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043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船包括甲板和机坪结构圈梁,机坪结构圈梁竖直设置在甲板的下方,安全网包括:安装底板,固定在机坪结构圈梁的一侧中部;主支架,固定在安装底板上,主支架的中部固定有电机;安全网体,底部两端分别经连接架与连接轴的两端相连接,安全网体的顶部伸出至甲板的上方;连接轴,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极限位置定位板,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极限位置定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之间设有圆弧过渡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A marine electric reversible safety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网
,尤其涉及一种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
技术介绍
船用栏杆是保证在船舶摇摆时,防止人员跌落船外或下层甲板的安全装置,一般装设在舰船露天干舷甲板、上层建筑甲板及直升机甲板上。在船舶一些特殊区域,会有配置可倒式栏杆的需求,比如在吊物口处,当需要吊物需求时,栏杆会阻碍起吊;当发生紧急状态需要人员逃生时,也需要将集合处的栏杆放倒,可以保证人员以最快速度从船上撤离,保证船员与乘客安全。船用可倒式栏杆在技术上目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动可倒栏杆,完全靠手动起升,需要人力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另一种为船用液压式可倒栏杆,采用液压元件成本较高,液压系统长期暴露于露天环境,存在易损坏和漏油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所述船包括甲板和机坪结构圈梁,所述机坪结构圈梁竖直设置在所述甲板的下方,所述安全网包括:安装底板,固定在所述机坪结构圈梁的一侧中部;主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主支架的中部固定有电机;安全网体,底部两端分别经连接架与连接轴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安全网体的顶部伸出至所述甲板的上方;连接轴,中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极限位置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极限位置定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之间设有圆弧过渡面,当所述电机正转至安全网体竖直时,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主支架相抵接,当所述电机反转至安全网体放倒时,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主支架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网体包括铝合金扶手、铝合金板网和铝合金方管,所述铝合金扶手设置在所述铝合金板网的顶部,所述铝合金方管围合安装在所述铝合金板网的左右两侧和底部。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的两端经支架轴承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的表面设有镀锌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可直接控制安全网体的竖直和放倒,其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在连接轴上设置极限位置定位板,利用极限位置定位板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与主支架的相互配合,来保证安全网体在竖直和放倒时状态的稳定性,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安全网体通过主支架和安装底板安装在甲板下的机坪结构圈梁上,其可以避免安全网体受外力变形时,拉伤甲板,破坏甲板强度和完整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在竖直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在放倒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的安全网体的安装位置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的极限位置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船包括甲板1和机坪结构圈梁2,机坪结构圈梁2竖直设置在甲板1的下方,该安全网包括:安装底板3,固定在机坪结构圈梁2的一侧中部;主支架4,固定在安装底板3上,主支架4的中部固定有电机5;本实施例中,主支架4优选为主架C型钢。安全网体6,底部两端分别经连接架7与连接轴8的两端相连接,安全网体6的顶部伸出至甲板1的上方;连接轴8,中部与电机5的输出轴相连接;极限位置定位板9,固定连接在连接轴8上,极限位置定位板9上设有第一限位面91和第二限位面93,第一限位面91和第二限位面93之间设有圆弧过渡面92,当电机5正转至安全网体6竖直时,第一限位面91与主支架4相抵接,当电机5反转至安全网体6放倒时,第二限位面93与主支架4相抵接。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5的正转和反转可直接控制安全网体6的竖直和放倒,其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在连接轴8上设置极限位置定位板9,利用极限位置定位板9的第一限位面91和第二限位面93与主支架4的相互配合,来保证安全网体6在竖直和放倒时状态的稳定性,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安全网体6通过主支架4和安装底板3安装在甲板1下的机坪结构圈梁2上,其可以避免安全网体6受外力变形时,拉伤甲板1,破坏甲板1强度和完整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具体地,安全网体6包括铝合金扶手61、铝合金板网62和铝合金方管63,铝合金扶手61设置在铝合金板网62的顶部,铝合金方管63围合安装在铝合金板网62的左右两侧和底部。优选地,为了保证安全网体6在竖直和放倒过程中的平稳性,主支架4的两端经支架轴承10与连接轴8相连接,优选地,支架轴承10内用的轴承为无油石墨轴承。优选地,为了提高耐腐蚀性,安装底板3的表面设有镀锌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所述船包括甲板和机坪结构圈梁,所述机坪结构圈梁竖直设置在所述甲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网包括:/n安装底板,固定在所述机坪结构圈梁的一侧中部;/n主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主支架的中部固定有电机;/n安全网体,底部两端分别经连接架与连接轴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安全网体的顶部伸出至所述甲板的上方;/n连接轴,中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n极限位置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极限位置定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之间设有圆弧过渡面,当所述电机正转至安全网体竖直时,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主支架相抵接,当所述电机反转至安全网体放倒时,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主支架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28 CN 20192141062641.一种船用电动可倒安全网,所述船包括甲板和机坪结构圈梁,所述机坪结构圈梁竖直设置在所述甲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网包括:
安装底板,固定在所述机坪结构圈梁的一侧中部;
主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主支架的中部固定有电机;
安全网体,底部两端分别经连接架与连接轴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安全网体的顶部伸出至所述甲板的上方;
连接轴,中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极限位置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极限位置定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瑜冯国垠向淼杨建军王新宇罗彬袁俊周渊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零四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