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们生活区域也越加集中,导致现在在建居民区的房屋多为高层楼房,所以现在社会对电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现有电梯技术虽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大部分电梯的舒适性较差,电梯在停靠时的顿挫感较强,且现有的大部分电梯安全保障功能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吊装与下部缓震技术共用,从而增加电梯的缓震性能,使得电梯的舒适度明显提升,且新增有增加电梯的安全性的防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吊装装置和缓震装置;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含顶板、钢缆和底板,所述顶板为实心钢板,且顶板略小于电梯井的通道截面,所述钢缆共设有六根,六根钢缆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顶板的下表面后侧和左右两侧两端,且六根钢缆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底板的下表面后侧和左右两侧两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吊装装置(2)和缓震装置(3);/n支撑装置(1):所述支撑装置(1)包含顶板(101)、钢缆(102)和底板(103),所述顶板(101)为实心钢板,且顶板(101)略小于电梯井的通道截面,所述钢缆(102)共设有六根,六根钢缆(102)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顶板(101)的下表面后侧和左右两侧两端,且六根钢缆(102)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底板(103)的下表面后侧和左右两侧两端,所述底板(103)的四角设有L形凸台;/n吊装装置(2):所述吊装装置(2)包含拉伸弹簧(201)、连接板(202)和固定块(203),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吊装装置(2)和缓震装置(3);
支撑装置(1):所述支撑装置(1)包含顶板(101)、钢缆(102)和底板(103),所述顶板(101)为实心钢板,且顶板(101)略小于电梯井的通道截面,所述钢缆(102)共设有六根,六根钢缆(102)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顶板(101)的下表面后侧和左右两侧两端,且六根钢缆(102)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底板(103)的下表面后侧和左右两侧两端,所述底板(103)的四角设有L形凸台;
吊装装置(2):所述吊装装置(2)包含拉伸弹簧(201)、连接板(202)和固定块(203),所述拉伸弹簧(201)共设有五个,五个拉伸弹簧(201)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顶板(101)的下表面四角和中部,且中部的拉伸弹簧(2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连接板(202)的上表面中部,四角的拉伸弹簧(201)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四个固定块(203)的上表面中部;
缓震装置(3):所述缓震装置(3)包含连接柱(301),硬胶板(302)和压缩弹簧(303),所述连接柱(301)共设有四根,四根连接柱(301)的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底板(103)的上表面四角,所述硬胶板(302)为圆形胶垫,硬胶板(302)的下端面与底板(10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303)共设有四根,四根压缩弹簧(303)的下端面分别与底板(103)的上表面四角固定连接,且压缩弹簧(303)置于连接柱(301)的内侧;
其中:还包括轿厢主体(4),所述轿厢主体(4)的上表面中部与连接板(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诚,周韧,查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列治文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