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62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属于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冷骨料加热得到热骨料,铣刨料经热热拌和/或冷拌后得到再生料;热骨料、再生料、粉料、沥青混合得预混料;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后进强制搅拌缸内拌料,得到的成品料进到成品储存仓内暂存;在成品料装料区,下料至成品料送运车的储罐内。将产生的沥青烟气和水蒸气通入烘干筒内二次焚烧;收集的粉尘进到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进行尾气净化处理;同时收集的烟气和空气通到燃烧器部位作为助燃气体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明火直接燃烧铣刨料;同时热骨料缓慢与再生料、粉料及沥青预混,拌合效率高,同时还能避免沥青烟气外泄又热能利用,节能环保。

A continuous and forced asphalt mix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和优异的性能,建设速度快,维修费用低,为此,各等级公路却大部分都使用沥青路面。热拌沥青混合料是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方法,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关节,主要依靠先进的搅拌设备,将优质的组成材料,经过科学合理的配置,进行充分的加热拌和,达到精确、均匀的路面混合料材料。目前现有的沥青混合料是采用新料和再生料按照比例混合的方式得到,同时再生料大多是利用废旧沥青料通过热拌或冷拌两种方式处理得到的。一般的热拌处理工艺中由于明火直接接触再生料,此时热拌的再生料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沥青烟气,同时上述沥青烟气中会蕴含有大量的易挥发成分(上述成分来自于废旧沥青料),此时易挥发成分的大量产生,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如果通过尾气吸收装置处理,由于产生的易挥发成分较多,需要大功率尾气吸收装置长时间工作才能完成对尾气的处理,长此以往,损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电能,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因此是否能够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避免了明火直接燃烧铣刨料;同时热骨料缓慢与再生料、粉料及沥青预混,拌合效率高,同时还能避免沥青烟气外泄又热能利用,节能环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冷骨料、铣刨料的预处理;步骤二:冷骨料经烘干筒加热后得到热骨料,铣刨料经热传递的方式进行的热拌和/或采用冷拌处理后得到再生料;步骤三:热骨料、再生料、粉料、沥青的称量和储存;步骤四:热骨料、再生料、粉料和沥青经连续搅拌缸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步骤五: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预混料达到预搅拌储存仓总容量的90-100%即可实现开仓下料,并进入到强制搅拌缸内进行强制拌料15-30秒,得到成品料;步骤六:成品料进入到成品储存仓内暂存;步骤七:在成品料装料区,将成品储存仓内成品料下料到成品料送运车的储罐内;步骤八:将步骤四和步骤五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和水蒸气均通入到烘干筒内进行二次焚烧处理;步骤六中收集的粉尘进入到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进行尾气净化吸收处理;同时,步骤六中收集的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到烘干筒的燃烧器部位作为助燃气体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热传递的方式进行的热拌和冷拌处理后的再生料,此时因为没有明火直接对铣刨料进行燃烧,此时铣刨料在再生处理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易挥发的沥青成分,由此降低了后期的尾气吸收净化装置的处理时长和需要处理的尾气含量,从而有效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热骨料能够缓慢与再生料、粉料以及沥青预拌混合,此时热骨料中的较高温度能够将部分再生料中的水汽进行加热气化,避免了一次性加热过快产生较大的正压,从而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也避免了因正压导致的粉尘飞扬和沥青烟气外泄的现象,而在成品料装料区内收集的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到烘干筒的燃烧器部位作为助燃气体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对沥青烟气的利用率,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在步骤一中,A1、在常温下,将冷骨料按照级配要求进行初配;A2、冷骨料经双层分流式烘干筒的内筒中,在200-240℃下加热得到热骨料;A3、热骨料在180-200℃的条件下于热骨料仓内保温暂存;在步骤二中,B1、在常温下,将铣刨料按照级配要求进行初配;B2、铣刨料进入到双层分流式烘干筒的夹层空腔中以热传递的方式,在150-180℃下进行热拌处理,热拌再生料的温度从0-20℃升高至50-120℃,得到热拌再生料;B3、热拌再生料在80-120℃的温度下于热拌再生料仓内保温暂存;在步骤三中,C1、按照混合料对级配和温度的要求,对热骨料和热拌再生料进行称量;C2、将称量后的热骨料暂存在储存仓一内;同时将热拌再生料暂存在储存仓二内;C3、回收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的粉尘,按照级配要求进行称量后暂存在储存仓三内;C4、按照级配要求,对石油沥青进行称量,然后将称量后的石油沥青储存在沥青储存仓内,随后输送至连续搅拌缸内进行混合;在步骤四中,将储存仓一中的热骨料、储存仓二中的热拌再生料、储存仓三中的粉料,以及沥青储存仓中的石油沥青进行预搅拌处理,得到预混料;在步骤五中,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预混料达到预搅拌储存仓总容量的90%以上即可实现开仓下料,并进入到强制搅拌缸内强制拌料15-30秒,得到成品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铣刨料采用热传递的方式加热,拌和后得到热拌再生料,由此不仅能够减少因明火直接燃烧铣刨料(废旧沥青料中含有易挥发的沥青成分),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易挥发沥青成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将铣刨料排入到双层分流式烘干筒的夹层空腔内,此时内筒中的热量能够经由双层分流式烘干筒的内筒壁热传递到夹层空腔内,此时避免了明火直接与刨铣料接触,且不影响对刨铣料的加热处理,十分的方便和高效。同时,通过对温度的严格控制,即保证废旧沥青混合料升高的温度,又能够避免加热过程中沥青老化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在步骤一中,A1、新料按照级配要求在常温下进行初配料,得到冷骨料;A2、冷骨料进入到冷骨料烘干筒内,在200-300℃下加热烘干,得到热骨料;A3、热骨料在180-240℃的条件下于热骨料仓内保温暂存;在步骤二中,B1、在常温下,将铣刨料按照级配要求进行初配,得到冷拌再生料;在步骤三中,C1、按照混合料对级配和温度的要求,对热骨料和冷拌再生料进行称量;C2、将称量后的热骨料暂存在储存仓一内;同时将冷拌再生料暂存在储存仓二内;C3、回收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的粉尘,按照级配要求进行称量后暂存在储存仓三内;C4、按照级配要求,对石油沥青进行称量,然后将称量后的石油沥青储存在沥青储存仓内,随后输送至连续搅拌缸内进行混合;在步骤四中,将储存仓一中的热骨料、储存仓二中的冷拌再生料、储存仓三中的粉料,以及沥青储存仓中的石油沥青进行预搅拌处理,得到预混料;在步骤五中,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预混料达到预搅拌储存仓总容量的90%以上即可实现开仓下料,并进入到强制搅拌缸内强制拌料15-30秒,得到成品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冷拌方式对铣刨料进行再生处理,此时能够减少明火直接然后导致的废旧沥青中的易挥发成分进入到空气中而造成的大气的污染,同时在步骤三中增加预搅拌操作,此时能够提高冷拌再生料的加入比例,大大提高了混合料中冷拌再生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n步骤一:冷骨料、铣刨料的预处理;/n步骤二:冷骨料经烘干筒加热后得到热骨料,铣刨料经热传递的方式进行的热拌和/或采用冷拌处理后得到再生料;/n步骤三:热骨料、再生料、粉料、沥青的称量和储存;/n步骤四:热骨料、再生料、粉料和沥青经连续搅拌缸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n步骤五: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预混料达到预搅拌储存仓总容量的90%以上即可实现开仓下料,并进入到强制搅拌缸内进行强制拌料15-30秒,得到成品料;/n步骤六:成品料进入到成品储存仓内暂存;/n步骤七:在成品料装料区,将成品储存仓内成品料下料到成品料送运车的储罐内;/n步骤八:将步骤四和步骤五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和水蒸气均通入到烘干筒内进行二次焚烧处理;步骤六中收集的粉尘进入到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进行尾气净化吸收处理;同时,步骤六中收集的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到烘干筒的燃烧器部位作为助燃气体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16 CN 2019109845379;20191016 CN 2019109845631.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冷骨料、铣刨料的预处理;
步骤二:冷骨料经烘干筒加热后得到热骨料,铣刨料经热传递的方式进行的热拌和/或采用冷拌处理后得到再生料;
步骤三:热骨料、再生料、粉料、沥青的称量和储存;
步骤四:热骨料、再生料、粉料和沥青经连续搅拌缸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
步骤五: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预混料达到预搅拌储存仓总容量的90%以上即可实现开仓下料,并进入到强制搅拌缸内进行强制拌料15-30秒,得到成品料;
步骤六:成品料进入到成品储存仓内暂存;
步骤七:在成品料装料区,将成品储存仓内成品料下料到成品料送运车的储罐内;
步骤八:将步骤四和步骤五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和水蒸气均通入到烘干筒内进行二次焚烧处理;步骤六中收集的粉尘进入到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进行尾气净化吸收处理;同时,步骤六中收集的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到烘干筒的燃烧器部位作为助燃气体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在步骤一中,
A1、在常温下,将冷骨料按照级配要求进行初配;
A2、冷骨料经双层分流式烘干筒的内筒中,在200-240℃下加热得到热骨料;
A3、热骨料在180-200℃的条件下于热骨料仓内保温暂存;
在步骤二中,
B1、在常温下,将铣刨料按照级配要求进行初配;
B2、铣刨料进入到双层分流式烘干筒的夹层空腔中以热传递的方式,在150-180℃下进行热拌处理,热拌再生料的温度从0-20℃升高至50-120℃,得到热拌再生料;
B3、热拌再生料在80-120℃的温度下于热拌再生料仓内保温暂存;
在步骤三中,
C1、按照混合料对级配和温度的要求,对热骨料和热拌再生料进行称量;
C2、将称量后的热骨料暂存在储存仓一内;同时将热拌再生料暂存在储存仓二内;
C3、回收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的粉尘,按照级配要求进行称量后暂存在储存仓三内;
C4、按照级配要求,对石油沥青进行称量,然后将称量后的石油沥青储存在沥青储存仓内,随后输送至连续搅拌缸内进行混合;
在步骤四中,将储存仓一中的热骨料、储存仓二中的热拌再生料、储存仓三中的粉料,以及沥青储存仓中的石油沥青进行预搅拌处理,得到预混料;
在步骤五中,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预混料达到预搅拌储存仓总容量的90%以上即可实现开仓下料,并进入到强制搅拌缸内强制拌料15-30秒,得到成品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在步骤一中,
A1、新料按照级配要求在常温下进行初配料,得到冷骨料;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兆武时光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