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39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包括底座、装设在底座上的冷凝筒本体、装设在冷凝筒本体内壁的导冷螺旋管、分别设置在冷凝筒本体两端的气孔、装设在气孔外端口的连接管、装设在连接管外端口并且连通连接管的对接法兰以及装设在导冷螺旋管内并且连通两侧的气孔的接触筒,气孔端口、位于接触筒内装设有缓流装置,缓流装置包含有缓流盒、滑板、牵引簧和抵压环。当气压值特大的混合气体中的爆破气流通入缓流盒内时,实质滑板对爆破气体进行阻隔,会快速将滑板向右推进,使得滑板向右移动抵压软质片,软质片能够软性扒附在副流孔的右端口,从而可阻止气流从副流孔向右排出。

A LNG condensat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
技术介绍
天然气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而现有的液化天然气在实际投入民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及进行保压工作和制冷工作,即需要在原液化天然气内加入氮气等一系列遇热蒸发的气体,并需要对混合后的气体进行冷凝,然后再进行压缩,以此生产出的液化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输出气流不易过热,同时内部遇热蒸发气体排出室外后迅速挥发,从而保障液化天然气传输过程的气压,而在制备过程,冷凝为其中主要工艺之一,冷凝系统整体为一个冷凝筒结构,其内壁设置有导冷螺旋管,并且导冷螺旋管的两端分别从冷凝筒左右端穿出,导冷螺旋管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的制冷剂进排管,可将较冷的制冷剂经过导冷螺旋管不断循环进入制冷机内,而导冷螺旋管内设置有接触筒,冷凝筒的左端和右端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气孔,气孔的外端口连接连接管,连接管的外端口设置有对接法兰,左侧的对接法兰用于对接与之相同的并且装设在混合气体管一端口的对接法兰,而右侧的对接法兰用于连接与之相同的并且装设在总传输管一端口的对接法兰,混合气体管内的混合气体进入接触筒内时,导冷螺旋管会将其表面的较低温度会快速对接触筒内壁进行换热,从而可对在接触筒内部的混合气体进行制冷,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产出天然气标准气压为2.8kpa,实际上混合气体内部的蒸发气体与天然气存在过度混合,因而通过混合气体管进入接触筒内常会由于气压值瞬间变大而产生爆破气流,爆破气流会对接触筒产生很大的冲击,长期运行,势必会对接触筒以及接触筒连接位置造成很大的冲击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爆破气流会对接触筒产生很大的冲击,长期运行,势必会对接触筒以及接触筒连接位置造成很大的冲击伤害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包括底座、装设在底座上的冷凝筒本体、装设在冷凝筒本体内壁的导冷螺旋管、分别设置在冷凝筒本体两端的气孔、装设在气孔外端口的连接管、装设在连接管外端口并且连通连接管的对接法兰以及装设在导冷螺旋管内并且连通两侧的气孔的接触筒,所述气孔端口、位于接触筒内装设有缓流装置,所述缓流装置包含有缓流盒、滑板、牵引簧和抵压环,所述缓流盒的端口连接气孔端口外沿,所述缓流盒内装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主流孔,所述滑板上、位于主流孔边沿的位置布设有副流孔,所述滑板的一端布设有牵引簧且牵引簧的一端连接冷凝筒本体,所述缓流盒内壁一端、对应副流孔的位置装设有抵压环,所述缓流盒的一端中心位置设有排出孔。进一步的,所述缓流盒为圆盒结构,滑板为圆板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簧的数量至少为八个。进一步的,所述抵压环为圆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抵压环的一端装设有软质片,软质片为圆环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筒的内壁布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之间装设有阻塞柱。进一步的,所述阻塞柱为圆柱结构,阻塞柱的外壁与接触筒的内壁距离至多为厘米,阻塞柱的横向长度至少是接触筒的横向长度八分之七。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当气压值特大的混合气体中的爆破气流通入缓流盒内时,主流孔和副流孔无法满足其快速通过时,实际上滑板已经对爆破气体产生阻隔,会快速将滑板向右推进,使得滑板向右移动抵压软质片,软质片能够软性扒附在副流孔的右端口,从而可阻止气流从副流孔向右排出,此时爆破气流仅仅能够从主流孔向右排至接触筒内,爆破气流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接触筒内部,大大降低对接触筒内壁的冲击力,保护接触筒以及接触筒连接处,解决了爆破气流会对接触筒产生很大的冲击,长期运行,势必会对接触筒以及接触筒连接位置造成很大的冲击伤害的问题,同时通过阻塞柱对接触筒中心位置的阻塞,使得混合气体只能从阻塞柱的外壁与接触筒的内壁之间的空隙流过,从而增加单位体积的混合气体与接触筒的内壁接触量,而由于接触筒距离导冷螺旋管最近,聚冷效果好,因而对混合气体换热效果好,从而对整体混合气体冷凝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中侧纵向剖切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缓流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缓流装置左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缓流装置右侧纵向剖切左视示意图。其中,1底座、2冷凝筒本体、3导冷螺旋管、4气孔、5连接管、6对接法兰、8接触筒、9缓流装置、10缓流盒、11滑板、12主流孔、13副流孔、14牵引簧、15抵压环、16软质片、17排出孔、18支撑杆、19阻塞柱。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包括底座1、装设在底座1上的冷凝筒本体2、装设在冷凝筒本体2内壁的导冷螺旋管3、分别设置在冷凝筒本体2两端的气孔4、装设在气孔4外端口的连接管5、装设在连接管5外端口并且连通连接管5的对接法兰6以及装设在导冷螺旋管3内并且连通两侧的气孔4的接触筒8,底座1上端中侧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冷凝筒本体1的下侧,导冷螺旋管3的外壁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冷凝筒本体2的内壁,并且导冷螺旋管3的左右端部通过冷凝筒本体2两端分别设置的圆孔穿出冷凝筒本体2,导冷螺旋管3两端分别连接制冷机的制冷剂进排管,可将较冷的制冷剂经过导冷螺旋管3不断循环进入制冷机内,冷凝筒本体2的左端和右端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气孔4,气孔4的外端口采用无缝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管5,连接管的外端口采用无缝焊接的方式连接对接法兰6的内端口外沿,左侧的对接法兰6用于对接与之相同的并且装设在混合气体管一端口的对接法兰6,而右侧的对接法兰6用于连接与之相同的并且装设在总传输管一端口的对接法兰6,混合气体管内的混合气体进入接触筒8内时,导冷螺旋管3会将其表面的较低温度快速对接触筒8内壁进行换热,从而可对在接触筒8内部的混合气体进行制冷,气孔4端口、位于接触筒8内装设有缓流装置9,缓流装置9包含有缓流盒10、滑板11、牵引簧14和抵压环15,缓流盒10的端口连接气孔4端口外沿,缓流盒10的左端口采用无缝焊接的方式连接冷凝筒本体2内部左端中心位置,缓流盒10内部连通左侧的气孔4内部,缓流盒10内装设有滑板11,缓流盒10为圆盒结构,滑板11为圆板结构,滑板11的外壁滑动接触缓流盒10的内壁,滑板11的中心位置设有主流孔12,主流孔12和副流孔13皆为圆孔结构,主流孔12的直径为4厘米,而副流孔13的直径为1.5厘米,副流孔13的数量为六个,环形均匀设置在主流孔12的外沿,滑板11上、位于主流孔12边沿的位置布设有副流孔13,滑板11的一端布设有牵引簧14且牵引簧14的一端连接冷凝筒本体2,牵引簧14为拉伸回缩型,牵引簧14的右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缓流盒10的内部右端,牵引簧14的左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冷凝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包括底座(1)、装设在底座(1)上的冷凝筒本体(2)、装设在冷凝筒本体(2)内壁的导冷螺旋管(3)、分别设置在冷凝筒本体(2)两端的气孔(4)、装设在气孔(4)外端口的连接管(5)、装设在连接管(5)外端口并且连通连接管(5)的对接法兰(6)以及装设在导冷螺旋管(3)内并且连通两侧的气孔(4)的接触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4)端口、位于接触筒(8)内装设有缓流装置(9),所述缓流装置(9)包含有缓流盒(10)、滑板(11)、牵引簧(14)和抵压环(15),所述缓流盒(10)的端口连接气孔(4)端口外沿,所述缓流盒(10)内装设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的中心位置设有主流孔(12),所述滑板(11)上、位于主流孔(12)边沿的位置布设有副流孔(13),所述滑板(11)的一端布设有牵引簧(14)且牵引簧(14)的一端连接冷凝筒本体(2),所述缓流盒(10)内壁一端、对应副流孔(13)的位置装设有抵压环(15),所述缓流盒(10)的一端中心位置设有排出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液化天然气冷凝系统,包括底座(1)、装设在底座(1)上的冷凝筒本体(2)、装设在冷凝筒本体(2)内壁的导冷螺旋管(3)、分别设置在冷凝筒本体(2)两端的气孔(4)、装设在气孔(4)外端口的连接管(5)、装设在连接管(5)外端口并且连通连接管(5)的对接法兰(6)以及装设在导冷螺旋管(3)内并且连通两侧的气孔(4)的接触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4)端口、位于接触筒(8)内装设有缓流装置(9),所述缓流装置(9)包含有缓流盒(10)、滑板(11)、牵引簧(14)和抵压环(15),所述缓流盒(10)的端口连接气孔(4)端口外沿,所述缓流盒(10)内装设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的中心位置设有主流孔(12),所述滑板(11)上、位于主流孔(12)边沿的位置布设有副流孔(13),所述滑板(11)的一端布设有牵引簧(14)且牵引簧(14)的一端连接冷凝筒本体(2),所述缓流盒(10)内壁一端、对应副流孔(13)的位置装设有抵压环(15),所述缓流盒(10)的一端中心位置设有排出孔(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阳
申请(专利权)人:简阳绿杉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