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蒽酮结构的二胺以及利用该二胺制备的聚酰亚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240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含蒽酮结构的二胺以及利用该二胺制备的聚酰亚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含有两个卤原子取代的蒽酮中间体与氨水反应,将卤原子转化为氨基;接着通过Ullmann偶联反应接枝含硝基的基团再还原,获得含蒽酮结构的二胺单体,然后将制备的二胺单体与二酐聚合,得到含蒽酮结构的聚酰亚胺。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将蒽酮的平面刚性结构和极性基团引入聚酰亚胺主链,平面刚性结构有利于分子链规整堆砌,诱导聚合物结晶,极性基团可以增强分子链的氢键作用,促进分子链紧密堆砌,从而使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以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Diamines containing anthrone structure and polyimides prepared from the diam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蒽酮结构的二胺以及利用该二胺制备的聚酰亚胺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科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用于FOLED衬底的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极强的耐热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聚酰亚胺由于性能的优势成为最引人瞩目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之一。芳香型聚酰亚胺(PI)是一类性能优异的耐高温材料,其含有强刚性的苯环和酰亚胺环,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CTE)等优异特性,更是广泛的应用于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目前报道的聚酰亚胺普遍存在阻隔性能较差,水氧易渗入的缺点。现有的聚酰亚胺一般通过添加纳米无机物改性,通过片状纳米层有效延长水蒸气和氧分子在基材中的扩散路径,从而改善其阻隔性能,基于添加量和基体的特性,无法数倍的提升。另有在聚酰亚胺膜上镀层的,通过致密的膜层提高其阻隔性能,甚至在镀层脱落后不能对聚酰亚胺本身的阻隔有任何提高。或者采用其他具有高阻隔性能的膜与聚酰亚胺通过粘结形成多层复合膜,该方式制备工艺复杂,在强度和耐热方面等与聚酰亚胺相差比较大,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蒽酮结构的二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结构通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蒽酮结构的二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Ar1选自下列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n=0~6,m=0~6,同一结构式中的n和m不同时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蒽酮结构的二胺,其特征在于,所述Ar2和Ar3选自下列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蒽酮结构的二胺,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二胺制备的聚酰亚胺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y=1~10000,X为下列结构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蒽酮结构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制备步骤包括:
S1.将含有两个卤原子取代的蒽酮单体在保护氛围下与氨水反应后得到单体1、单体2或单体3;
S2.将步骤S1中单体1、单体2或单体3,与含有一个卤原子和一个硝基取代的Ar1单体与加入溶剂中,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加入碱,通过Ullmann偶联反应得到含两个硝基的单体4、单体5或单体6;
S3.将步骤S2中单体4、单体5或单体6加入到溶剂中,加入还原剂,在保护气体的氛围下通过还原反应即得含蒽酮结构的二胺单体;
S4.在保护气氛中,将含蒽酮结构的二胺单体和含X结构的二酐按等摩尔比溶解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到均相的聚酰胺酸胶液,然后将聚酰胺酸胶液进行热酰亚胺化或化学酰亚胺化脱水得到聚酰亚胺;
所述步骤S1中的单体1、单体2和单体3,S2中的单体4、单体5和单体6分别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蒽酮结构的聚酰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亦武谭井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