轴线旋转。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还包括通气管40,所述通气管40与连接部10连接使得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下部与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上部连通。所述连接部10还包括通气管连接轴13,如图3所示,所述通气管连接轴13与竖向轴11同心设置并相对设置在竖向轴11的另一侧。所述竖向轴11与通气管连接轴13的中央设置有贯通孔14,所述通气管40与通气管连接轴13连接。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40的一端设置在连接部10上的通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套接在连接部的竖向轴并由锁紧部锁紧;所述阻挡片可沿竖向轴所在轴线旋转,相邻阻挡片相互搭接形成的组件卡接于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内侧台阶的顶面,以阻止杂物下落至人工挖孔桩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套接在连接部的竖向轴并由锁紧部锁紧;所述阻挡片可沿竖向轴所在轴线旋转,相邻阻挡片相互搭接形成的组件卡接于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内侧台阶的顶面,以阻止杂物下落至人工挖孔桩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片为弧形片,所述阻挡片的对应半径与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内侧台阶的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底板,所述竖向轴同心设置在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连接部连接使得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下部与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的上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挖孔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晓亮陈艳明武俊杰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