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238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对氟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和丙酮加入到反应釜内,然后升温至55‑75℃,向反应釜内通入氢气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进行过滤回收废催化剂,然后将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分层得到废水;然后精馏得到目标产品N‑异丙基对氟苯胺;所述加氢催化剂为复合型催化剂,所述复合型催化剂以镍掺杂碳气凝胶/TiO2复合材料为载体,以Pt为催化活性组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工艺简单,经济环保,产品收率高。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n-isopropyl-p-fluoroani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N-异丙基对氟苯胺,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淡黄色至黄色液体,熔点为一20℃,沸点217℃,在密闭条件下保存,不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溶剂。N-异丙基对氟苯胺分子结构可以看作氨分子中的氢被异丙基和氟苯取代的衍生物,与无机氨类似,其中N原子为sp3杂化,N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体现了一系列化学性质,如氨基上的易发生中和、酰化,磺化等反应,合成一系列有用的化合物。N-异丙基对氟苯胺能进行酰胺化制备氟噻草胺等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胺基脱保护后能进行系列反应,芳基氟能进行氧化加成、亲核取代、还原活化等系列反应,是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目前国内外,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合成工艺路线较为成熟,主要取决于烷基化试剂,分卤代烷和丙酮两种,以卤代烷的合成路线如下:一、以对氟苯胺为原料,然加入卤代烷进行反应;该路线成熟,但需在带压条件下滴加缚酸剂控制PH,自动控制较困难,且废水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路线简单,副产物为水,无需控制pH,环保无污染,目标产品收率高。为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对氟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和丙酮加入到反应釜内,然后升温至55-75℃,向反应釜内通入氢气进行加氢还原反应;(2)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进行过滤回收废催化剂,然后将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分层得到废水;然后精馏得到目标产品N-异丙基对氟苯胺;其中,步骤(1)中,所述加氢催化剂为复合型催化剂,所述复合型催化剂以镍掺杂碳气凝胶/TiO2复合材料为载体,以Pt为催化活性组分。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对氟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和丙酮的添加量分别为1990-2010kg、0.15-0.25kg、860-865kg。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氢气的通入量为118-120kg。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溶于去离子水制得质量浓度为5-10%的纤维素溶液;然后将制得的纤维素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纤维素气凝胶;将制得的纤维素气凝胶置于马弗炉内,氮气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处理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2)将乙酸镍和六亚甲基四胺加入到乙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溶液;然后加入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镍掺杂碳气凝胶;3)将上述制得的镍掺杂碳气凝胶和二氧化钛粉末混合研磨处理;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剧烈搅拌下滴加氯铂酸水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25-35h;然后加入浓度为0.45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10-15h;之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后于马弗炉内,煅烧处理,制得加氢催化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条件为温度为-5~-10℃,时间为10-15h。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热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700-900℃,时间为1-2h。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乙酸镍、六亚甲基四胺、混合溶剂、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的用量比为(1.6-1.7)g:(0.22-0.26)g:30ml:(10-20)g。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镍掺杂碳气凝胶、二氧化钛粉末、氯铂酸的质量比为5:(10-20):0.0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煅烧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280-320℃,时间为1-5h。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6-9h。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对氟硝基苯和丙酮为原料,催化加氢还原、过滤、分层制备;该方法副产物为水,原料丙酮可充当稀释剂,反应完毕过滤除催化剂,分层即可得粗品,无需控制PH,环保无污染,收率较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加氢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不会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溶于去离子水制得质量浓度为5%的纤维素溶液;然后将制得的纤维素溶液在-5℃下进行冷冻干燥10h,制得纤维素气凝胶;将制得的纤维素气凝胶置于马弗炉内,氮气保护700℃下进行热处理1h;处理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2)将1.6g乙酸镍和0.22g六亚甲基四胺加入到30ml乙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溶液;然后加入10g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在160℃下加热反应6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镍掺杂碳气凝胶;(3)将上述制得的镍掺杂碳气凝胶和二氧化钛粉末混合研磨处理;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剧烈搅拌下滴加氯铂酸水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25h;然后加入浓度为0.45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10h;之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后于马弗炉内,煅烧处理,制得加氢催化剂;其中,镍掺杂碳气凝胶、二氧化钛粉末、氯铂酸的质量比为5:10:0.01;(4)将1990kg对氟硝基苯、0.15kg加氢催化剂和860kg丙酮加入到反应釜内,然后升温至55℃,向反应釜内通入118kg氢气进行加氢还原反应;(5)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进行过滤回收废催化剂,然后将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分层得到废水;然后精馏得到目标产品N-异丙基对氟苯胺;产品收率为98.5%,纯度为99.7%。实施例2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溶于去离子水制得质量浓度为10%的纤维素溶液;然后将制得的纤维素溶液在-10℃下进行冷冻干燥15h,制得纤维素气凝胶;将制得的纤维素气凝胶置于马弗炉内,氮气保护900℃下进行热处理2h;处理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2)将1.7g乙酸镍和0.26g六亚甲基四胺加入到30ml乙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溶液;然后加入20g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在180℃下加热反应9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镍掺杂碳气凝胶;(3)将上述制得的镍掺杂碳气凝胶和二氧化钛粉末混合研磨处理;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剧烈搅拌下滴加氯铂酸水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35h;然后加入浓度为0.45mol/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15h;之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对氟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和丙酮加入到反应釜内,然后升温至55-75℃,向反应釜内通入氢气进行加氢还原反应;/n(2)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进行过滤回收废催化剂,然后将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分层得到废水;然后精馏得到目标产品N-异丙基对氟苯胺;/n其中,步骤(1)中,所述加氢催化剂为复合型催化剂,所述复合型催化剂以镍掺杂碳气凝胶/TiO2复合材料为载体,以Pt为催化活性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对氟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和丙酮加入到反应釜内,然后升温至55-75℃,向反应釜内通入氢气进行加氢还原反应;
(2)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进行过滤回收废催化剂,然后将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分层得到废水;然后精馏得到目标产品N-异丙基对氟苯胺;
其中,步骤(1)中,所述加氢催化剂为复合型催化剂,所述复合型催化剂以镍掺杂碳气凝胶/TiO2复合材料为载体,以Pt为催化活性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对氟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和丙酮的添加量分别为1990-2010kg、0.15-0.25kg、860-865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氢气的通入量为118-12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中间体N-异丙基对氟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溶于去离子水制得质量浓度为5-10%的纤维素溶液;然后将制得的纤维素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制得纤维素气凝胶;将制得的纤维素气凝胶置于马弗炉内,氮气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处理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
2)将乙酸镍和六亚甲基四胺加入到乙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溶液;然后加入碳化处理的纤维素气凝胶;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镍掺杂碳气凝胶;
3)将上述制得的镍掺杂碳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卫宇卢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解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