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夹爪载具换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11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夹爪载具换流线,其包括支架模组、设于支架模组上的左右移动模组、设于左右移动模组上的上下移动模组和至少两组设于上下移动模组上用于夹持产品的夹具模组;夹具模组包括夹爪气缸和设于夹爪气缸底部的夹爪;上下移动模组包括安装板、滑台气缸和连接板;至少两组夹具模组设于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于滑台气缸的工作滑台上,滑台气缸使安装板上下移动;左右移动模组包括固定板、无杆气缸、线轨和连接滑块;无杆气缸和线轨均水平设于固定板前侧,连接滑块设于线轨前侧相对于线轨左右滑动,无杆气缸使连接板左右移动;支架模组包括设于固定板左右两端的立柱。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搬运效率高。

Commutation line of multi grippe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夹爪载具换流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夹爪载具换流线。
技术介绍
在产品的自动化加工生产流线(生产流水线)上,完成一个零件的装配过程往往需要多个工位来完成,其中一个工序完成后由输送线输送至下个工位进行其他操作;产品的输送通常需要借助载具承载完成,即产品定位在载具上,载具安装在输送线上,载具和输送线构成了载具换流线,产品在工作流线上完成生产加工后,需由载具换流线将产品换流至下一工位生产流线;目前,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升降流线的形式先将工作流线上的产品转移到升降机构上的流线上,由于流线形式结构的限制,整个转移的流线机构体积比较大,环境受限,且成本较高;另外,市面上单夹爪搬运居多,搬运效率低。鉴于此,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夹爪载具换流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夹爪载具换流线,结构简单、搬运效率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多夹爪载具换流线,包括支架模组、设于支架模组上的左右移动模组、设于左右移动模组上的上下移动模组和至少两组设于上下移动模组上用于夹持产品的夹具模组;夹具模组包括夹爪气缸和设于夹爪气缸底部的夹爪;上下移动模组包括安装板、滑台气缸和连接板;至少两组夹具模组设于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于滑台气缸的工作滑台上,滑台气缸使安装板上下移动;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后端面连接于第二连接部前侧,滑台气缸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左右移动模组包括固定板、无杆气缸、线轨和连接滑块;无杆气缸和线轨均水平设于固定板前侧,连接滑块设于线轨前侧相对于线轨左右滑动,连接滑块和无杆气缸的工作滑块均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第二连接部后侧,无杆气缸使连接板左右移动;支架模组包括设于固定板左右两端的立柱。按以上方案,所述夹爪气缸、滑台气缸和无杆气缸的进气口均设有气管接头;方便气缸通气。按以上方案,所述滑台气缸的上下两端和无杆气缸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缓冲器,减少气缸带来的撞击力,并且可限制气缸行程。按以上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均竖向设置且相互垂直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加强板;加强连接板的稳固性。按以上方案,所述线轨和连接滑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相互配合,两个线轨分别水平位于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两个连接滑块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部后侧的上部和下部;线轨上下两侧面设有凹槽,连接滑块上下两端内侧设有凸部,凸部卡设于线轨的凹槽中进行滑动,增强连接板连接于固定板的稳固性;线轨分别设于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与连接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连接,进一步增强连接板连接于固定板的稳固性。按以上方案,所述固定板上位于无杆气缸两端位置均设有光电开关,所述连接板的第二连接部后侧设有挡片,当连接板运动至无杆气缸端部时,挡片位于光电开关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光电开关工作;光电开关可以检测无杆气缸位置,防止设备在急停后,无杆气缸不在初位。按以上方案,所述支架模组还包括顶槽、拖链和支撑板;立柱为两个且竖向设于固定板两端,顶槽水平设于固定板顶端且开口向上,拖链设于顶槽内且拖链一端固定连接于顶槽一端,支撑板底端连接于第二连接部前侧,支撑板顶端向上延伸且连接于拖链另一端;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顶端,连接板在无杆气缸的驱动下左右运动时,支撑板的运动由于拖链位置不固定而不受限制,增强连接板与固定板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减少机故。按以上方案,所述立柱上设有走线槽;走线槽可以将先固定在立柱上,防止设备运动中,信号线不固定造成机故现象,设备台面更加整洁,设备更加美观;立柱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地面,增强装置整体稳固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支架模组、设于支架模组上的左右移动模组、设于左右移动模组上的上下移动模组和至少两组设于上下移动模组上用于夹持产品的夹具模组,为用于工作流线与回流线之间来回搬运产品的流转机构,受现场条件,制成工艺,产品特性影响,可以通过改变行程以配合不同环境下使用,此结构可以上下取料,前后搬运,且采用夹紧取料方式,符合特定产品搬运,结构简单,实现夹爪夹持产品运动,还辅助实现运动检测与防护功能;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移动模组上的安装板实现多夹具模组的安装,实现多夹具取料,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由于多夹具取料,连接板承载的重量较大,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板、支撑板、线轨和连接滑块的配合来加强连接板与固定板的连接,增强设备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施例中夹具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施例中夹具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实施例中上下移动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实施例中上下移动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实施例中上下移动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9为本实施例中左右移动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中左右移动模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中支架模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中支架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中支架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夹具模组;101、夹爪气缸;102、夹爪;103、第一气管接头;2、上下移动模组;201、安装板;202、滑台气缸;2021、工作滑台;203、连接板;2031、第一连接部;2032、第二连接部;2033、加强板;204、第二气管接头;205、第一缓冲器;206、挡片;3、左右移动模组;301、固定板;302、无杆气缸;3021、工作滑块;303、线轨;304、连接滑块;305、第三气管接头;306、第二缓冲器;307、光电开关;4、支架模组;401、立柱;402、顶槽;403、拖链;404、支撑板;405、走线槽;5、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考图1至图13,规定图中F箭头所指方向为装置前侧。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多夹爪载具换流线,其包括支架模组4、设于支架模组4上的左右移动模组3、设于左右移动模组3上的上下移动模组2和至少两组设于上下移动模组2上用于夹持产品5的夹具模组1;支架模组4起装置固定支撑作用,夹具模组1用于夹持产品5,上下移动模组2用于带动夹持有产品5的夹具模组1上下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夹爪载具换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模组、设于支架模组上的左右移动模组、设于左右移动模组上的上下移动模组和至少两组设于上下移动模组上用于夹持产品的夹具模组;/n夹具模组,包括夹爪气缸和设于夹爪气缸底部的夹爪;/n上下移动模组,包括安装板、滑台气缸和连接板;至少两组夹具模组设于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于滑台气缸的工作滑台上,滑台气缸使安装板上下移动;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后端面连接于第二连接部前侧,滑台气缸连接于第一连接部;/n左右移动模组,包括固定板、无杆气缸、线轨和连接滑块;无杆气缸和线轨均水平设于固定板前侧,连接滑块设于线轨前侧相对于线轨左右滑动,连接滑块和无杆气缸的工作滑块均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第二连接部后侧,无杆气缸使连接板左右移动;/n支架模组,包括设于固定板左右两端的立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夹爪载具换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模组、设于支架模组上的左右移动模组、设于左右移动模组上的上下移动模组和至少两组设于上下移动模组上用于夹持产品的夹具模组;
夹具模组,包括夹爪气缸和设于夹爪气缸底部的夹爪;
上下移动模组,包括安装板、滑台气缸和连接板;至少两组夹具模组设于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于滑台气缸的工作滑台上,滑台气缸使安装板上下移动;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后端面连接于第二连接部前侧,滑台气缸连接于第一连接部;
左右移动模组,包括固定板、无杆气缸、线轨和连接滑块;无杆气缸和线轨均水平设于固定板前侧,连接滑块设于线轨前侧相对于线轨左右滑动,连接滑块和无杆气缸的工作滑块均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第二连接部后侧,无杆气缸使连接板左右移动;
支架模组,包括设于固定板左右两端的立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载具换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气缸、滑台气缸和无杆气缸的进气口均设有气管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夹爪载具换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气缸的上下两端和无杆气缸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缓冲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超张春怡孙蕾何宇吴灵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